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医心病发展报告

时间:2022-10-06 03:03:36

福建省中医心病发展报告

[摘要] 中医心病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20余年来,特别是福建省中医心病学会成立以来,中医心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经验继承、临床应用、新药开发、学术交流、知识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获得了一系列的科研奖项。该文系统总结了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病分会所取得的成就,并对中医心病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医心病 学科发展 继承 创新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的死因将上升至全部死因的79%,心血管疾病将成为首要的死因。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刻不容缓。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在心血管病的防治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省中医心病的研究,应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以临床为中心,以提高疗效为重点,积极开展基础研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心病临床及相关方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建议今后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促进及加快中医心病研究及临床工作,更好地为福建人民服务。

1福建省中医心病学科发展现状

1.1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1.1 中医心病团体。这是我省开展中医心病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培养中医心病科技人才的场所。2000年,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设中医心病分会,中医心病分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美华主任,同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心病专业副主任委员,确定以继承、探新为宗旨,围绕中医心病,组织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病分会的组成,以中医药人员为主体,西医药及其他科技人员参加。并聘用陈可冀院士及沈绍功主任为学术顾问。

1.1.2 中医心病学术基地。福建全省74所中医医院,设有13 个中医心病专科(或心血管内科),其中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科为省重点专科,省第二人民医院为省心力衰竭重点专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2007年入选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省中医药研究院设有心病组。这些重点专科专病是我省心病学术的基地,承担心病学术研究外,也培养心病科技人才。

1.1.3 中医心病人才培养。省中医心病委员会成员共46人,其中90%以上为各专业的高级职称人才。他们是我省中医心病学科的骨干力量,其中2人被聘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8人先后被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委员(2人为常委)或急症组成员。开办了8期中医心病学术进展学习班,380人次参加;有621人次参加中医心病学术活动,形成了老中青多学科的中医心病科技队伍。

1.2 名老中医经验

1.2.1 郑孙谋主任诊治冠心病经验

(1)辨病审脉证,虚实宜详。本病多因平素体弱,过食肥甘,劳逸失调或心情忧郁所致、气滞不通,痰瘀互结、心脉痹阻,当属实证。然本病又多发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均有脏腑功能低下、阴阳气血不足,故常有虚证。因此陆床上多呈现虚实夹杂,切不可单纯地认为冠心病为血瘀而施治。

(2)治疗分阶段,通补兼施。郑老认为心、肝、脾、肾等脏腑亏损是冠心病的内因、为病之本。肾虚尤为重要。盖肾为诸阳之本,上助心阳搏动以通脉,中助脾阳运化以散精。肾气衰损势必造成胸阳不振,阴寒之邪内结,进而形成痰浊癀血,阻塞心脉。应予标本同治、通补兼施,“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以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食不伤正为原则,佐用活血、祛痰、理气、化瘀、宣阳、散寒等法。将冠心病分为心痛前驱、发作和缓和期。分别施治。①心痛前驱期:多有心气虚损、脉迟缓之症要益气通阳,重在宣阳。微者只通其上焦不足之阳,甚者必驱下焦之阳,以复上焦之阳,不主张“破血行气”。应合理运用益气宣痹、调和升降等法,使阴平阳秘、脏腑气血调和,升降出纳通畅,治疗上以桂枝甘草汤为主。

②心痛发作期:由于痰瘀气滞、心脉涩滞不畅等,应属邪实为主、正虚为辅。虽不外乎化瘀活血、祛痰开痹、宣阳理气、补虚扶正诸法,但必须在辨明脏腑气血虚宴的基础上,分别主次缓急,虚尚不能急利。滞可先予开通,通补兼施。

1.2.2 俞慎初教授的诊治经验

他认为,胸痹临床以本虚标实最常见,病因为年老体衰、正气不足,用脏腑功能低下,实证为气滞、痰浊、血瘀、寒凝而致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所以临床以理气活血法,益气活血法,祛痰宣痹法,活血通阳法,温阳活血法为主。

