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系统通信工作

时间:2022-10-06 05:38:13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系统通信工作

【摘 要】做好电力系统通信工作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制定设备故障响应等级制度、维护完善技术资料、建立通信管理系统、加强通信人员素质培训等四方面阐述了做好电力系统通信工作的策略,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知道意义。最后提出了网络优化思路与内容。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工作;优化策略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电网覆盖地区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同时伴随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也得到了充分发展,起到了保障电网安全并向业务提供通道的作用。但是,现有通信网络在运维管理、技术更新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对电力系统通信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处理和优化是很有必要的。

2 制定设备故障响应等级制度

做好电力系统通信工作的首要工作是确保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为此,需要对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响应级别进行合理划分,当若干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同时出现问题时,应当先对响应级别较高的设备进行修复,使通信系统受故障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而不至于全面瘫痪。在制定响应等级制度的时候,应考虑电力系统自身通信的特点,将一些常见的独立性故障的等级划分为最低;将一些局部性故障,诸如安稳装置、继电器故障等级划分为较高;将一些可能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通信网络调度的故障等级划分为最高。经过上述故障等级的划分,便可以针对设备不同的响应级别进行有顺序的维护。

3 维护完善技术资料

对电力系统通信的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完善与维护,有助于缩短通信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维护时间,提高其维护效率。具体需要维护和完善的技术资料应包括:(1)重点标注所管辖地区内部电力通信安稳装置、继电器保护装置的复用通道图和调度电话通道图。(2)所管辖地区的载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的组织图。(3)各种设备的现场运行规程;各种设备网管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制度。(4)MDF架配线资料,DDF配线资料;ODF光纤熔接配线资料。(5)电力系统通信设备所用匹配频谱的载波频率资料。(6)中心站和集控站的拓扑结构图和供电示意图。(7)电路开通(退出)运行方式通知单。

4 建立通信管理系统,优化电力通信网络

随着电网业务的增加,以星型结构向外延伸,中心站作为核心,站作为发射延伸的的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站数量在被动增加,难以有效的管理越发庞大的通信资源。目前我我国电力系统多用光纤SDH作为其通信网络的主体以SDH自愈环网络拓扑为主的方式,这种通信网络传输容量不足,网络拓扑结构复杂,并且由于分期招标的影响,使得通信设备品牌较杂,无疑增加了整个网络的监控点,不利于集中监控全网设备,加大了应用统一界面的管理平台对电网通信运维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系统通信管理水平,亟需建立一套能够对多个品牌设备在统一界面下进行管理的系统,并且对电网通信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其中,建立通信管理系统应包括以下功能:

(1)网络监视功能。应能显示通信资源配置的网络拓扑图,以掌握电网通信网中新增或删除的设备,增加或删除网络中的传输链路;可对通信网络故障进行检测,能够显示故障出处和性质;能够监视并分析通信网站中设备的运行状态,设置和监视环回,并可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可对通信安全进行管理,限制非维护管理人员的越权进入。

(2)资源管理功能。能够维护并管理电力系统通信网络的资源数据,可提取不同品牌通信设备的的配置信息,并配合网络监视功能实现动态管理设备资源;无法从外部系统获取的配置信息、能够手工以图形、表格、文本等格式进行录入。

(3)电子运维功能。能够通过流程来固化管理体系规范生产工作,进而对生产过程中的通信人员和技术工具进行管控,以流程化来提高通信工作的管理水平。设置统一的值班界面,实现对各专业值班信息的全运维管理,便于各专业进行值班信息的交互,实现各个专业的综合值班的目的,建设多专业网络运维人员的统一生产工作平台。

此外,在优化通信网络的管理时,因网络管理信息的传输载体多为网络传输系统的DCC通道。因此遭传送网络管理信息时,应注意透明化、尽量传输在同一厂家的设备之间;在对ECC子网进行划分、选择网元寻址方式时,应综合照顾到设备网络管理系统,以达到缩短ECC子网的响应时间的目的。在优化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时,因遵循以SDH自愈环为主体,以线、星型结构为辅助的原则,制定网络时,需综合考虑业务的需求、涉及的管辖范围、路径走向等因素。并选用目前较为主流和组网方式,即SDH自愈环保护整个中心站和各个集控站。

5 加强通信人员素质培训,提高通信技术人员运行维护水平

对通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能力,并养成经常备份网络管理数据的习惯。制定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为提高通信人员自觉性,应采取岗位责任制。在对通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时,应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电力系统通信要求。通信人员主要包括通信网络维修人员和通信技术人员,首先,作为维修人员,往往需要去现场进行作业,应着重培养其现场维修技能;其次,作为通信技术人员,对这方面的培训应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

在对通信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时,其培训方式可分为三种,分别为内部、外部以及现场培训。内部培训可根据培养人员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以达到短期内迅速提高培训人员知识技能水平的目的。外部培训人员可以将自己的培训资料分享给整个通信队伍,并将自己所学习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讲课的方式传授给大家。现场培训可安排在诸如技术改造过程中,可安排通信设备厂家现场解答通信人员的一些技术性疑问,以便快速掌握相关设备的运行特点。

6 建立运行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运行监视体系,每日对通信设备网管经行查看,了解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并建立通信调度机构,实行24H值班制,代表通信部门执行通信调度业务。按照“统一调度,分级管理,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支线服从干线”的调度管理原则进行系统调度,共同确保通信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通信电路可靠和流畅。完善故障处理,例行检查,电路检修,数据统计与分析。落实通信电路的检修,中断,停役申请制度。杜绝随意中断电路事件发生,确保网络稳定运行。

7 建立通信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通信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保证制度。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演练,对预案进行实施和评估。在组织体系方面应把通信各专业人员纳入应急组织体系之中。在应急预案中要对现有预案进行梳理,使其进一步细化和系统化,具有可操作性。在应急保障体系中,加强应急人员,工具,物资的储备和管理。把应急演练纳入员工的培训计划之中,不定期的举行通信反事故演习。对演习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改进应急预案.提升通信应急预案的可靠性。

8 结束语

近些年来,电力系统通信伴随着电网的普及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由于其系统庞大,通信资源复杂、管理方式落后、通信人员技术水平匮乏等原因,加大了电力系统通信工作的难度。因此,通信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合理科学的应对上述问题,才能达到提高通信工作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东凯,王国伟.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探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0(10).

[2]李佳新,王文楷.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03).

上一篇:浅论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下一篇:浅谈电气高压试验设备技术改进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