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06 07:41:25

高校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从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过渡,图书资料作为知识获取资源,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对目前社会条件下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图书资料;发展趋势;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349-02

1 我国高校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趋势

1.1 技术手段现代化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已经呈现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行业都需要通过图书资料来获取更多超前、实用的信息。特别是传感技术和储存微缩技术出现,使得资源信息化成为主流。而对于我国而言,由于种种的原因,图书资料工作的现代化步伐缓慢,进程不顺,体系欠佳,相当一部分的图书资料工作依旧采用落后的手工模式服务。经济社会中,知识作用无可替代,要顺应时代要求,在图书资料的管理上尽快实现自动化,从图书资料的采购、编目、检索以及存储都要由计算机处理,向读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的功能。

1.2 服务职能信息化

当今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运用与信息的获得,再次两者的进行中,信息服务的作用不言而喻,地位也日趋重要。图书资料工作的开展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图书资料部门应该设立图书资源信息咨询处,确定咨询的范围,而后以宣传栏、宣传专题报道以及个别解答等方式对前来咨询的读者提供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答复。

1.3 强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形象意识

可能有许多的人都觉得形象意识并没有那么重要,其实不然。当读者走进图书馆或者阅览室,最先接触到的人就是图书管理员。也可以说他们就代表了整个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形象和气质,甚至一些省级的图书管理员,代表的是我国整体图书管理行业工作人员的风貌。因此培养和强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形象意识是提升他们综合素质的最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在平时不仅仅要注意自己的服饰打扮的大方得体,更要注意与人交流的说话语气和态度,文明得体,大方严谨,注意自身的文化素养,专业水平,外在形象以及服务态度等等,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是信息服务行业的服务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备他人不具备的文化素养,时刻代表着我国图书资料管理行业全体工作者的风貌。只有意识到了自身的形象,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而为读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为读者传递更加广博的知识。

1.4 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

近些年来伴随着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图书馆等场所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他们的职责已经不仅仅是帮助读者借书和还书,他们还有义务为读者解决知识性的问题。图书管理员每天要面对不同的读者,每个人对于信息的获取和服务的接受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有些读者比较习惯图书管理人员的帮助,例如在进行文献查找的时候,需要图书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位置,书籍以及页码等等;可是还有一些人则喜欢自己阅读和查找文献,但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自己找不到的问题,这时这类读者就会显得比较窘迫。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的图书管理人员热情的咨询以提供帮助。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对图书资料管理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训练,使得他们可以像心理咨询师一样准确的为读者提供最为优质的咨询服务,进而保证读者可以更好的进行知识的获取。

2 图书资料工作发展的应对策略

2.1 管理方面

各地应建立图书分类账、个别登记账和总括登记账。图书分类账是按图书内容进行归类,能反映出各类藏书数量的多少。例如:在建筑学科资料室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都应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制定本部的藏书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在图书资料分类中建筑科学类图书分为TU。在使用时,要用标牌的形式,在书柜上显示出来,便于区分和查找。在图书进行分类时,首先按上架图书内容进行归类。其次是给种次号,也就是每一种图书资料给一个种次号。无论一种书有几册,种次号都不变,比喻新购两册《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图书,种次号就一个,并按入藏的先后顺序填写种次号。这本书的号为TU/9,也就是说此书是建筑科学方面的,而建筑属建筑科学类,用TU表示,“9”是按建筑科学类第九次购进来的一种图书,所以它的种次号是“9”,书写成TU/9。这个符号在图书界也称为学书号,并把这个号码写在书各页的右上角,便于管理和查找。而个别登记账,也叫财产登记账,它和分类账区别是:每册书给一个号码,也叫财产登记号。例如:100册书就是1-100个号码,多一册书就多一个号码。财产登记号应写在书名页学书号的下面,这种登记方法既体现了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又容易被刚参加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新同志接受和掌握,有利于藏书的规范化建设。同时还有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总括登记账也叫总登记账,它与前两种账不同的是,它反映的是收藏图书―注销图书―库存图书的全部情况。在填写新购图书时,属于哪一类就填在哪一类里,然后在库存图书栏内填上相应的数字,此账便能相符。其计算方法是:收到图书―注销图书―库存图书。这种方法既科学、合理,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更适用于高校图书资料室藏书建设。

