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让:用心为患者服务

时间:2022-10-06 06:52:11

李进让:用心为患者服务

不断学习,超越自我

本科毕业后,李进让选择了考研,并以优异成绩获得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一路的学习生涯并没有让他感觉疲惫和失去兴趣,相反,直到今天他依然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李进让说:“我一直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说在学校就要学习,离开学校就不用学习了。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医学新知识新技能在不断出现,作为一名医生,需要时刻关注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进展。只有这样,你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更确切地说,不断学习是为了让患者得到更新更有益的医疗措施,让他们早日摆脱病患。”

为了能第一时间得到最全面的专业信息,李进让收藏了大量国外医疗网站,每天都能在自己的邮箱查看到这些网站发来的论文标题,这些信息包含了当天全世界本专业的最新进展。李进让多年来一直保持每天查阅的习惯,他说:“每天查看这些信息,可以让我在第一时间了解本专业的技术进展和最新动态。从思想和信息量上,力求与世界医学前沿保持一致。”

对国外最新技术的了解,使李进让不断在提高自己的医学技能。除此之外,他还针对我国患者与疾病的差异,不断改进和调整医学理念和技术。“很多国外的医疗新技术、新理念固然很好,但我们不能固守不变,在临床应用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病,是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以往的治疗方法是从国外传过来的,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在原来方法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为此,我撰写了论文并发表在国外的专业期刊杂志上,改进后的方法在国外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李进让说。

国外同行了解到李进让的技术后,为他的技术命名为“李式复位法”。能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李进让感到非常自豪。类似的技术改进还有很多,并且都在第一时间分享给了同行们。李进让和他的团队制作了大量教学视频,以此用于同行间的交流学习,并让更多的医生用到这些新技术。

“很多人有了自己的技术后,会以此作为技术壁垒防止别人超过自己。你为什么会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呢?”面对记者的疑问,李进让说:“我们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我们共有的,不是属于我个人的。只有将新技术交流分享,患者才能真正得到医学发展与进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始终铭记恩师教导

博士学习期间,李进让师从我国头颈外科领域著名专家屠规益教授。无论是在治学上还是临床工作上,李进让都从恩师那里学到了很多。

“很多时候,老师并没有通过言语说教,他的所作所为就足够我学习与受益终身。在他的一言一行中,我看到了作为一名优秀医生的大家风范,看到了他如何全心全意地关爱患者。找老师看病的人群中,很多都是癌症患者,他们的身心都遭到疾病的巨大打击。面对这样的人群,老师总是倍加关心,尽力为他们摆脱病魔。”谈起恩师,李进让很是感激。

屠规益教授希望他的学生能够多为患者做实事,多在技术上追求进取。李进让说:“老师告诉我们,任何方法或科学的进步,都不可能一步到位,一下子做到完全改进。他不指望我们一定赶超国际水平,但要尽力做到跟上国外的脚步,跟上世界先进水平,不能从思想上落后。”

屠规益教授在一次采访中说:“我觉得,每天见病人都是一次考试。”他当然不是怕治病。大半生与头颈部肿瘤打交道,挽救千百条生命,在医学领域写下了多个“第一”。那又为何以考生自居?因为,他深知自己手中的手术刀重若千钧――在学校里衡量考试结果的是分数,而在医院里,衡量医生的是病人的安危。头颈外科,一刀一刀都动在病人的头面部、颈部,事关生命安危、器官功能和颜面形象,考验的不仅是操刀者的技术,更是爱心与医德。而他,不仅要让病人活下来,还要让病人活得更好;不仅要让自己的病人活得好,还要培养更多像自己这样甚至超越自己的医生。

李进让感激恩师,并在一言一行中体现恩师的教诲。

用心让医患关系变得更好

在信息化时展的今天,网络已经离不开我们的生活。李进让从不排斥新事物,他总是让自己尽快适应并学会新技术,让自己让患者从中受益。

刚接触网络不久后,2001年李进让通过朋友为他建立了个人网站,之后还开通了好大夫在线的个人网页。每天他都会抽出时间,回复网上患者的各种咨询。到目前为止,其网页访问量近250万次,回复咨询4300余条。

“每天只要有空,我就会抽出点时间看看网友们的咨询。他们很多人身边没有医生,或者就医不方便,通过一些简单的咨询和建议,可以使患者更好更方便地了解疾病或找到合适的医生。这样做除了可以帮助患者外,对我们医疗界也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更好地融洽医患关系。”李进让说。

在其个人网页上,可以看到很多患者留言,他们在李主任这里的看病经历与评价,更能体现出何为“用心为患者服务”。

上一篇:李芳:用责任和爱心为患儿撑起一片蓝天 下一篇:失眠很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