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时间:2022-10-06 08:21:29

“文本细读”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要上好语文课,细读文本是基础。一篇好的教学设计,一堂精彩的语文课都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如果不能细读文本,不明其中意,不解其中情,不辨其中味,那就没有完成有效教学。高中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阅读的典范。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用好这个例子。

【关键词】文本细读语文教师细读文本披文入情

什么是文本细读?作为术语的“文本”,指的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能指系统,“能指”有多种,不同的“文本”由完全不同的“能指系统”构成,文学、应用文的文本用语言文字作为能指。 “层次性”是理解“文本”内涵的关键词。不论是文学文本还是应用文文本,只要是优秀的,它的能指系统就一定是立体的,多层次的。构成文学文本、应用文文本的具体层次,主要有语音、字形、词义、句式、篇章结构、整体内容形象、意蕴与意味等。“文本细读”之“细读”,根本含义是立足于文本的阅读,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

语文教师,应该能够用自己的智慧对文本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去领悟文本的无穷魅力。但是,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有的老师在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上口若悬河,可一进入文本内部,就顾左右而言他;有的老师把知识拓展作为重点,由此及彼,洋洋洒洒,却把文本本身弃之不顾;有的老师沿着课文梳理,看起来没有脱离文本,但始终滑行于文本表面;有的老师课堂多媒体豪华包装,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对文本的分析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当人们进行了许多教学形式上的改革尝试之后才发现,语文教学脱离文本成了一种顽症,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应该洗去铅华、返朴归真的时候了。我们不得不反思:语文究竟是什么?语文课该怎么上?如何才有语文味?然而当我们想静下来,沉浸到教科书中的时候,却发现难以抵挡无所不有的网络和铺天盖地的教参的诱惑,一不小心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于是乎,由于缺乏细读文本的过程和体验,语文课常常陷入缺乏文气、生气和灵气,难以出新、出彩、出色的尴尬之境。九年的教学实践让笔者认识到,教师只有自己先走进文本,进行细读,有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文本认识,才能有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

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是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和尝试。

一、细心发现文本中的“矛盾”,从看似“矛盾”中走进文本

细读文本,处处可以发现“矛盾”。从人物情感的矛盾中,可以读出人物性格的复杂;从故事情节的矛盾中,可以读出情节的跌宕起伏;从文本语言的矛盾中,可以读出作者情感的细微变化。比如学习《荷塘月色》,从文中一处看似矛盾的自我评价入手,就可以揭开作者的情感世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爱热闹和爱冷静在人物性格上是矛盾的,像今晚上他究竟爱热闹还是爱宁静?乍看起来像是爱宁静,“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不论是月光下的荷塘,还是荷塘上的月光,在作者笔下都是那样宁静迷人。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正是在这样的宁静中,作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在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之后,作者接着说,“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享受了。”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再结合前面这句话,“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难看出,作者渴望热闹而不得,只能在寂静中寻求解脱。那么,他所向往的“热闹”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生活出发去寻求答案。这也照应了开头那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是因为追求“热闹”而不得,只好在“不宁静”中追求宁静,但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热闹”。

二、善于发现文本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填充“空白点”

施特劳斯说:“文本细读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就是找空白点,在空白处阅读,在无字处阅读。而学生限于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还不能深刻的领悟到,需要老师加以点拨。如以唐诗《寻隐者不遇》为例:“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空白处即妙处。“松下问童子”问了什么?没有写,但由“言师采药去”可推知为"你老师在吗",此一空白;"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显然又是另一问题" 老师去哪里采药了"的回答,此空白二。发现这两处空白并填补空白,就活现了寻隐者时一老一少问答的情景,诗人对素材的删截、重组之巧妙令人刮目,而空白的留存也加快了诗的节奏,深化了诗的意蕴。

三、批文入情,由品味语言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语言是一座冰山,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却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通过体会水面上的八分之一,理解到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理解到深藏在字面下的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抓住这样一个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作者为什么把柳树比做新娘?柳树与新娘之间有什么相似点?有的同学认为,柳树,枝叶婆娑,长枝拂地,酷似穿着婚纱的新娘,这是形似。新娘,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也是最纯洁的标志,而柳树,在作者心里,正是康桥最美丽、最纯洁的代表和象征,这是神似。作者要与康桥分别了,心中依依不舍,就像与新娘作别,这是情似。“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在康桥度过的是一段极为自由的时光,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他这样写道:“我这一辈子就只有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有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景象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星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康桥,培养了徐志摩的学识、理想、情操,被他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再会吧》),这种生活,就像与康桥的一场恋爱,因而,也只有把它比作新娘,才能充分的表达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依恋之情。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片断,挖掘、敲打、再敲打,于是课堂精彩不断。走进文本,才能领会文章的无穷魅力;走进文本,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走进文本,才能走进真正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教会学生阅读理解文章,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富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当前;论文本细读教学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陈菊飞;教师“文本细读”指向辨[J];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32期

[3]盛新凤;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四川教育;2011年05期

[4]王崧舟——《王崧舟谈“文本细读”》

[5]窦桂梅——《我这样“细读文本”》

[6]孙绍振——《名作细读》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有效教学初探 下一篇:诵读经典美文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