2.2 借阅方面

收藏图书的目地是应用,只藏不用就失去了藏书的意义,而使用是通过图书借阅这个环节来完成的。因此说,借阅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从目前看,一般图书资料室借阅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其一,建立图书资料登记簿,标明借书时间,归还时间,借阅书名,经手人等事项。其二,也可根据读者情况建立读者借阅记录卡,每人一份,标明读者借阅时间、书名、还期,其三,给每位读者办理一张图书借阅证,实行电脑化,网络化统一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在电脑上给读者完成借还书手续。读者也可以在网络上查找自己借了什么书,几时归还以及在网络上办理续借手续。管理人员也可在网络上查找书籍有没借出,那位读者所借。这几种方式选择一种即可。前两者简单明了,省时省力,但查找麻烦,后者查找便利,管理更科学。其四,要选好人员。图书资料管理是保证国家财产完整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人的因素是关键。因此,在管理员的任用上要注重把有文化、素质高、能力强、热爱图书事业的人选拔到图书资料岗位上来。在选拔方法上,可以通过调查、民主测评、群众推荐、演讲答辩或笔试面试来进行。这种做法既实际,又有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把有责任感、有真才实学的人选拔到图书资料岗位上来,才能促进规范化管理,才能推进新时期高校图书资料室事业的发展。

2.3 树立信息前沿意识

我国信息传媒等新媒体的发展起步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迅猛,总体并不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比如手机、网络等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很接近。早在2007年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就把数字出版技术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的重点之中。要想贯彻国家规划,首先就要树立信息前沿意识。

其次,从图书资料工作者的层面来说,他们往往认为图书资料的数字化转变、现代化管理是对于几个大型的国家图书馆而言的,低层次的图书馆无所谓,只要做好日程的借阅、分类、查点等日常的工作就可以了。存在这种落后保守、不思进取意识的图书资料工作者大量存在,使得我国图书资料工作的整体数字化进程缓慢。

2.4 树立协作意识

经济社会竞争意识深入人心,协作意识却很难建立,特别是真诚的协作意识。大家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比较熟悉,但对于资源共享去不怎么关心。虽然国家的呼声很高,但是能够真正实现的却只有几个大型城市而已。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的图书资源仅限于自身的使用,由于这种实力与经济的限制,要想建立网络平台的虚拟环境资源共享有很大的难度。

2.5 树立服务意识

传统的图书资料工作是“以书为本”,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就难免有“重书轻人”的色彩。才此以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得不到发挥,继而服务意识薄弱、态度不端正,使得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浪费。图书馆的整体评价是由图书馆建设、信息资料和图书馆员构成的,三者所占比例中,图书馆员最高。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对于图书资料工作来说,优秀的工作人员是首要的资源和财富,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意识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图书资料工作的整体水平。因此,要树立服务意识,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全新的网络环境,全新的技术应用,全新的信息载体,全新的服务理念,图书资料工作要不断地完成角色转换的任务,工作者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技能,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即将遇到的问题。经济社会条件下,图书资料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已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知识产业发展层次的重要标尺之一,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我基础的工作,为图书资料工作的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张华.谈知识型图书和资料的管理[M].现代交际,2012.

[2] 梁枫.市场径济下基层图书资料工作应树立的“五种意识”[J].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9期.

[3] 纪玲玲,金艳美.关于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的思考[M].魅力中国,2012.

[4] 古莹芳.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实践[M].科技创新导报,2012.

上一篇:InSAR技术在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辽宁省阜新市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