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民间戏曲融进学校之“遂昌十番”

时间:2022-10-06 08:38:33

浙西南民间戏曲融进学校之“遂昌十番”

[摘要] 丽水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拥有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其中 “昆曲·遂昌十番”,就是至今为数不多的用民间乐器来演奏传统名剧昆曲曲牌的器乐演奏形式。“遂昌十番”的传承模式一直是祖辈口传身授,这种传承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今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环境。以遂昌试验小学和湖山小学为例,探究如何将昆曲唱腔以及独特的表演技法融入到音乐教学实践中,使山区的孩子更好地了解民间戏曲的魅力,从而达到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 遂昌十番 昆曲十番 传承保护

建县于公元218年的遂昌位于浙西南,地处钱塘江、瓯江源头。古时交通不便,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但民间传统活动却非常盛行,境内传统文化流芳异彩,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尤其是戏曲和民俗文化广泛普及。“十番”, 十”是数量词,表示多次,“番”是次、遍,“十番”意为多次重复地演奏,是一种兴起于明末,以多种乐器组合,由若干曲牌与锣鼓段作轮番演奏,并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器乐演奏形式。“十番”在各地有很多,而“遂昌十番”是各地“十番”中较为独特的一支。由笙、箫、双清、三弦、十番提琴等管弦乐器为主,演奏传统名剧的昆曲曲牌,其音乐不是民间小曲,也不是清锣鼓敲打,而是古朴典雅南北词曲名剧套曲的器乐演奏,因其演奏的曲目主要都是昆曲曲牌,表演方式主要为迎神庙会和春节灯会时游行演奏,也在喜庆堂会和节日设座演奏,故也称“昆曲·遂昌十番”。 各地的“十番”因乐器组合不同和演奏的乐曲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从形式来讲,有“文十番”、“武十番”之称。

一、“遂昌十番”的由来

四百多年前,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到遂昌县任知县,他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的爱戴。汤知县十分喜爱戏曲,在业余时间深入遂昌民间体察民情风俗,把江苏省昆山的昆曲进行改编。由于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的五年间,在汤公劝耕、办学一系列为民政策推动下,遂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良好外部环境促使昆曲在遂昌得以传播,当地百姓传习演唱昆曲,并把昆曲的演奏用于民间的喜庆活动中,故而形成了“昆曲十番”的独特表演形式。为有别于其它地方的“十番”,把以石练为代表的以笙、笛、云锣、梅管、提琴、扁鼓、双清、三弦等管弦乐器为主要组合,演奏《牡丹亭》等传统名剧曲牌,格调幽雅,旋律缓慢,音色古朴的称为“文十番”。 把以湖山为代表的由三弦、双清、云锣、笙、梅管、提琴和先锋、唢呐、锣鼓等管弦和打击乐器相组合,演奏《赐福八仙》、《蟠桃八仙》、《通天河-出鱼》等剧的折子曲,格调相对粗放,乐声悠扬悦耳,古朴粗犷的称为“武十番”。 “文十番”的代表作《牡丹亭》已被世人所熟悉,“武十番”却相对陌生。古时的遂昌陆路交通相对闭塞,然而经水路到衢州却十分方便。到清朝中后期,婺剧里的昆腔,乱弹和西吴高腔经衢州传到湖山,婺剧高昂激烈的曲调和当地粗犷的民风不谋而合,当地的百姓便将婺剧昆腔的锣鼓吸收到“十番”中,形成独特的“湖山十番”。

二、“遂昌十番”的生存现状面临困境

社会快速地发展,流行音乐和电脑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农村人不断地加入到大城市的队伍中,留守在当地的中青年人绝大部分连“十番”是什么都不知道。据调查统计,到目前为止,就“武十番”而言,仅有湖山乡奕山村的几位老人知道,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70多岁。而“十番”的传承模式自古以来都是口传身授,口口相传的传承模式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而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年轻人忙于读书,中壮年忙于赚钱养家糊口,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面对面跟老人们学习。而且这些老人用的又是工尺谱,不懂简谱,这又为交流和教学增大了了难度,使得许多高龄的老歌手想把自己的手艺传给年轻人,却苦于招收不到弟子,最后遗憾地带走了想传给世人的文化瑰宝。当今农村的少年儿童因为缺少这一传统文化的氛围,根本不了解当地的“昆曲十番”,更别说演奏和演唱了。也就是说,原生态“昆曲十番”已到“老龄化”、“青黄不接”的境地。综上所述,“十番”的传承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

