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时间:2022-10-05 11:21:15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摘 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已成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对财政支出实行“追踪问效”,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有效管理模式。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成立专门机构、注重制度建设,实行绩效预算、建立科学的指标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信息支持系统。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必然性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70年代,随着政府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财政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增多,西方国家开始把财政管理的注意力从单纯的合法性、合规性的审计监督转向了合理性的绩效评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纷纷开展所谓“新公共管理”革命,逐步研究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政绩效评价体系。在这一时期,加强政府开支的绩效管理,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任务,其财政支出评价的重点是评价政府公共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有效性。

我国近年来,随着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增大和公共财政框架的确立,财政管理已进入以财政支出绩效支出管理为重点的新阶段。而事实上,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起步较晚,且缺乏系统性研究,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我国财政改革的客观需要。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可以清楚地对财政支出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判定财政支出规模是否适度以及政策实施效果是否显著,判定各项支出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是否与国家宏观社会经济目标相一致,从而发现问题,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能有效推动各预算单位建立财政资金使用责任制,从而形成自我评价、自我约束与外部评价和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有效管理机制。

二、我国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实施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管理,建立健全财政支出评价标准、运作程序和评价体系,是提高财政支出绩效的有效方式。

1、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加强财政管理职能的要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如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财政部都设立了财政支出评价与分析机构,负责制定评价的制度、标准和方法,组织对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考核,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随着我国财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探索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是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的客观需要。

2、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尽管我国财政收入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财政收支紧张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主要问题是基层财政困难加剧,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资金供求矛盾突出,有些地方甚至连工资也不能保证按时足额发放,严重影响了基层政府职能的正常履行。同时,有些地方重点支出得不到有效保障。

3、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坚持以人为本,以代表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财政支出效果的最高价值标准,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同时,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有关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在“三农”、教育、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就业再就业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公共服务,大力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便统筹兼顾,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全面和谐发展。

三、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政策建议

1、建立绩效预算。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必须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业绩评价为核心的预算模式,它具有权利与责任对待等、激励与约束并重、成本与效益融合、预算与绩效挂钩等特点。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实施考核与评价是建立绩效预算制度的重要环节,绩效预算不仅重视对产出的考核与评价,更重视财政支出安排之前的分析与预测,因此,在实施绩效预算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内控功能,将财政支出的管理关口前移,按照成本―效益的要求,对各项支出进行考核和评价,逐步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具有前瞻性的绩效预算制度。绩效预算的安排取决于各部门的业绩,即业绩越好的单位,越容易获得预算,从而增强政府部门使用预算资金的责任感,促使各部门合理、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

2、加强制度建设。从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实际来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而且要制度化、经常化。我国财政部已经出台了《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和监督部门在项目投资评审、项目执行绩效考评、项目效益分析、项目专项检查等方面制定符合实际的办法和规定,从制度上减少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由于财政资金总是处于不断循环的过程之中,因此,应在财政资金运行的各环节建立动态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3、成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构,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执行主体。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涉及到支出前的预算、资金运用过程中的监督、资金运用后的绩效评价以及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等环节和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财政、统计、审计、人事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因此,应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保证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执行和监督,进一步强化和有效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4、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005年5月,财政部在全面协调部内各司局绩效考评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为全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性文件。那么,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认为:(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同层次的绩效评价主体和绩效评价内容又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将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支出项目归并在同一类别中进行评价以增强相互间的可比性和绩效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2)绩效指标的设计应力争全面、科学、具体、现实、客观。即绩效考核指标要体现财政所关注的各个方面,要系统反映现阶段财政管理中的通用规则,要明确且符合实际情况。指标体系总体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目的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全面性与精简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应在理论上有科学依据,在实践中切实可行。

5、建立绩效报告制度。绩效报告是绩效评价和预算分配之间的纽带,它一方面是对绩效评价工作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对下一年度进行预算分配的依据。绩效报告一般应包括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绩效评价标准以及实际绩效与绩效标准之间的比较,它有利于财政支出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有利于保证公众的民主参与和舆论监督,也有利于公众了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好地对机构管理者进行问责。

6、建立健全信息支持系统。我们应充分借鉴并吸收国外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利用的经验,结合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实践,开展评价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研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支持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科学的应用。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以具备了施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发挥绩效评价工作的效能,更好的,高效的使用有限的财政资金。

参考文献:

[1]李建民.财政支出改革问题探讨[J].财政研究,2004(7).

[2]陆庆平.公共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J].财政研究,2003(4).

上一篇: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的防范研究 下一篇:探讨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