1.3 中医心病理论研究

1.3.1 “痰瘀相关”学说

“中医心病”的病因病机一般认为系气滞、血瘀、痰浊和寒凝导致心脉的痹阻,而忽视了痰瘀互结证。治则多以活血化瘀、补气活血为主。在临床与科研实践中,高于正常值的血脂是与“痰浊”有关联的病理物质,导致血液黏稠性增高,血浆流动性降低、聚集性增高,最终内皮细胞损伤。痰浊引发瘀血的过程。同时瘀血内阻可影响津液输布,进而津液凝聚为痰,严重阶段时痰瘀互结为患。“痰瘀相关”学说。中医学认为“津血同源”,津、血同源于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津液与血,异形同类,均属。而为病,必然表现为津血的亏耗与留滞。津血留滞即为痰为瘀。痰饮和瘀血是为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和致病因素,源同而流异,他们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有分有合,相互转化。

福建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对冠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发现,痰热血瘀、气虚血瘀为临床冠心病常见证型,血瘀这一病机贯穿于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时建立了冠心病血瘀证诊断量化标准和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根据冠心病临床特点以及血瘀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我们提出血瘀证可分为不同状况和类型:潜隐性血瘀证、急性血瘀证及慢性血瘀证。并且研究表明这三类血瘀证,其纤溶系统活性物质如tPA、PAI等水平存在差异,可通过检测这些指标的变化,指导血瘀证的临床分型。在福建地域,痰浊或痰热也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痰可挟瘀,痰可致瘀,痰瘀互结,痰、瘀是长期、慢性的病理改变,也是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的共同证候。

1.3.2 毒损络脉理论

高血压病是全身性血管性疾病,在病位上与络脉有关联,在发病机制上与络病相类似,属于络脉病变。其表现为情志不遂,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或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津停痰聚,血瘀痰凝,壅阻络道,郁而蕴蒸,凝聚化毒。由于心络为全身络脉的中心环节,毒邪不论最先侵犯哪条络道均可传及于心,病久又通过心络的连接而伤及它脏,痰瘀互结、毒损心络可能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毒”泛指对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泄,蕴积体内,对机体产生的损害。痰瘀之毒邪损伤络脉,可见血管重构、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等。其中心络通过经脉与肝络、肾络、脾络、肺络、脑络等相互连接,心络受损可导致它脏的功能改变,它脏病变又可损及心络,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应紧紧抓住心络受损这一环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种慢性炎性病变,ACS炎症反应相对缓和者,其斑块的稳定性相对较高,而炎症反应显著者,其斑块的不稳定性明显增加,过度的炎症反应使斑块内部出现腐蚀,继而斑块出现裂痕、破裂、斑块内出血,最后导致血栓形成。炎症学说给中医认识ACS以新的启迪。中医认为瘀血、痰浊是ACS发病的重要病理因素,痰瘀内生,相互交结,蕴久生热酿毒,可致热毒壅滞,而毒邪最易腐筋伤脉,与ACS斑块溃粒、糜烂、炎症细胞浸润、出血等系列病理改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炎症与病原体感染是中医“毒邪”表现形式。

1.4 中医心病基础研究

1.4.1 高脂血症

厦门中医院管昌益、张文高等[1]用降脂保肝方观察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一氧化氮及血栓素B2的影响。降脂保肝方由何首乌、生山楂、泽泻等药组成,具有滋补肝肾、活血化瘀、化浊降脂之功效,临床用治脂代谢失常所致高脂血症及脂肪肝有效降脂保肝方,具有与降脂药物月见草油相似的降血脂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用; 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血浆NO显著降低, TXB2显著增高,降脂保肝方则能使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血浆NO显著增高, TXB2显著降低,月见草油对NO及TXB2未见显著影响。降脂保肝方的降脂作用及对NO和血栓素的影响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均有重要意义。

