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厂的黄昏

时间:2022-04-04 04:34:43

北影厂的黄昏

黄昏时分,月上枝头,三个工农兵的形象模糊得只剩剪影,排头兵的手指坚决地指向前方,正巧和月亮撞个正着。这是北影厂大门一景,不过必须要从里面往外走才能看到。从外面看,“趴活儿”的北漂还守在那里,人来人往的景象似乎像过去四十来年一样。

官方说辞里,拆迁后的北影厂将演变成一个城市综合性建筑,名为“某某梦工厂”,里面有五星级电影主题酒店、5A级电影大厦、高端假日广场购物中心,还有顶级豪宅。此外,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的主楼、东楼和西楼三栋建筑,因被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也还将在一片高楼之中觅得一席之地。

“甭管拆不拆完,这里早就只剩下空壳儿了!”北影厂老职工这样说。许多人并不关心北影厂的成败得失,目前的工地围栏上写满各种名人名言,从沾边的贝聿铭,到不沾边的唐诗宋词,包含了上千年的中华文化精髓。在其对面,即为曾经风光了几十年的明清风情街。那里大门紧锁,墙壁上被涂上了经典的圆圈加“拆”字。笔者从紧锁的大门下面爬了进去,里面两只小狗不停地汪汪叫,为那一片凄凉残败的景色留下了些许生动。

透过明清街一个只剩骨架的破窗望去,墙壁上挂着的《霸王别姬》剧照早已褪色。1980年代为了拍《红楼梦》,北影厂专门修建了“荣宁府”,没想到新一版红楼却是为荣宁府送了终。这几年来,明清街和荣宁府都是作为旅游景点来开发。只有当拆迁命令下了后,人们才不用花上几十块钱,就可以参观这两者的最后面貌。

巧合的是,在明清风情街拍摄的最后一部电视剧,便是一部由斯琴高娃、牛莉、刘金山主演的《房战》,2011年才拍摄完。它讲述房地产行业的故事,涉及房屋拆迁、限购、房产中介等。而留在这里的最后一部电影,是8月初拍摄的《辉煌》,讲述一个看门老人面对北影厂即将拆除而留恋不舍的故事。这部微电影抢在明清街清场?前?最后两天赶拍而成,黄色推土机在剧中扮演了道?具。

或许,北影厂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精彩的纪录片。那个写着“为人民服务”的主楼,1952年由苏联专家设计建造,见证了中苏关系的巅峰时期,现在交由一民营影视机构办公;在外国人甫一现身都会被路人围观的1980年代,北影厂里到处贴着统一标识的《末代皇帝》英文指路牌,这见证了中外合拍片拉开序幕。这一切又被房地产商抒写的中外名人名言所取代。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曾说,北影厂作为一个企业已不存在了,但是作为一种制片资源或者说一种精神还是存在,中影集团不会丢掉这块金字招牌。

无论这种精神到底为何物,是否还能适应当今影视业的发展,至少不能轻易将其磨灭。它的精神中到底又有哪些闪光点呢?在此不妨用“梦”来说一说,譬如风华绝代的87版《红楼梦》,譬如每天在门口蹲守的王宝强们。“至少短时间内,大家还是都会来这儿,只要门还在。”一位“北漂”跟笔者说。

走进北影厂,会自动让人进入到一种情境。狭窄的路面,紧闭的旧门,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让人在房价4万元1平米的北三环觉察出一丝幽静,让人感到它与电影艺术有关,与梦想相系。在这个理想的黄昏,正是这样一个机会,迟暮的北影厂让人们回忆起有梦的时刻。

上一篇:北海之油 第18期 下一篇:三星手机搭载网络电视玩转SEM体育娱乐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