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嘈虚枕纳溪声

时间:2022-10-06 02:28:48

追随着潺潺的溪水声,我看到了苏童笔下的河流流淌着的思想和你我不知晓的秘密;沿着《诗经》流淌了两千年的水路溯流而上,我更看到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掬着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多情水流,一个个伟大的人物从眼前闪过,无论如何,我们的生命都应如此灿烂!

我要说,只要常带一颗感恩之心,你我都可以谱写出哪怕不够雄壮的河流四季歌!

摘抄笔记

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我不能,你恐怕也不能。我一直喜欢阅读所有关于河流的诗文篇章,所有热爱河流关注河流的心灵都是湿润的,有时候那样的心灵像一盏渔灯,它无法照亮岸边黑暗的天空,但是那团光与水为友,让人敬重。谁能有锋利如篙的文笔直指河流的内心深处?我没有,恐怕你也没有。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鱼属于河流,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河流的心灵。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日益淡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说河流中鱼类在急剧减少。所有水与鱼的事件都归结为污染,可污染两个字怎么能说出河流深处发生的革命?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

(张芳妍摘自苏童《河流的秘密》)

摘抄理由:作为众多文明的发源,河流的确承载了太多,它的厚重像一个秘密,让我们说不清道不尽,而人们也在与河流渐行渐远。作者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人与河流的隔阂,令我深思。河流的温情,河流的柔软,仿佛已只是过去的回忆。作家的文字深情而又警醒,唤起了我对河流的向往。

摘抄笔记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读《诗经》,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

染着风霜的马车与木铎声趁夜色把这些诗句送到我们的眼前,我们在遥远先人的感情里又幽幽地活过一次,他们布衣上浓重的汗碱味让我们一下刺酸了鼻子。

不要说物质已多么奢侈,当时间沉淀了一切,我们终究渴望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说一些朴素的话,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所有都像麦秸一般真挚。

一册《诗经》,一种血脉相连的痛,使这个普通的冬夜从近百个冬夜里脱颖而出。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斋戒,《诗经》,它本来是铺陈的香火,是清静的素食。沿着《诗经》的水路溯流而上,如同被沿岸庙宇中缭绕的香烟之气深深地抚摸。

(张越摘自陈蔚文的《溯水而上》)

摘抄理由:《诗经》,一条古典的河流,沿岸的我们从它之中汲取水分和营养,在它的水汽里,我们看见美,看见善,看见自己的本心。作者深入描写了冬夜读《诗经》的感受与启迪,表达了对古典的怀念。“我们终究渴望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这一句令我感触颇深,我们与水也终将难舍难分。

摘抄笔记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天以借年,像王勃、济慈这样的人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是难以预料的。但我认为,上天妒良才,文章憎命达。天才何须度天年,对于诗人,短暂的一生已经足够,与其浑浑噩噩度过天年,不如让生命在刀刃上,画出一个悲壮;或者让它迸发天才的极光,照耀瞬间的天空,留下忽然的灿烂,然后稍纵即逝。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人生不过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水上,无论你怎样用心着力,也无论你怎样漫不经心,随着迢迢远去的水流,我们的名字逐渐黯淡,乃至最终消散,化为无形。

生命不论短暂或长久,只愿如夏花般灿烂,如流水般流转。

(刘林艳摘自王绍叶的《把名字写在水上的诗人》)

摘抄理由:千百年来,水还在那个地方,但在水上,我们看见了那么多伟大的灵魂。谁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永恒,无论这个愿望是否真实,我们都应该努力地美好地活下去,作者用淡淡的语言写出生命的流转、命运的无常,光阴的流逝,其中却有振奋鼓舞的力量,无论生命怎样,我们都要自己把握。

上一篇:人生路上的独行者 下一篇:材料作文“差别”导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