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06 05:20:48

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外先进的检测机构必将大量进入国内,对长期处于保护状态的国内检测单位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该行业的现状,找出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行业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检测;现状;对策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发展现状

1.1 行业发展历史

检测行业已经经历了十五到二十年,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

数量众多的企业试验室属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各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市场分额约20%。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检测市场中主流力量。

科研院校随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很强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总结了许多经验。

1.2 行业特点

1.2.1 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

检测机构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相关管理规定应运而生,检测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受政策导向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管理本身就是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检测市场的大小同样也是政府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决定,因此,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

1.2.2 检测行业带有很强的地域性

由于检测行业是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因此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地方实际制订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外地机构打入本地市场受到严格限制。另外检测需要大型的检测设备,且样品检测具有实效性,因此从交通、成本、运作考虑,检测工作跨地区开展有难度,从而决定了各行政区域内市场的独立性。

1.2.3 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因为检测行业长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之下,往往以附属部门或科室形式运作,没有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因此,检测单位对设备场地和技术培养等方面的投入较少,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发展态势,造成技术门槛低的现状。

1.2.4 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1.3 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检测行业从开始出现发展到今天,面临来自以下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1.3.1 政策风险

检测行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政策导向的结果,因而首先面对的是政策风险。我国的检测类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我国目前使用的检测标准均为几十年前老标准,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很远,随着我国入世,各种标准都面临更新和接轨问题。在这种标准的演变中,原有的设备、技术力量、运作方法都会进行较大的变动。检测行业必须面对来自以上政策的变动带来的风险。

1.3.2 入世的挑战

从行业形成发展到今天,检测机构都是单位的附属部分,没有形成独立运作的管理体系。但随入世的冲击,检测机构根据国际通用要求―导则25来管理实验室,而对于国内的检测机构来讲导则25的管理要求不仅仅是陌生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于其中的管理思想是完全全新的体系,我国的检测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的经验十分缺乏。因此整个行业正面临着行业升级转型的阶段。

1.4 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 目前检测市场十分混乱。由于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意识的认识停留在资料过关的阶段,且检测单位是被动的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因此在检测和被检测之间,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的看似矛盾的两者,许多检测单位很难把好关。导致检测市场上评价一个检测单位工作质量的标准严谨。在这样环境中,无法培养出依靠信誉立足的检测单位。

1.4.2 目前检测单位面临如何从母体脱离、脱离后如何生存的困扰。部分已经脱离的单位只是名义上的脱离,从行政管理和经济上仍然不是独立的。因此,真正独立运作的检测机构如何管理、如何生存发展还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

1.4.3 检测单位因长期处于附属地位,在技术、人力、资金的投入不足,因此与其他行业或与其他领域的检测机构相比,技术含量不高,且技术发展速度很慢。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对策

作为检测机构为了适应将来的发展必须作到:

2.1 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全面引入导则25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的管理要求成为大势所趋。我国检测行业最缺乏的是通过质量体系的运作来保证检测公正性和权威性。国内的检测机构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导则25的各项要求,而导则25的核心就是全面的质量管理。我国检测行业普遍的检测质量意识不高,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不多,但是不能因为目前执行困难而放弃,而应该努力向国外同行学习实验室管理方面先进的经验,还要因地制宜的逐步摸索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尽快缩短我们与国外同行间的差距。

2.2 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

我国的检测业长期以来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对立起来,检测人员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检测市场化的推进,检测人员必须改变观念。因为检测将来的定位就是服务,一项特殊的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信用、态度和服务质量,这种服务不是指牺牲检测公正性去迎合某些客户的需要,而是在确保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提高检测服务的满意度。只有提供满意服务的检测单位才能在公平的检测市场环境下生存发展。

2.3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检测机构既然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观念,借鉴和利用一切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检测机构健康发展。比如引进ERP来控制和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利用CRM软件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利用“5S”的管理方法来加强检测现场的有序性,借助品牌推广手段来提高检测机构的信誉度等等。检测行业只有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先进经验,才可能真正的发展壮大。

2.4 树立人才观

未来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目前我国的检测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素质低,且我国大专院校也没开设专门的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成为检测行业发展中的重点,因此必须提高检测行业从业人员的门槛,并建立内部培训机制,做好人才的储备,以迎接更严峻的挑战。

作者简介:

郑国庆(1971―),男,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建设管理工程师,辽阳市园林风景管理处和广佑寺风景管理处从事工程建设工作。

上一篇:现代建筑电气安装质量探究 下一篇: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