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引导主流舆论的创新

时间:2022-10-06 02:28:27

主流媒体引导主流舆论的创新

6月30日,《嘉兴日报》在杭州举办“《嘉兴日报》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研讨会”。浙江省委宣传副部长高海浩,省记协主席马雨农、副主席傅上伦,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日报》《杭州日报》《新闻战线》《新闻记者》等单位的30多名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嘉兴日报》的这一创新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主流媒体强化舆论影响力的创新实践

办好一张报纸必须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嘉兴日报》探索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就是主流媒体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强化舆论影响力的一个创新。

“《嘉兴日报》重视新闻评论工作机制及机构建设,体现了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的历史责任感。”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海浩说,把新闻采访与评论写作结合起来,是对新闻评论工作机制的重要创新,代表着新闻界的一种超越,有效增强了报纸内容的思辨性,对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具有显著作用。

浙江省记协主席马雨农说,《嘉兴日报》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这是明智的选择、创新的举措,可以说是有胆略、有气魄。抓住评论这一旗帜,强调主流语言,形成主导力量,有利于提高报纸的影响力。

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说,嘉兴日报社积极探索将实地采访和评论写作结合起来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是对当前报刊新闻评论工作的改革创新,是将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与有创见性的评论观点融为一体的尝试,是虚与实的结合,有形与无形的结合。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赵晴认为,《嘉兴日报》的评论工作机制走在了全省地市党报的前列, 其在新闻评论工作机制、机构配置、版面设置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创新,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评论与采访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

与会者认为,新闻、评论一实一虚,如同鸟之双翼,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但目前不少媒体往往只注重新闻,而忽视了评论,以致出现一头重一头轻的问题,《嘉兴日报》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实践中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高海浩说,当前采编队伍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作风的贵族化、程式化;二是价值判断的一元化,或代表某一个利益集团,或代表某一边。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必须超越各种利益,这是媒体公信力的关键。从《嘉兴日报》的实践来看,我认为有利于解决这两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涂光晋认为,《嘉兴日报》的尝试提出了一种新的竞争方式,不仅要有事实发现和事实判断,还有独家性的事实发现和媒体的独到判断。从事实信息独家性竞争过渡到观点信息独到性竞争,再过渡到今天的独家性加独到性竞争,使我国媒体言论竞争呈现了一种新的格局,《嘉兴日报》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尝试,这个尝试本身有很强的创新性。

《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林治波认为,强化评论是报纸的生命,是强化报纸生存空间的自觉追求。只有不断强化新闻评论,报纸才能拓展更宽更广的空间,《嘉兴日报》推行“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把评论和采访结合起来非常好,这对提升《嘉兴日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大有好处。

顺应媒体发展规律的竞争策略

《嘉兴日报》建立良性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将更加有利于“生产思想”。这是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中提出的观点。

省记协副主席傅上伦认为,《嘉兴日报》重视评论,致力于党报评论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为我们党报改革提供了新鲜经验。

林治波说,在传媒竞争的新格局下,报纸如何立足,如何发挥优势?我认为,应该挖掘评论的潜力。在各种传媒里,电视和网络的传播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报纸相对而言比较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光解决新闻“是什么”已经没多大作用,必须要解决“为什么”。给读者解释为什么,这就是报纸的优势。《嘉兴日报》重视新闻评论的实践值得肯定。

《新闻实践》总编辑胡冠平说,《嘉兴日报》走在全省尤其是地市报的前列,去年,《嘉兴日报》进行了版式改革,今年又进行新闻评论改革,专门建立了新的评论工作机制,又一次走在全省地级报的前列。

《新闻记者》副主编刘鹏认为,《嘉兴日报》评论工作机制的改革是一个大手笔,顺应媒体竞争的发展趋势,是竞争策略的一次创新,是全国领先的改革举措。

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完善工作机制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思想。要出真知、出思想,就要深入采访,深入思考,在深入采访中获得真知灼见。还要进一步完善“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使其趋于完善和规范,这是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感受。

浙江大学副教授易容认为,《嘉兴日报》推出的嘉兴时评和评论版有很多亮点,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评论版选题的宏观视角和中观、微观现象思考的比例问题;展开思辨议论的当地针对性与表态的全局立场、社会广泛影响结合;是思想精英的启蒙说教化的议论?还是观点争锋、参与讨论的互动意见性信息传播?

《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认为,评论记者做得好,采访要扎实,现在评论记者写的评论对本地新闻的叙述是比较简单,就那么几句话,没有感觉到是深入的采访了。同时要重视“评论记者”对自己的“采访”。“评论记者”要有比较深厚的功底,要有许多新鲜的东西可以挖掘,自己储存的东西不多,就不可能有独到的判断,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作者均系《嘉兴日报》评论记者)

上一篇:“晶禧深圳”:媒企深度互动营销的范本 下一篇:广电报的困局与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