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埠:升斗小民的减法生活

时间:2022-10-06 02:37:32

本埠:升斗小民的减法生活

裤腰带是勒紧还是松开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富翁受到的冲击严重。而没有任何投资、远离股市的小老百姓们,倒是很有可能免受其害。

说起来,“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的救市资金早已达到了万亿以上,可这“海啸巨浪”似乎还是连天涌来,看不到任何消退的迹象。实际上,在美国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DS)合同”,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会有6万亿的坏账“CDS合同”,由于“30倍杠杆操作”的放大效用,若按目前的救市资金投放比例,美国政府还要赔出20万亿方可奏效。如果不赔,就要看着“雷曼堂兄弟”、“美林表姐妹”以及“花旗大叔”等等等等,一个接一个继续倒闭。

形势的确非常严峻。

认清了此次“海啸”的“顽固性”,真要捧着脑袋,好好盘算盘算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首先,斟酌一下自己的定位:经过数年的劳作,在都市的田野上,车、房初备,自“耕”自足――只是一切貌似精明的理财,全部缩水。真是痛恨那些道貌岸然的“伪金融家”们!如今,落下一个坏毛病:遇到在银行工作的人,嘴里就想吐痰。真担心有一天会被心情不好的市容纠察揪住罚款。

应对“金融危机”的第一反应,不外乎:车子――不换了;房子――不扩大了;周末――不下馆子了;咖啡――改在家自己磨了……

但这样一来,中国政府可慌神了:如果大家都在家里“闷骚”,生产的东西没人消费,国家经济就要停滞,社会就要退到“蛮荒”时代!所以,节俭的良好观念虽然要提倡,但花钱的习惯可千万不能杜绝!

真难啊,政府怎么才能让大家振作起来,大胆地从口袋里往外“扔”人民币呢?依我看,政府提振大家信心的前提,是先得承诺:“子民们!扔完了,我再――印!”

我们中国人,其实,一直靠着美国人的大胆消费而活着,美国人大胆地吃我们奉上的肉,我们小心地喝他们剩下的汤;美国人大胆地住用我们生产的优质材料造起的别墅,我们小心地住用出口转内销的边角剩料建成的公寓;美国人大胆地开八面威风的“大悍马”,我们小心地开四面透风的“小奥拓”……

如今,大胆的美国人一脚悬空,摔了个狗吃屎――许多人破产了,消费不动了。而我们中国人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鼻青脸肿的美国人,心里直打鼓:“老美怎么不花钱了?怎么不要我卖力气了?我们手中的‘肉’再不吃,要发臭了!我们的产品堆积成山了,咋办啊?”

嘿嘿,看明白了?我们自己手中的“肉”为啥不往自己嘴里“填”呢?有别墅咋不自己去住呢?闲着的“悍马”咋就不会自己开呢?有着优良“节俭传统”的中国人,咋就这么死性呢?

啊!闷在自家逼仄的阳台上,吐着自己刚磨好的满嘴咖啡渣滓,望着浮在云中宽敞的别墅,仰天长啸――“裤腰带!是‘勒紧’还是‘松开’?这真是个问题!”

萧条季,

改变惯性生活方式

文/Sally

相信很多人在理财专家、保险顾问那里听过相似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辛劳持家的“中国老太太”与举债消费的“美国老太太”之间,她们在天堂里的对话曾让听者自我反省良久。如今,华尔街风暴席卷全球,终于有国人开始醒悟:不能再听“美国老太太”的忽悠了。

那么,我们普罗大众该如何遵从内心,又该听谁的呢?“捂紧钱袋,支持国货”是当前的主流论调,但我个人以为:捂紧钱袋,是所有中资企业的当务之急;支持国货,才是我们升斗小民的本分。

不管蒙牛集团掌门人牛根生的“万言书”是否确有其事,但其反映出市场前景原本乐观的中资企业正在面临外资恶意收购的风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股价暴跌,这些中资企业抵押给摩根斯丹利等金融机构的股份在价值上已大大缩水,引得境外的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面编织谎言,一面张口以待……如不能及时补充保证金,将关系到企业控制权的稀释。这时,有责任心的政府更应铁肩担道义,与中资企业一道捂紧钱袋,科学决策。别忘了境外投资家们信奉这样的教条,它出自股神巴菲特:“在别人惧怕时贪婪”。

说到巴菲特,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还不是他成功的投资案例,而是他俭朴的生活方式。他蜗居在美国的偏僻小镇,住着小镇上的木屋,开着低排量的老爷车,没有司机,没有奢侈品消费,喜欢在打折时往家里搬几大箱可口可乐,他的出手豪阔是在慈善捐助上。全球首富尚且如此,我们可否趁此萧条季,来试着改变一下惯性的生活方式呢?其实并不难,既然油价高企,那就多走几步路去坐地铁吧,健身环保一举两得;酒店里豪饮K歌少去几次,挑个心仪的项目培训充电或者静下心来翻读那书架上暌违多时的书籍,打开心境与视野,还怕会憋出个焦虑症吗?同事小A把庞杂的婚礼菜单精简一番,乐了,省下近万元!要那么多婚礼车其实用处也不大,家具改买国产名牌……

