多协议网络优化融合设计实践

时间:2022-10-06 10:25:30

多协议网络优化融合设计实践

摘要:该文针对网络迅速组建要求,着重研究了在使用OSPF、EIGRP路由协议的核心层网络中,融合多网的问题,提出融合过程中的基本设计思想,并给出了典型实例。试验环境采用cisco公司路由器搭建。

关键词:多协议网络;融合;重;路由协议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5-2112-03

Optimizational Fusion Application of Multi-protocol Network

WEN Rui,LIU Sheng-hui

(School of Postgraduate,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00, China)

Abstract: To establish internets rapidly,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fusi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ulti-protocol environment and pointed out the basic principle in designing,especially in the core-layer which using routing protocol such as OSPF and EIGRP.The experiment’s environment is composed by Cisco products.

Key words: multi-protocol network; fusion; redistribute; routing protocol

1 引言

各单位网络建设步伐不一,采取的网络层路由协议多样、链路带宽不一,为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必须确保网络收敛时间最短化、网络利用率最大化、网络路由信息最精确化,这样就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课题,即多协议网络的优化融合设计。

2 研究对象

当前网络的主流设计方式为层次化的网络拓扑,它由不同的层组成,它能让特定的功能和应用在不同的层面上分别执行,逻辑上引入了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的概念。 其中,核心层位于网络的顶层,负责可靠而迅速地传输大量的数据流。对核心层来说,跨其传输的数据流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公共的。如果核心层除了故障,就会影响到每一个用户。

为避免核心层网络发生单点故障,一般按照网状结构拓扑进行设计,并以此自治区域核心与其他自治区域核心相联,组成互联网络。该文研究在多个自治区域、多种路由协议、多种物理链路条件下的网络路由设计。

网络协议采取当前主流的OSPF和EIGRP路由协议。协议的具体原理、特性参见书目[1]。

3 网络设计原则

网络设计,要对数据流采取最优化设计以满足高效传输的需要,确保重要信息和多媒体信息快速准确传输。要采取路由冗余设计以防止关键节点的损坏而造成全网的瘫痪,当某条物理链路中断或某个节点被摧毁后能自动迅速重构网络。要注重路由防环设计以确保网络互联互通。

最优、冗余、无环成为网络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最优化设计,要求网络有较快的响应时间,能充分利用各种线路的容量。冗余设计,设计时要实现高可靠性,要求路径存在冗余。无环设计,在核心层采用网状拓扑的同时,在多路由协议下能够识别出网络环。在路由协议选择上,尽量选择收敛时间短的协议,如果路由表收敛慢的话,快速的和有冗余的数据链路连接就没有意义了。

4 典型工程应用设计

搭建试验环境采用如图1所示拓扑,三层交换机SW1,路由器R1分别与骨干网Backbone1、2相联,R2连接50.0/24网络。R1的Gi0/1接口、R2的Gi0/1接口和SW1属于采取OSPF协议的域AREA 1;R1的Gi0/2接口采用EIGRP协议,AS号为100;R2的Gi0/2接口和S0/0接口、R1的S0/0接口采用EIGRP协议,AS号为1。接口IP地址前缀为192.168。

三台设备软件上分别采用不同的动态路由协议,有来自各自骨干网的路由条目,知道自身自治区域的所有路径;物理上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形成了一个物理环,并且传输介质中既有光纤传输也有帧中继Frame-relay网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典型的多网合并设计环境。显然,要实现三个核心层网络的互联互通,不能采用默认路由方式,而必须在不同协议之间进行路由的重,使网络从相互隔离到互联互通直至达到最优、冗余、无环的优化设计。

首先进行简单的重。这一步在OSPF和EIGRP进程之间进行路由交换,做到网络的互联互通,能够相互访问。

R2上进行配置:

router ospf 1

redistribute eigrp 1 metric 110 metric-type 1 subnets

redistribute eigrp 100 metric 150 metric-type 2 subnets

//这里将由EIGRP 1来的路由设置为EX 1类型,由EIGRP 100来的路由设置为EX 2类型。

router eigrp 1

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10000 100 255 1 1500

R1上进行配置:

router ospf 1

redistribute eigrp 1 metric 110 metric-type 1 subnets

redistribute eigrp 100 metric 150 metric-type 2 subnets

router eigrp 100

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10000 100 255 1 1500

以上步骤只是进行简单的路由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在R1上把EIGRP 100的路由以Metric 150的方式重分发至OSPF 1中,那么对BACKBONE2过来的EIGRP 100的路由,只有通过R1才能到达(R2到BACKBONE2是通过SW1再到R1的),那么如果R1与SW1之间的链路断开,就会出现网络的单点故障,导致IGP中的其他设备学习不到BACKBONE2的路由。这样就应该在R1上实现EIGRP 100向EIGRP 1的:

router eigrp 1

redistribute eigrp 100

//这里同样EIGRP协议进行重时,不对metric进行设置,直接继承源的路由度量值。

2) SW1到50.0/24网络的问题。由EIGRP 1向OSPF过程中,度量值metric都为110,这样SW1在到的路由表中会由R1和R2均衡负载流量,而由R1负载时会通过帧中继网络,加重网络负担,产生拥塞。应当让SW1只走R2到达50.0网络,而R1不进行负载,只作为一个备份。这里采取在R1上改变EIGRP向OSPF重时metric的方法进行:

//建立标准访问列表10,匹配网络192.168.50.0/24。

access-list 10 permit192.168.50.00.0.0.255

//建立路由映射,将R2的E0口路由Metric改大,使130>110,让R1到该50.0/24不进行负载,只做备份。且其余重路由的metric不变。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下一篇:物流开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