三、“遂昌十番”的保护和传承

1.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

在1984年,遂昌县文化馆对“十番”进行了民间普查,率先在湖山乡奕小村恢复了“十番队”,参加建国三十五周年全县文艺汇演。县文化馆根据传统“十番”中《牡丹亭》[步步桥]曲牌改编成器乐合奏曲《钧天新乐》,参加全省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奖,后因组织人员诸多原因,“十番”又中止。2000年冬,县文化馆部门同志下乡调查,在石练镇石坑口村发现五六个七八十岁的“十番”老艺人,并找到“十番工尺谱”,县文化部门恢复了遂昌县石练镇石坑口村的“十番队”。2004年3月。遂昌“昆曲十番”被列为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扶持项目。2007年被公布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8被公布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为了改变“昆曲十番”演出的临时性、即兴性、自发性的现状,2008年,由遂昌县政府出资,与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起组建了遂昌 “昆曲十番”古乐坊公司,对于“十番”这民间戏曲的传承多了更广阔的载体和平台。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当地的小学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接下来将以遂昌县实验小学和遂昌湖山小学为例,对“文十番”和“武十番”的传承进行探微。

2. 遂昌县实验小学对“文十番”的传承

(1)创建艺术团,组建研究团队。

2005年6月,“汤显祖文化传承学校”授牌仪式正式在遂昌县实验小学挂牌,学校为了打造“汤显祖文化”开展了系列活动。组建一支由师生组成的汤显祖研究小组;深化校本课程《走进汤显祖》的开发研究;艺术团成立“十番”演奏和昆曲表演两个特色小队。

(2)组织“牡丹亭之声夏令营”,提升学习昆曲的兴趣。

2005年7月到八月间,遂昌县实验小学举办“牡丹亭之声夏令营”,专门从浙江省京昆剧院请来著名的昆曲表演家,分别教授了孩子们身段课和学唱课。夏令营的具体内容有:神奇人物大揭秘——汤显祖与他的《牡丹亭》;争当昆曲光荣传承人——唱演昆曲;学《牡丹亭》折子戏;《牡丹亭》戏曲接龙比赛;汤公馆前展风采——化妆戏会;汤显祖文化遗址游等等。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营员们不但在演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对昆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月后,学校再次邀请省京昆剧院的老师来为昆曲表演队和汤显祖中队的同学做了主题为“昆曲与我”的专题讲座。专家向队员们生动地讲述了昆曲的发展历史、昆曲的唱腔以及昆曲对人生的启迪。队员们演唱的《牡丹亭》选段,受到了专家的肯定,专家激励队员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好、学精昆曲,做一个小小民族文化传承者。

(3)结合新课改,挖掘汤显祖人文特色。

“十番”演奏队的同学在专业老师的指导排练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训练,在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牡丹亭-游园》选段的演奏。学校还结合新课程改革,不断挖掘汤显祖人文特色,开发了富有民族特色和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走进汤显祖》。校本课程由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活动,通过学生各种途径、方法深入地调查、走访,了解汤显祖其人其事,将“汤显祖在遂昌”作为语文课程中综合性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3.湖山小学对“武十番”的传承。

课堂是民间戏曲的最好载体,而孩子是传承民间戏曲的最大力量。湖山小学聘请了湖山乡党委书记和湖山乡乡长为艺术顾问,成立了“十番研究小组”,整理研究“十番”资料,积极筹建湖山“武十番研究院”,不断深化“十番”的传承活动。

(1)打造外部环境,营造艺术氛围。

学校把教学大楼的每层走廊打造成为武十番的艺术长廊,将“昆曲十番”的由来、不同的流派、影响区域、传统段子、文化传人的资料介绍以及我校“武十番”表演队的演出照片进行展示。学校现在已拥有十个专用的“十番教室”和三十多把表演“十番”的乐器。

