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微服私访”

时间:2022-10-05 11:35:34

新华社转发美国媒体报道,捷克首都布拉格市出租车宰客现象非常严重,外地游客怨声载道。市长帕维尔・比姆决定微服私访了解情况。2005年1月的一天,他戴起黑色墨镜,装上一撮假胡须和短髭,和《今日日报》记者一起冒充外地游客,乘一辆出租车,随旅游热线去了布拉格城堡。这一趟,市长大人付的车费竟然是正常价格的6倍!回来的时候情况也大致相同。于是,布拉格市长微服私访连挨“痛宰”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微服私访这个词,在中国出现很早。我见到的最早的记载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中有“齐桓公微服以巡民家”之说。齐桓公元年,是公元前685年,这样推测起来,齐桓公微服私访的事,距今至少有2600多年。微服者,穿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化装成老百姓也。中国古代各种人穿什么衣服各有限制,官员穿便衣上朝,犯“大不敬”之罪;老百姓穿官服,则为僭越。所以,微服私访就成为一个官员平易近人的亲民之举。不过,古人微服以逃难者居多。《孟子・万章上》说,“孔子不悦于鲁卫,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微服而过宋”;《三国志》卷五《武宣卞皇后传》说,“及董卓为乱,太祖(指曹操)微服东出避难”,都是如此。像布拉格市长微服私访大受其窘的事,中国历史上也有。其中最有趣的,莫如秦始皇。

秦始皇微服私访,发生在始皇帝三十一年,即公元前216年。这一年的国家大事,主要是“令民自实田”,就是让老百姓自行申报土地面积。《史记・始皇本纪》说:“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嘉平’。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司马迁这一段记载虽然简略,但是把秦始皇微服私访的时间、地点、前因后果都写了出来,让人可以粗略看出一个大概。

秦始皇怎么忽然心血来潮,决定要微服私访呢?司马迁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先从农历十二月的改名说起。秦始皇喜欢改名。他在统一天下以后,听信一些人的说法,“更名河曰德水”,把黄河改名叫做“德水”。据说这样一改,自己的统治就可以更加巩固。后来他又听到一些说法,把农历十二月改名为“嘉平”。民间原来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秦始皇不准大家再称腊月了,改叫“嘉平”。据说这样一改,能够让自己长生不老。《史记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内纪》:“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盈曾祖父,乃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先是其邑谣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谣歌而问其故,父老俱对‘此仙人之谣歌’,劝帝求长生之术。于是始皇欣然,乃有寻仙之志,因改腊曰‘嘉平’。”茅字初成,是茅盈的曾祖父。可见,秦始皇给腊月改名,是听信了这些“神仙”的蛊惑。改名而外,还给老百姓以赏赐,表达自己对“神仙”的爱慕。“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应该说数目不小,皇恩浩荡。在这种背景之下,他微服私访的用意,恐怕并不在了解民间疾苦。自己已经给老百姓那么多好处,分明就是人间的救世主,怎么还会有民间疾苦呢?他决定私访,我想,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想去亲耳听听老百姓感恩戴德的话,亲眼看看老百姓如何零涕感激他这位明君,过一把微服私访的瘾罢了。

秦始皇微服私访的地点在咸阳。咸阳是首都,全国的首善之区,安全应该不成问题。不料当天晚上在兰池竟然就遇到盗贼。兰池为什么会有盗贼呢?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因为这里是个正在大兴土木的大工地,从各地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不会少。《括地志》说:“兰池陂即古之兰池,在咸阳县界。《秦记》云,‘始皇都长安,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刻石为鲸,长二百丈’,逢盗之处也。”引来渭水水流潺潺,水中还要建筑蓬莱、瀛洲那样的小岛屿,还用石头刻成二百丈长的鲸鱼,兰池之景可谓笑不胜收。一个微服私访的人,却跑到这样一个新开辟的皇家景点来了,一来可见兰池的吸引力,二来也可以看出其微服私访的真意。不料在这里却遇到盗贼,虽然后来让武士杀死了,这件事却真让他“见窘”。

秦始皇当时究竟如何“见窘”,司马迁没有写,给后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司马迁只说此后“关中大索二十日”。秦始皇的微服私访,就以这二十天“严打斗争”宣告结束。

上一篇:取消垄断行业“霸王条款”势在必行 下一篇:用多元文化观探究西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