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 第10期

时间:2022-10-06 07:09:26

这是一个流行音乐大行其道的时代。

自从于丹当众表态自己欣赏周杰伦之后,网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大批网民“批判”于丹不该像大多盲目跟风的少男少女一样追求所谓的个性,唱一个叛逆的调调。其中不乏80后、90后。于是,一些捧读经典的老艺术家们乐了:时代在进步,中国的下一代有救了。

倒下一个于丹,奋起一批中国的热血青年。

我学音乐是从古典音乐开始的,我听的第一曲童谣是《欢乐颂》,当我八九岁的时候,我就可以在一个错综复杂的黑白键上弹出一些光怪陆离的曲子。之后,我学了通俗音乐,学会倾听理查德・克莱德曼。十二三岁的时候,我开始涉足民族音乐,听才旦卓玛仅用一个字拉出八个音的变奏。最后,是流行音乐,欧美的流行音乐大多是将钢琴小提琴揉为一体的蓝调抒情乐曲,或是用吉他、架子鼓打出的强节拍的摇滚和Rap。中国的则相对简单得多,周杰伦的歌大多是留洋归来的Rap和钢琴和弦,而王力宏则很好地发挥了民族音乐的专长,他的歌有很多是可以用民族唱腔唱的。

撇开流行音乐不谈,就古典音乐、通俗音乐和民族音乐而论,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但有人就是将那通俗音乐也一同批判了。对于一个资深的音乐家来说,或许技巧性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便有了音乐会上,一些被认定此后大有作为的孩子,年纪轻轻便举办了音乐会,他们练了几年,或许只为了台上的一个小时。我常看到他们修长而锐利的手指上下翻飞,闭上眼睛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该把手放在什么位置。一连串急促的音符之后,观众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尽管他们什么都没有听懂,尽管他们只是在为他技巧的娴熟而鼓掌。

年幼的我曾很羡慕有这样的上台机会,也曾有过这样的机会去训练。可是我没上完一天课就跑回家了。尽管我很小,却说了一句老气横秋的话:“我弹琴不是作秀给人看的。”

弹琴不是作秀,音乐也不是作秀,经典不能只是证书。可是今天的重拾经典却真的变成了证书。撇开证书,真的热爱钢琴,热爱音乐的又有几个人?

尽管我最爱的还是古典音乐,可是相比这些证书或音乐,我却要为流行音乐喝彩。

音乐的目的在于表达言语不能表达出的东西,这是音乐的灵魂。没有了灵魂,音乐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而流行音乐固然有些低俗,但并没有脱离音乐的本质,从这个层次上讲,流行音乐似乎更胜一筹。

而在我看来,无论流行音乐是否低俗,它都只是音乐的一种趋势。同通俗音乐一样,它只是一个过程。且它既然存在,则自有其存在之理。对于一件事物,在对它没有深入的研究之前,是不可妄下定论的。白话文和有声电影刚出现之时,也有不少的反对者,但如今这两样却同样风靡。故我劝一些人,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抨击流行音乐上,不如多找时间进一步完善之。

世界之潮流势不可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墨守成规,不做调查先下定论,这不是对经典的坚守,这只是你所维护的清高罢了。

(指导教师:何文魁)

编者

音乐能感动人,在于其灵魂,而不在于其是古典或是流行。而时下的所谓证书,对流行音乐的盲目排斥,其实是对音乐的一种玷污。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感悟到了音乐更本质的东西。而这,或许能让尘世嚣嚣者,暂息繁音。

上一篇:听听那蝉鸣 下一篇:访茶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