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时间:2022-10-06 10:22:04

五大连池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境内,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以保护火山遗迹为主。2003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驾车路线:京哈高速哈尔滨黑河北安鹤嫩公路五大连池保护区。

地方特产:蘑菇、木耳、蕨菜、黄花菜、猴头、蜂蜜、山芹。

旅游资源: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由火山岩浆填塞凹陷盆地湖而形成五个溪水相连的堰塞湖,五大连池也因此得名。在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边缘,14座火山拔地而起,兀立苍茫旷野。火山周围,点缀着珠串状的堰塞湖。置身其中,横亘眼前的景象令人称奇。熔岩台地如波涛汹涌的黑色海洋,台地上数以百计的喷气锥、喷气碟。千姿百态。如此奇特的火山景观世所罕见。

从史前210万年到距今290多年之间,五大连池相继喷发形成了25座呈“井”字形排列的新老期火山,200多座渣锥寄生火山,800多平方公里熔岩台地,10个火山堰塞湖,3条河流和数量众多的天然冷矿泉群。

五大连池火山群经历了数次喷发,生命的演替就在火山活动的间歇生生不息地进行。史前21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摧毁了生物的繁衍生息:而当火山沉睡时,土地又重获新生。在火山环境条件下,动植物新的占领、侵入和演替在这里上演,直至距今290多年前的最后一次喷发才暂时告一段落。置身五大连池内,当看到不同时期火山沉寂的伫立,白河、五湖缓缓的流淌,地衣、苔藓、草甸、生生不息,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生命在这里的轮回,漫长而神奇。大自然赋予人类浑然天成的美景,这幅瑰丽的画卷,延展在历史的长河中,诉说着生与死的故事。

五大连池人文历史悠久,这里居住着达斡尔、朝鲜、蒙古、满、鄂伦春和鄂温克等北方多个少数民族。由“神鹿示水”这个民间故事起源的“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如今已经是我国北方各族儿女的文化盛会。

挑战与建议:由于历史原因,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内人们的生产、生活设施多位于火山堰塞湖周边、熔岩台地和矿泉水带上,湖水重度富营养化。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2009年,省政府决定利用3-5年时间搬迁五大连池沿火山堰塞湖1000米、熔岩台地200米范围内的全部建筑,而耕地全部退耕恢复植被,并严格控制保护区内人口、建筑物数量和规模。2010年,经过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火山堰塞湖、熔岩台地及周边区域逐渐恢复了昔日的面貌。今后几年,沿湖200-1000米范围内还需退耕5.03万亩,涉及2000多户农民和职工的安置问题,退耕区恢复植被也需大量资金,因此保护区面临的工作压力非常大。

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五大连池进行全面考察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指导保护区加大对五大连池的保护力度。

上一篇:亿万年沧海桑田 下一篇:步道志工的工作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