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关键环节研究

时间:2022-10-06 06:06:41

论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关键环节研究

摘要: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是整个公路质量的基础,关系着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公路路基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如果路基施工质量不过关,造成后期出现不均匀沉降,便会引起路面的裂缝、车辙、断板、破损等一系列质量问题,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影响行车质量。本文探讨了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与关键环节,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路基施工;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 U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在公路建设中,路基工程不仅工程量大,而且投资巨大,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效果,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通过合理选择施工方法、严格施工程序。

1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特点

1.1 城市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处于露天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工程施工区域内的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专业之间及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干扰多,导致施工变化多。

1.2 城市公路路基工程包括路基(路床)本身及有关的土(石)方、沿线的涵洞、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线等项目。

1.3 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

2 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2.1 结构稳定性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措施来保障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2 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至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

2.3 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会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3 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3.1 施工测量、放样工艺

在工程开工前按图纸及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及高程的复测,水准点及控制桩的核对和增设,并对路线横断面进行测量与绘制。测量工作必须遵循“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控制点(桩)的闭合,公路的中线准确的定位,公路原状横断面的测量,设计公路边线的确定,管线定位及测量,模板边线及高程,竣工高程及线型。另外,认真熟悉图纸。复测后检查与设计是否有误;为满足施工期间引点需要,在中线复测中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注意公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

3.2 路基土方施工

3.2.1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

(2)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

(3)分段施工。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2 m,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水稳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混合料(石灰、水泥等固化材料) 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形成水稳性好的厚20 ~ 30 cm的稳定层。

3.2.2 松铺厚度的控制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压实度为原则。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8 cm。

3.2.3 严格控制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 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

3.2.4 压实方法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同时,应在碾压前先整平,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弯道部分碾压时,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前后两次轮迹需重叠12~20cm。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3.2.5 机械作业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土的含水量不够时,配洒水车洒水;含水量较大,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

3.3 路基路面的排水

公路路基的使用性能往往和路基的排水施工有着十分必要的联系。市政公路路基排水施工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如何减少地下水、地表汇水、农田排灌水等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即路基排水施工;如何迅速排出路表水,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即路面排水施工。

3.3.1 路基排水施工

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沟均是路基排水有效的施工方法。路基排水通过防、排、疏相结合的方式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限度以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及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3.3.2 路面排水施工

路面排水施工可按两种方式进行,一是表面排水施工,一是内部排水施工。所谓表面排水,即迅速排除降落在路面和路肩表面的降水,以免造成路面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可在路肩外侧边缘设置拦水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隔一定间距设置泄水口、急流槽或集水井,将水集中排放到挖方边沟或填方路堤坡脚外。每隔20m~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所谓内部排水,即排除通过路面接缝、裂缝、空隙,或者由路基、路肩渗入并滞留在路面内的自由水。内部排水系统由沿路面边缘设置的透水性填料集水沟、纵向排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组成的边缘排水系统组成。由路面结构层间空隙或某一透水层次横向流入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再由横向水管排出引出路基。

3.4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工艺

路基防护是提高路基强度及稳定性不可缺少的环节,通常采用浆砌片石挡土墙、浆砌片石护坡、绿化种植护坡等方式。砌筑材料采用结构密实,质地均匀、不易风化且无裂缝的硬质石料,其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并尽量选用较大的石料砌筑。浆砌片石挡土墙砌筑按“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的顺序进行砌筑。角石选取比较方正、大小适宜的石块并稍加清凿,角石砌好后将线移挂到角石上,再砌面石,面石留一运送填腹石料的缺口,砌完腹石后再封砌缺口。

4 结束语

总之,路基的施工质量对于道路的整体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时代,对于道路的交通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流量影响大,且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就一定会提高路基路面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赵德伦. 浅谈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方法[J]. 建材与装饰,2007.

[2] 张吉国. 道路工程施工[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上一篇: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下一篇:探讨建设工程监督的任务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