(2)普及民间戏曲知识,增强影响力。

学校邀请了奕山“武十番”的艺术传人朱松田和朱锦雄老师,定期来校作相关讲座,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民间戏曲,民间戏曲的魅力所在以及传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培养学生学习“十番”的兴趣,强化训练。学校三年级到六年级开设了昆曲的欣赏课,尝试将“昆曲十番”文化引进课堂。学校成立了“十番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兴趣活动课时间,每天中午,傍晚各学习一小时左右。采用帮扶制,老队员带新队员的模式进行训练,并结合当地的演出和上级部门有关的比赛进行训练,并邀请老艺人进行辅导和二度创作。另外每学期老师还带领学生到“武十番”的发源地进行采风活动,通过观摩老艺人的精湛的表演,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十番的热情。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走走看看,玩玩想想,写写唱唱等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怀着对家乡的炽热情感,演奏出越来越多的“十番”乐曲。

(3)学习传承,举行“昆曲十番艺术节” 。

从2006年起,国家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旨在唤起社会公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每年的六一节,学校结合“武十番”的传承和推广,举行艺术节系列活动。例如每个班排演的的昆曲段子、校“武十番”表演队的演出、师生与社区民间艺人的同台演艺。不仅如此,学校的“十番”表演队还经常送艺下乡,为社区居民和敬老院孤寡老人表演。学校通过开设“武十番”文化宣传栏、举办“昆曲十番”知识竞赛、评选年度武十番十佳队员等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营造了校园“武十番”文化的氛围,而且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人才和爱好者。2012年毕业的学生中就有两人考入了浙江省艺术学院金华校区,从事专业的婺剧器乐演奏学习。

4. 浙西南民间音乐的自发传承

如今在遂昌县的妙高、大柘、石练、湖山等地,都有“昆曲十番”表演队。石练镇淤溪村80岁老太公赖喜能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十番”的传承人,只要说到昆曲,老人立马神采奕奕,据说他能唱下整本《牡丹亭》。石坑口村就拥有一支远近闻名的 “昆曲十番”表演队,他们不定时地在赖家祠堂和村口大樟树下摆开阵容,演奏和演唱的《牡丹亭》吸引了国内外研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专家学者。石练镇有一支“女子十番队”,“女子十番队”成员平均年龄约40岁。年龄最大的49岁,最小的32岁,她们当中大多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有的连小学都没有上过,均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女子十番队”成立前,大部分成员闲暇时都会把搓麻将当成业余爱好。自从成立了“女子十番”,队员们把原来搓麻将的时间全部都用于“十番”的学习。 “十番”是以器乐演奏见长的,“十番队”的成员,要求每人能掌握一两件器乐的演奏技巧。于是她们从最基础的乐谱知识学起,邀请退休的音乐教师教她们器乐演奏。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通过学员们认真而刻苦的努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她们已经初步掌握了自选《牡丹亭》中“游园套曲”步步娇的五段,学会唱谱、唱词、演奏。每当夜晚来临,“女子十番队”的别具一格吹拉弹唱的演出,吸引着来自四方的乡邻。目前,遂昌已有“石练十番”“女子十番”等6支表演队,300多名青少年、80多名民间音乐爱好者共同承担着学习、保护、开发“昆曲十番”的重任。

四、结语

民间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通过对戏曲内容的了解和观赏,可以领略到民族的文学、音乐、舞蹈、服饰、语言等方面的艺术魅力,更可以通过民间艺术作品本身,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伦理观、道德观、社会观与个人价值观。它不仅能够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的品位,还能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尤其是作为肩负着民族文化复兴重任的大学生,应该也必须熟悉这一传统文化结晶。浙西南的山区高校应借鉴遂昌试验小学和湖山小学传承“十番”的措施和经验,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传承本土非物资文化遗产。作为高校的声乐教师,应充分地运用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借鉴其它地区传承民间戏曲的良好模式,对高师的音乐课堂中融入本土民间戏曲进行挖掘和实践工作。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曾经说过:“在现代都市中,快速运转的生活裹挟着人们麻木前行,忙碌成为生活的常态,向往的安宁清雅已是奢望。”而《牡丹亭》所传达的永恒的“至情至性”,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正源于和中国传统从未断绝过的日常生活中。而至今享有“雅布仙乐”之美称的“昆曲十番”,旨在传递着历史的沿承和传递着生活的快乐、闲适和淳朴。随着汤显祖文化逐渐成为遂昌的文化品牌,遂昌正填补着现代人追寻古朴的空白,重拾起对中国古老文化丢失已久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杨建伟《南戏寻踪 》[I]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07.8

[2] 遂昌县志 [M]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年

作者简介

韦菁(1971- ),女,浙江云和人,浙江省丽水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上一篇:回顾当代中国商业大片的发展 下一篇:中国早期电影戏曲化的传播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