1.4.2 心力衰竭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叶盈等[2]开展了健心颗粒的实验方面的研究,主要有:①健心颗粒对大鼠利尿作用的研究。采用火焰分光光度计方法,测定3小时尿样中Na+、K+的浓度。结论:健心颗粒具有利尿作用,对K+有促排泄的作用。②开展了健心颗粒干预高血压大鼠(SHR)慢性心力衰竭(CHF)细胞凋亡系列试验研究。经健心颗粒干预后,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测定左室肥厚指标及测血心钠素(ANP)、脑钠素(BNP)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以及大鼠心肌的Fas、Bax、Capase-3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健心颗粒可以减轻左心室重构,减少细胞凋亡,可作用于利钠肽系统和RAAS,通过调节内分泌细胞因子,可以降低Fas、Bax、Capase-3和Bcl-2蛋白表达,可提高Bcl-2,表明健心颗粒可以复杂机制干预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健心颗粒可以提高CHF的SHR大鼠心肌的NOS1、NOS3的表达,降低NOS2表达,这说明健心颗粒可以通过NOS系统,调节NOS1、NOS2、NOS3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达到改善心功能,但具体作用机制和环节尚需进一步研究。尽管导致心肌纤维化(MF)的机制很多,该研究从对照组观察发现,CHF时,存在显著的MF,经过4周的健心颗粒干预后,可以降低CHF的SHR大鼠的MF,健心颗粒可以降低AngII水平,同时健心颗粒中的猪苓含有抗ALD的利尿成分Ergone,健心颗粒通过RAAS干预MF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天敏等[3],观察阿霉素心衰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浆及心肌局部AngⅡ、血浆醛固酮均有显著升高, 而黄精口服液(黄精、首乌、枸杞、人参、丹参等)治疗组能够降低血浆AngⅡ、Ald 及局部心肌AngⅡ浓度。提示复方黄精口服液对心衰心肌的保护作用, 逆转左室肥厚可能与其对循环及局部心肌中RAAS 活性的调节有关。该组方主要针对气阴两虚、心肾不足之证而设,在此基础上兼用祛瘀药,具有益气养阴助阳,化瘀通脉之功效,符合中医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

1.4.3 高血压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金水等[4],观察到复方丹参滴丸溶解液在短期内无明显降压效果,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进一步发展中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复方丹参可促使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蛋白表达降低,增高Bcl-2/Bax比例,明显减轻左室肥厚、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并与福辛普利联用时可进一步提高后者的抗凋亡效应。以上结果提示:复方丹参尤其与福辛普利联用可通过促使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增高,而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减轻左室肥厚。复方丹参这一作用的可能机制为:复方丹参作为有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良好的慢钙通道阻滞剂可稳定心肌细胞膜,改善心肌循环,拮抗高血压发生左室肥厚的心肌细胞因氧应激、缺氧、供血供能不足所致凋亡;逆转左室肥厚与纤维化同时也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及组织血氧弥散,心肌细胞凋亡减少,由此为心肌细胞工作环境建立一个良性循环。

1.4.4 动脉硬化

厦门中医院管昌益等[5]观察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ET分泌的影响,显示颈动脉内皮损伤后第3天未发现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7天后,华法令组、手术对照组开始升高,14天后显著升高,至第28天时,仍有大量分沁。手术组术后血浆ET 水平增高,可能是血管内皮损伤后ET大量分泌所致,同时说明华法令对血管内皮损伤后的ET分泌抑制作用不明显。心脉通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后的ET分泌。从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平滑肌细胞抗增殖实验可以看出,ET大量分泌与平滑肌细胞增殖呈正相关关系。ET强烈的促有丝分裂使平滑肌细胞增殖,在再狭窄形成中产生重要作用。心脉通具有抑制高脂血症中ET分泌,同时又可抑制血管内皮损伤后ET 分泌。这说明心脉通可通过抑制ET合成和分泌,达到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痉挛而影响再狭窄形成,这可能是心脉通防治再狭窄的重要作用机理之一。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金水等[6],观察维奥欣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探讨其在AS中是否存在抗炎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阿斯匹林组、维奥欣小剂量组、维奥欣大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予以相应药物治疗。3个月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测定血脂,并进行颈总动脉血管病理学观察及CRP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维奥欣大剂量组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阿斯匹林组。维奥欣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局部有斑块形成,W/L明显增大。维奥欣大、小剂量组W/L明显小于模型组,维奥欣大剂量组低于阿斯匹林组,维奥欣小剂量组与阿斯匹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维奥欣大、小剂量组CRP 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维奥欣大剂量组明显低于阿斯匹林组, 而维奥欣小剂量组与阿斯匹林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维奥欣可通过降脂、抗炎等作用减缓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内膜增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1.5 中医心病临床研究

