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06 06:00:13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事业单位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前言

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管理是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属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对事业单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背景下,我国事业单位虽然不断加强其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但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事业单位职工绩效考核的管理水平。

二、事业单位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职工绩效考核管理的认识不够

虽然近几年来,在经济管理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管理中的主流趋势,但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步伐依然比较缓慢,事业单位由于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比较深,因此在适应新时期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中需要一个艰难且长期的过程[1]。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侧重于单位人员的身份管理将身份管理等同于人力管理,新时期背景下,事业单位的身份管理已经不仅仅是人事管理,更应该是充分发挥其单位员工职能作用的科学化的管理。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一些事业单位对于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认识不到位,对单位员工的职能、编制以及主要的考核内容缺乏深刻的认识。虽然目前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制定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运行管理考评机制,这些绩效考核制度往往只是形式而已,缺乏实效性。很多事业单位在年终时才匆匆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由相关的人事部门向单位员工发放年度考核表,单位员工在收到年度考核表之后,基本上都是应付式的填表,年度考核表在上交之后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总结工作,致使绩效考核工作形式化。

(二)领导与职工在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事业单位中,领导和职工通常存在着上下属以及级别之间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使领导与职工之间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事业单位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领导漠视下级员工的工作状态,忽视其物质上与精神上的追求,只是一味地对其进行工作上的派发或者指挥等等,致使下级员工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进行绩效考核管理时,无法依据单位职工自身的特点从根本上实施管理与控制,阻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领导与职工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职工因此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因此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随意考核的的现象。相反的,由于领导与职工缺乏有效地沟通,因此职工也无法认可领导所做的绩效考核,因而也就无法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无法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改进。

(三)缺乏长久性的奖惩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职工的岗位职能,同时运用考核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使职工自觉地将各项工作做好,使职工在自身岗位上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在事业单位中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领导往往只注重考核的结果,而容易忽视对长久性的考核管理机制。职工长久性的考核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职工的奖惩管理机制,如果忽视这一方面的管理,则可能会出现奖罚不明、不公平的现象,影响职工之间的和睦关系,给事业单位造成诸多的麻烦,反过来会阻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对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认识

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它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对事业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及职工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深化对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认识,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更好地促进职工工作的进展。对此,事业单位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提高职工对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认识 ,即在职工内部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加深职工对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认识,使职工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领导,完成各项考核工作。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召开绩效考核管理工作重要性的专题会议或者进行一些与绩效考核管理相关的活动,使职工在会议或者活动中加深对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认识。

(二)加强领导与职工之间的沟通

在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应注重职工之间信息的沟通与传递,使相关领导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职工具体的工作状态,并依据职工实际的工作状态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个人工作绩效与单位期望之间的差距,从而通过不断地努力,缩小个人工作绩效与单位期望之间的距离,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实施分类考核

在事业单位中,无论是岗位职能还是工作任务、工作重心,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不应使用统一性的绩效评价尺度评价全部职工的工作标准,而应针对不同职工不同的岗位职能、不同的工作性质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标准。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应选择科学的方法实施考核,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进行有机地结合,实行以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的绩效考核机制,避免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领导主观因素的影响,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更加的公平公正。在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实施分类考核,不仅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可以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更加的科学、合理。

四、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职工绩效考核的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促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展。

参考文献:

[1]林菁华.谈绩效量化考核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过程中的应用[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1(04)

[2]赵晓杰.事业单位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考核[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5)

[3]师雪茹,高景林,胡盛红.加强科研事业单位绩效管理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J].热带农业科学.2009(08)

[4]张立蕊.外资企业绩效管理经验在中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的借鉴与应用[D].吉林大学 2011

[5]李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及相关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上一篇:对风险度量工具―VAR的重新审视 下一篇:有关铁路企业工资分配问题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