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之油 第18期

时间:2022-10-06 02:26:55

中海油最近与加拿大尼克松公司签署意向协议,购买该公司在多伦多和纽约证券市场发行的全部股份,作价151亿美元,并额外承担31亿美元债务。这个价格,相对7月20日尼克松股票收盘价而言,溢价幅度达61%。这是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交易,也表明中海油已经吸取了2005年并购优尼科失败的教训。购入尼克松公司资产以后,中海油在加拿大西部油砂行业的实力将大大增强,并一跃成为英属北海地区第二大石油生产商。

与另外两家中国国有石油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相比,中海油的规模要小得多。它在承担非商业义务方面的负担也小得多,同时还拥有长达30年与国际石油公司开展合作的经验。正是出于这些原因,使它成了三大中国油企中最专业,最商业化,也最具活力的一家。

中海油最早的海外投资是在印度尼西亚,时间是1990年代中期,那十年投资的重点,一直集中在东南亚。中海油实现海外投资地域多元化的努力并非一帆风顺。2003年,它联合中石化出资购买BG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卡沙干大型油田的股份,却被BG的合作伙伴动用优先购买权拒之门外。两年后,美国国会阻止了中海油购买优尼科公司的要约。尽管经历了这些挫折,中海油还是利用它参与中国最早一批液化天然气工厂的机会,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盛产大陆架天然气的省份取得了立足之地。

2009年以来,中海油充分利用它的现金储备优势,资本成本低廉优势,以及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并购时机,像其他中国国有油企一样,大肆购入海外资产。尽管伊拉克和伊朗是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中国油企投资的重点却是美洲地区。中海油先后买入的资产,分别位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阿拉斯加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但是与最近的尼克松公司并购案关系最为密切的,却是在美国以及加拿大西部地区的非传统油气田项目。中海油先后购入了两处美国页岩气和天然气资产,2010年买入了得克萨斯的鹰滩项目,2011年买入科罗拉多和怀俄明州的尼奥布拉拉项目。2011年,中海油购入加拿大OPTI公司,获得了阿尔伯塔省长湖油砂开采权益,与尼克松公司成为合作伙伴。这一举动,也给中海油提供了理想的位置,可以深入了解尼克松这个潜在并购目标。尼克松公司的规模,相当于中海油的四分之一。它的主要短期价值在北海地区,这里提供了公司油气产量的43%。

中海油启动本次收购进程,比上次试图并购优尼科时小心谨慎了很多。公司不止是与尼克松公司存在合作关系,还花费了大量精力,努力说服加拿大联邦和阿尔伯塔省地方政府。除此以外,本次收购要约,还受益于加拿大总理期待向中国出口更多石油产品的表态。加拿大石油出口量日渐增加,但是在兴建通往墨西哥湾沿岸的基石输油管道方面,美国方面却一直表现得三心二意。加拿大总理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是对此做出的回应。

中海油的并购要约,很可能最终会在加拿大和英国顺利获批,中石化对塔利斯曼北海地区资产并购,估计也会进展顺利,因为这两家公司,都可以为这些产油区带来急需的资本。尽管如此,对于中国公司参于重要自然资源行业的担心,可能会延缓加拿大进行审批的进度。在英国不存在这方面问题,英国当局更关心的,是维持石油产量和提高就业率。

三大主要中国国有油企,很可能都将继续他们在欧美的扩张步伐,尤其是在勘探和开采环节。考虑到中国目前提升国内非传统油气资源产量,以及开采深水油气田的意愿,海外投资的相当一部分,都会专注于技术方面。

上一篇:电商提升流量、转化率的营销策略 下一篇:北影厂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