1.5.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厦门中医院管昌益等[7]对冠心病(CAD)观察显示,冠脉狭窄支数与CAD之本虚证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冠脉狭窄支数愈多,受累心肌的范围愈大,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也可能愈大,从而使本虚证由气虚向阳虚发展; 而冠脉狭窄程度似与标实证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冠脉狭窄程度愈重,局部心肌之缺血、缺氧愈重,由此而造成的胸闷、心痛等症状就可能更重,从而使标实证由气滞向痰浊或寒凝发展。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冠脉支数和狭窄程度,可能是造成CHD 本虚及标实证的基本病理基础。

福建省人民医院熊尚全等[8]观察在栝蒌薤白半夏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而成的化痰活血方。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瓜蒌有扩冠、降脂、抗炎作用,且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抗自由基损伤有关;薤白可降低动脉脂质斑块、血脂、血清过氧化脂质,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还可以通过干扰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阻断TXA2的合成,增加PGA2的含量;半夏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郁金有抗炎、降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丹参可缓解冠脉痉挛,改善缺血区的心肌血供,降低血液粘度。研究中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与对照组比较,表明可显著降低血hs-CRP水平,可能是通过抗炎及抗氧自由基作用,防止炎症造成的血管内皮功能失常,从而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以及改善心肌缺血,稳定内膜斑块,同时降低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水平,有效降低FIB,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缓解临床症状。

1.5.2 充血性心力衰竭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黄飞翔等[9]从1996年开始拟用健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该方具有益气活血,通阳利水作用,其中有生黄芪、红参为君,益气温阳治其本;臣以生蒲黄、丹参活血化瘀、通利血脉,桂枝、猪苓温阳化饮利水,白术健脾利水消肿,葶苈子宣肺利水。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通阳利水之效。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现代药理的实验已证明黄芪、红参葶苈子具有强心作用,生蒲黄、丹参则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该方药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改善症状、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功能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显著降低慢性心衰的BNP 水平。

福建省人民医院进行“慢性心衰中医证型与血清NO、TNF-α、AngII的关系及中药的干预”研究,探讨AngII、IL-1、TNF-α在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机制,中药康达心饮可有效抑制AngII、IL-1、TNF-α的水平,防止心衰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有效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衰症状。

1.5.3 心律失常

福州市第二医院解佩华、林绍彬等[10]认为,高血压性心脏重构过程中的心室几何学改变和心肌纤维化、肥厚心肌的电生理紊乱及左室功能障碍是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EHLVH、左室顺应性减退、左房压力升高、左房增大可能为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因素。可见EHLVH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与文献报道相符。而高血压伴心律失常者容易发生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缺血。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可诱发心绞痛甚至猝死;严重房性心动过速者,由于心功能减退,易发生充血性心衰。因此对确诊EH者要及时治疗,控制血压以防止发生心肌肥厚,对LVH应积极逆转LVH和改善心肌缺血,并行DCG检测。

厦门中医院管昌益等[11]认为,房颤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范畴,病位在心,主要症状为心悸、脉促代,常伴有头晕、胸闷、气短等。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将房颤定名为“心动悸”。房颤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尤以本虚为病机关键。PAF转复的一线药物主要有普罗帕酮与胺碘酮,西药的副作用有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胃肠道反应,头晕,头痛,特别是胺碘酮可引起不可逆的肺纤维化,严重影响了其临床的应用。根据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研制而成,选用太子参、麦冬、龙齿、珍珠母、柏子仁、酸枣仁、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太子参补脾气,益心阴,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充沛,运化有力,则化血来源充足,心有所主, 心神得安;麦冬补心阴,安心神,龙齿、珍珠母镇心神,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炙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少用桂枝辛甘合用,阳气乃生,鼓动脉气,行气化瘀,心脉通利, 心体得养,则心神自宁。与普罗帕酮比较,临床综合疗效显著,为房颤防治方药增加一条切实有效的方案。