到此打住,我怕落入忽悠的巢臼。现代人很聪明,也很脆弱,世事盛衰间,唯求信心不被污染。

小事尔尔

文/曰曰

既然全世界的财经大家们,难得有良心地集体呼吁,“准备过苦日子”,我也很配合地摊开我家的“家计薄”,细细点检,看看还有没有可以更“苦”一点的可能性。

衣食住行,家庭四大基本开支,最难缩减的是食。

吃饱喝足之前,先要保证入口下肚的东西安全没有危害性。在这个食品安全很受一点挑战的时代,我最低底线,是购买正规超市的食品。那些来历不明的地摊货,过了保质期的折扣品,统统不看不理。医疗费肯定比菜钱贵,这笔账大概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也算得过来,这个苦,是无论如何不能吃的。

好在没了那么多楼盘要看、那么多生意可谈,多出来的大把时间,可以很心安理得地呆在家里,自己做饭吃。省下的不仅是那笔外食费,一家老少挤在一张饭桌上吃晚饭的景象,是非常难得的意外之喜。

穿衣上,我一向主张重质不重量。一年添几件像样的衣服,穿个三年五年,绝对比仅限一季的小店货,成本来得低。非欧洲货不穿不用的矫情,我是没有的,本国的纺织业,世界一流,国货衫足矣。三年未穿的衣服,坚决打包送走。上海天价房产,一个平方抵万元,旧衣衫的“仓储费”,仔细算算,是很让人心惊肉跳的。

说到住与行,我家本没有豪宅、靓车,所以是否该择时以大换小这种属于富人们的烦恼,和我没啥关系。日常必须的煤气水电该用的还得用,要出行时,也不得不出行。当然,气温低至15度是否该开暖气,一年一度的旅行,是否从欧洲改道去苏杭,倒是还有一些探讨的余地。

至于我手里一把跌得面目全非的股票,我也铁了心,准备攥个十年八年,留作退休后,小娱小乐的资金。届时,如果那些股票跌得连面目都没了影,那我就坐在公园里晒晒免费太阳好了。

如此反省一番,倒让我没了无所适从的恐惧。我还是蛮有信心将升斗小民的日子,更具体、更细致、更太平地继续过下去。

“廉价”的幸福

文/郭艳文

如何才能拥有最廉价的幸福?或者说怎样才能花小钱赚大幸福?

似乎节约的中国人永远会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个精心规划,在倡导节约型社会的同时探索着如何将“减法”进行到底。记得儿时母亲单位看电梯的王姨是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妇女,她经常默默坐在电梯里织毛衣,织了拆、拆了再织,嘴里幸福地唠叨着:“小家伙又长高了,去年的穿不下,得重新织。”王姨手很灵巧,重织的毛衣看上去和新的没有差别。还记得90年代上海刮起过“假领头”风,可别小看它,它在寒风冽冽的冬日里即保暖了柔弱的颈部又减少了衣服厚重而对身体造成的负担。曾经每逢冬日母亲便会为我织假领头,羊毛的面料套在脖子上很适宜。而领头的长短、花纹和颜色也可随意设计,只一经母亲那双巧手,便会带来无限暖意。

曾经廉价幸福的记忆时常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而现在再谈论简约生活就会变得复杂许多。当今社会浮躁不安,到处充斥着时髦、名牌和奢侈的字眼,要做到“坐怀不乱”实在不容易。时尚与衣着脱不了干系,谁不愿把自己打扮得大方得体、在朋友面前“扎台型”?但如今一件所谓的名牌服饰动辄上千,而时尚风云又瞬息万变,昨日的流行已成今日的过时品,花如此大代价是否值得?

身为女孩,我与许多年轻人一样经常会陷入“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的窘境,满柜子失宠的衣服会给我带来负担。最近结识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女白领,她给我的印象是干净得体,着装大方却花销合理。她说,当陷入“没衣服穿”的境地时首先考虑的是新的搭配方式而非新的购买对象。时尚本是无底洞,因此简洁经典的服饰及多样化的搭配和舒适服帖的面料对时尚一族是必要的。我欣赏一个综艺节目《美丽俏佳人》,在节目中经常能学到如何将一件普通甚至过时的衣服通过搭配和软装饰翻出新花样。有时一个奇妙的想法会给你带来意外惊喜。年轻人就该脑筋不走正道、生活出其不意、创意无限,美好生活要用心品味。

我们都希望生活能变得单纯快乐,减法生活始终牵动着万万人的心。谁不要幸福?谁不爱美丽?我们经常询问店员商品是否在打折,我们也应在生活中探寻廉价幸福。

小投资大回报,这是聪明的中国人所做的事。

上一篇:异域:各国刮起节俭风美国的减法生活 下一篇:谢晋:向更深更远的空间翱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