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伦敦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李宗伟败阵林丹的技术统计分析

时间:2022-10-06 06:19:47

对伦敦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李宗伟败阵林丹的技术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2

摘要本文对2011年伦敦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李宗伟与林丹的技术进行统计分析。为了明确差距、找出不足,主要从网前球、扣杀球等得失分方面与对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李宗伟在整场比赛情况发挥正常,比以前进步很快,技术和林丹不相上下,但是还是败阵林丹。这和体力技术有相关关系,一度被动地陷入对方的战术。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问题,分析羽毛球技术战术中合理利用体能与心理,向羽毛球最高水平进军。

关键词伦敦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李宗伟扣杀球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1873年,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国际重大体育比赛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在奥运会上,羽毛球运动也是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增强与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有效手段。其特点在战术上表现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基本技术全面、熟练,特点突出,进攻点多,封网积极,劈杀凶狠,防守稳中有刁,守中有攻,能攻善守,力求“快、狠、准、活”的有机结合。总的来说,世界羽毛球运动将朝着“更加积极主动,特长非常突出,技术比较全面、战术变化多样”的趋势发展。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尤其在实行新赛制以后,比赛的偶然性大大增加,受到了各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强烈冲击,晋级之路颇为坎坷。李宗伟是典型的拉吊突击型打法的选手,防守稳健,技术细腻,无论是从个人能力,还是从技、战术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但经常被我国林丹的气势所压制,网上流传“既生李何生丹”的言论,问其原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比较才有鉴别,本文通过与我们过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林丹的比赛中,主要从前场网前球、中场平高球、后场扣杀球等得失分情况,认真、细致地对李宗伟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李宗伟――目前世界排名第一,本世锦赛的一号种子选手,对手林丹为二号种子。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专著,期刊,为本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录像统计法

观看2011年伦敦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李宗伟与林丹的比赛录像,对其中主要技术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对比分析法

将观看录像所统计出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李宗伟与林丹主要得分技术的比较分析如下:

表1李宗伟与林丹网前扑杀球情况一览表

头顶直线 头顶斜线 正手直线正手斜线正手追身 总计

李宗伟 0 3 552 15

林丹 102 3 40 19

网前扑杀球是网前技术的一种,它不但可以直接得分,而且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在气势上的鼓舞。从表1的统计数字来看,李宗伟在比赛中头顶直线得分为0,头顶斜线得分为3,相比较对手而言实力薄弱,但是正手直线斜线以及追身得分优势大于对手。在以上的统计数字对比中,李宗伟在扑杀球得分上少于对手,相差4分,说明在网前扑杀球技术上仅次于林丹。网前扑杀球得分少也是李宗伟败阵林丹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2李宗伟与林丹吊球情况一览表

头顶直线 头顶斜线 正手直线正手斜线 总计

李宗伟 0 1 124

林丹 10 0 01

吊球是把对方击过来的高球,从后场轻击或轻切、轻劈到对方的网前附近。它是羽毛球比赛中常用的基本技术,通常与高远球相结合,来充分拉开对手或者消耗对手体能,从而获得突击进攻的机会。从表2可以看出,李宗伟吊球得分为4分。对手吊球总直接得分1分。结果表明:李宗伟在吊球上发挥了优势,说明与队手拉吊的场面处于主动优势,直接得分也比对手多了3分。

表3李宗伟与林丹网前球技术分析情况一览表

扑球 对角对手下网推球 总计

李宗伟 4 27 0 13

林丹 6010 2 18

勾网前对角是使突然改变来球的飞行路线,用勾的动作回击到对角网前区,球飞行速度快,贴网而过,弧线恰到好处,是一项动作要求非常细腻,技巧性很强的技术。搓网前球是击球后球在过网的瞬间有强烈的不规则旋转和翻滚,飞行距离短,落地快。由表3可以看出,李宗伟在本场比赛扑球得分4分,对角2分推球0分,结果表明:李宗伟在扑球、勾对角均低于对手13:18.两人在搓网前球技术上反手都比正手略强,主要从搓球成功的次数和失误率两方面。对李宗伟来说网前小球技术细腻没有发挥好,也是失误增多的主要因素。

表4李宗伟与林丹对手失误得分情况一览表

对手判断错对手出边线对手杀球下网对手扑球下网 总计

李宗伟 1 8 5 216

林丹 5 11 4 121

羽毛球比赛中,得分形式主要包括两种:第一,直接得分,就是直接打死对方而得分,如:扣杀球、网前扑球、吊球等;第二,失误得分,就是靠对手出现的主动、判断失误等得到的分数。从表4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李宗伟在三局比赛中靠对手的失误得分共16分;反观对手直接得分21分。结果表明:李宗伟在比赛中主动进攻机会比较少,得分能力也比较差,比对手少了5分,失误也比较多,在比赛中也暴露出步法不够灵活、技术特点没有发挥、战术变化少等现象。

失误是避免不了的,由于羽毛球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容易受风向、气流的影响。因此,给羽毛球运动员的发球和接发球都带来了麻烦。随着新赛制的改革,比赛的进攻性加强、节奏明显加快、偶然性增大。这就要求运动员不能有过多的失误,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失误可能扭转比赛的局势。羽毛球运动员所关心的问题,是把这种最低级的失误减小为零。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网前扑杀球、勾对角、搓球、中场平高球,直接得分方面都略低于对手,主动失误过多。

2.吊球技术上发挥良好成功率高于对手,比赛中被对手拉吊的场面比较多,直接得分高于对手。

3.李宗伟在扣杀球总数上明显少于对手,被对手压制的比较厉害,没有太多的主动进攻的机会,不但没有限制住对手技术特点的发挥,而且一度陷入到对方的战术中,跟着对手的节奏打球。

4.在对方失误率方面,李宗伟在失误率方面要大于林丹的失误率,连续得分能力弱,主动进攻意识不够。

(二)建议

1.主动进攻训练

新赛制的改革,比赛时间和节奏的加快,比较有利于进攻型打法。因此,平时训练就要养成“以攻为主”的战略思想。在“积极进攻”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进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的有机结合,减少失误。

2.专项素质训练

在羽毛球比赛中21分每球得分制尤其对单打羽毛球运动员的爆发力、专项跑动能力、无氧代谢能力等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平时要加强这些专项能力的训练。

3.提倡“以我为主,以快为主,攻守结合”的战术思想

羽毛球比赛本身就是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在比赛中应该用自己的特长去攻击对方的薄弱之处,以我为主,以快为主,并做到攻守兼备,从而牢牢控制住比赛的节奏和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程勇民.“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与制约[J].体育学刊.2005(2):99-101.

[3] 于勇.21分每球得分新赛制对羽毛球运动员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体育科技.2007.28(3):24-26.

[4] 李永波.新赛制的挑战[J].羽毛球.2007(3):44-47.

上一篇:浅谈警用手枪射击中击发动作的关键环节 下一篇:正确处理好高校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