1.5.4 高血压

福建中医药研究院林炳辉[12]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的疾病,其性质是本虚标实。对120 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动态血压、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情况。结果见: 肝火亢盛型24 h 收缩压较低,痰湿壅盛型24 h 舒张压较高,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节律异常;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高于正常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低于正常人。说明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这二种生物活性物质相互协调作用在高血压发病中起十分重要作用,可能是高血压发病原因之一。

泉州市中医院郭伟聪、刘德桓等[13]观察以化瘀浊益肝肾法为治疗原则的降压1号颗粒对2级高血压病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1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成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接受降压1号(治疗组79例)或降压2号颗粒(对照组安慰剂76例)治疗12周后,对两组中合并左心室肥厚者的血压变化和超声心动图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压,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左室结构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1.5.5 血脂异常

华安县中医院陈汉阳等[14],观察到消痰清脂方由茵陈、虎杖、酒大黄、泽泻、法半夏、陈皮、茯苓、生山楂、草决明、生首乌组成,全方具有清热利湿化痰,消痰泄浊排脂,兼健脾胃、益肝肾之功效。诸药合用,攻补兼施,祛邪而不伤正。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陈、半夏有降血脂、降血压作用; 虎杖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陈皮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含磷酰橙皮苷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兔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并能明显减轻和改善其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大黄、泽泻有明显降血脂和抗脂肪肝作用;山楂提取物具有能增加胆固醇排泄而降血脂,又能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降压、促进消化作用;决明子能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其泻下作用在降脂同时兼能排脂;何首乌有效成分何首乌多糖能提高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能降低实验动物血脂,抑制动脉内膜斑块形成和脂质沉积;茯苓具有抑制胃酸分泌、降血脂保肝作用。本组临床资料表明,消痰清脂方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较之单用氟伐他汀的患者,血脂水平下降幅度更大、达标率更高,

2福建省中医心病学科发展成果

2.1 科研成果

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其中有一项被评为海峡两岸职工科技创新银奖,一项被评为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泉州市中医院刘德桓主任的“补益肝肾法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性激素水平及血脂代谢的影响”获2003年度泉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化瘀浊益肝肾治疗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获2007年泉州市科技奖三等奖。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陈美华主任“滋肾通脉胶囊治疗中、老年肾虚高血压病临床研究”获福建中医学院(1989-1996)科技成果二等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农村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预后特点”于1994年获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黄精口服液对剧烈运动小鼠氧自由基代谢及血肌酸激酶影响”于1996年获全国与临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高血压病人的预后研究” 于1997年获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于1998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血压和肿瘤关系的研究” 于2003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2 优秀著作

《中医心痛大成》: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陈美华主任参编、担任编委,获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图书奖。

泉州市中医院刘德桓主任编著的《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获2005年泉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优秀奖。

2.3 心病中成药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参与中成药滋心阴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的研制,福建省人民医院开展了对中成药麝香保心丸、血塞通、血脂康的临床观察,表明上述药物具有降低TG,Tch,LDL-c,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肾等器官的作用。临床观察丹参酮、水蛭素、三七总甙等中药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研究表明上述中药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进而稳定斑块,改善临床症状。福建省内治疗中医心病的中成药心舒宝、软脉灵口服液在治疗心绞痛、软化血管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2.4 中药系列研究

