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需从长远视角看发展空间

时间:2022-10-05 11:18:51

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需从长远视角看发展空间

摘要:只有登高才能望远。正确评价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超越一时波动的数据,从历史和长远的视角正确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和成熟,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前所未有,在应对方方面面风险上的信心和经验前所未有。

关键词:产业链;发展趋势;复苏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01\

中国凭借自身不懈努力,已经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赢得了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但就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超越相关的数据波动,仍需从长远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

最近,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形势高度关注。乐观看好中国经济,认为中国经济正实现筑底企稳,呈现积极势头。有人则担心中国经济仍面临“硬着陆”险境。客观地讲,尽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但大量事实和数据说明,中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和空间,并将继续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作出贡献。

国际层面,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已逐渐全面融入世界,不得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当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复苏日趋乏力,经济金融政策信誉和效用不足,无限的度量化宽松政策导致流动性泛滥和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世界经济发展持续低迷。一些国家政治问题倾向上升,短视行为日渐增多,对于新兴大国进行贸易投资保护主义,这不仅有损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其自身经济复苏。

国内层面,当前国内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不小,从而导致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增速减缓较为明显,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要看到,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也是中国政府积极主动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和结果。“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是“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确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数据是7%。在增速放缓的背后,多年来中国政府努力改造和期待中的一些政策目标出现变化,三大产业的比例更趋优化,一些落后资本产能加速淘汰。经济运行蕴含着许多积极的信号,从最新披露的去年9、10月份相关数据表明了中国经济正实现着筑底企稳,第四季度经济形势还会继续往好的方面进行发展。这都表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已经比较明显,正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

对于2013年的经济形势,人民银行和发改委将在最新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从国际、国内两个层次作出应有的总结:从全球经济看,虽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总体看全球经济有可能继续缓慢复苏;国内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强,推动内需增长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在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下,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

对于出口方面,2013年,欧盟、美国和新兴市场经济增速都将有一定程度改善,从而拉动世界经济增速,温和复苏,我国出口环境有所好转。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8.5%左右。

投资上,根据银行预测,2013年投资增速将回升,预计在23.5%左右。有人认为,2013年新一届政府上任将催生新的投资计划与实施,投资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消费方面,2013年消费的名义和实际增速都将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将继续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回升至16%左右,全年消费的实际增速则可能继续回升至12.5%左右。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2013年都将呈现一个回升、增长态势,这些积极因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宏观经济全面复苏的大图景。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认为,“一方面,贷款增长迅速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与今年1月经济的企稳回升,对资金的需求加大有关。”自去年年底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水利、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拉动相关产业政策,使得经济企稳回升,从而导致对贷款的需求不断增大。

只有登高才能望远。正确评价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密切关注一时数据的波动,并且从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视角来正确看待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和成熟,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前所未有,在应对方方面面风险上的信心和经验前所未有。中国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不会出现类似美、欧、日的债务危机和财政悬崖。目前中国正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等产业链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链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进行转移,使得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小康走向富裕。

大量事实和数据证明中国经济发展仍有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中国凭借自身不懈努力,已经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赢得了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截至去年底,世界500强企业有将近480家落户中国,今年上半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开发最多的国家之一,就目前情况而言这依然是深受国际资本青睐的投资热土。美国一位投资者说了句很实在的话:“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最重要的国家是中国,我要让女儿们学中文,将来在中国发展。”

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国际贸易投资的中流砥柱,中国是78个国家的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坚定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支持自由贸易原则,反对各种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全力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这对经济全球化朝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健康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更离不开世界”,一个和平、稳定、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对中国至关重要。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受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需要世界各国继续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中国愿继续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区域性协调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所以,当前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的好时机,大力推进大部制改革,有效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转变职能,优化管理,使管理体制为促进经济发展起更大的推动作用。这正是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从长远视角来看待其发展潜力的所在。

作者简介:邓子华(1989-),男,广东惠东县人,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上一篇:新桥煤矿基层区队安全培训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浅析如何控制钻井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