福建省人民医院根据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研究及福建的地域特点,开展了防治冠心病的中药系列研究,临床疗效确切肯定,深受患者满意。畅脉饮: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脂血症患者,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润经脉,通经络,益气养血,保护血管,通畅血流,净化血脉的功效。心脉1号(化痰活血方):用于胸痹心痛以痰热血瘀等标实为主者。从祛邪入手,先治其标,活血化瘀,祛痰化浊。两法并举,切中病机。心脉2号:用于胸痹心痛以气阴两虚血瘀等本虚为主者。从扶正入手,治其本,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康达心口服液: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阳气虚衰、瘀血阻滞、水饮内停的患者。本方补益心阳,活血利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研究发现该制剂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AngII、NO、TNF-α水平。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健心颗粒益气活血,通阳利水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畅脉乐1号、畅脉乐2号:滋肾通脉,祛风通络,消除血管硬化斑块,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功能。滋肾通脉胶囊滋补肾阴,活血通脉用于治疗高血压。

3福建省中医心病学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 目前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1)心血管疾病中医理论创新与基础研究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仍有不足之处,与其他学科相比,从事中医心病的人员还处在力量相对较弱的状态。

(2)证候研究缺乏规范化。这几乎是中医心病学科发展的一大难题。现代社会是要求证据的社会,中医学也需要“循证”,但中医学从出生就是经验医学,它的主观性阻碍了中医学的“循证”。

3.2 学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要培养一支热爱中医心病事业、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梯队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吸收一批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入中医心病的临床工作中来。

(2)要建立中医心病学科的专业网络,通过专业网站促进信息交流,不断普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促进中医心病学科的继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3)要建立和完善中医心病的诊疗和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优化中医药诊疗方案;研究个体化诊疗的标准。

(4)加强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目前研究,多数是从实验到实验,缺乏临床环节的支持。课题研究往往重视机理的研究,而忽略了临床的实用性。所以,每年有大量的中医心病研究方面的科研成果,但突破性的成果较少。

(5)实现中医医疗普及化,使中医心病走向农村,培训乡村及社区医生,提高诊疗水平,加强学术交流活动。

参考文献:

[1] 张文高,李瑞峰,陈雨振,管昌益等. 降脂保肝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一氧化氮及血栓素B2的影响[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22(1) :72.

[2] 叶盈,黄飞翔,蔡晶,等.健心颗粒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 :209-211.

[3] 吴天敏, 陈金水, 王华军等.复方黄精口服液对阿霉素致心衰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4):30-32.

[4] 陈金水,谢文艳,吴天敏,王华军等.复方丹参与福辛普利联用影响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与心肌细胞的凋亡[J].中国临床康复,2006, 10(23):73-75.

[5] 管昌益,张文高,周苏宁,等.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ET分泌的影响[J]. 中医药学刊, 2004,22 (5):867-868.

[6] 陈金水, 吴天敏, 陈成,等.维奥欣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C反应蛋白的影响.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5):260-262.

[7] 管昌益, 张文高, 崔连群,等.冠心病本虚标实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24(1):28-30.

[8] 熊尚全,林超,郭进建,等.化痰活血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痰证患者血浆hs2CRP、FIB 和血脂水平的影响[J].光明中医,2007,22(7):17-19.

[9] 黄飞翔, 叶盈, 蔡晶,等.健心颗粒对慢性心衰心肌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7, 16(2): 192-194.

[10] 解佩华,林绍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J]. JOURNAL OF PRACTICAL EL ECTROCARDIOLOGYJ S(2006) Vol . 15 No. 2: 106-107.

[11] 黄金炎,管昌益.自拟益心方治疗阵发性房颤42例[J].福建中医药, 2008, 39(2):37-38.

[12] 林炳辉, 方素钦, 邱山东等.高血压病中医分型与动态血压、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关系[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2,12(4):6-7.

[13] 郭伟聪,刘德桓,林惠琴.化瘀浊益肝肾法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左室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8 , (5): 46-50

[14] 陈汉阳,章小亮.消痰清脂方联合氟伐他汀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8,23(5):642-644.

课题组成员:

1、陈美华,女,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病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原院长、主任医师。

2、严萍,女,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上一篇:福建省力学学科发展报告 下一篇:福建省烤烟育种工作现状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