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外语技能型人才

时间:2022-10-05 09:40:02

在高校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外语技能型人才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是我们国家一直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

国内的就业情况

中国近几年的就业局势总体上稳定,但是中国在就业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今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达到2500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是青年就业者,也就是我们每年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大家非常关注的,去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660万,初次就业率达到78%。虽然比例和前年大体上相当,但是由于人数增加,相应地也增加了20多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了680万,而且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700万左右。从这些数据,我们充分可以看出我国在就业方面的压力有多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为什么会就业难呢?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国家一直重视学历教育,招聘单位在招新员工时,总是要看他们的学历证。学历就是他们找工作的敲门砖,没有高学历证明,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那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这么多年来,各高校都致力于学历教育。而学历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实践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同时高校又不能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这样,高校毕业生有着很高的学历,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却很差,他们更擅长的是纸上谈兵。

第二,大学生对于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还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缺乏主动性。

第三,高校毕业生正因为有着高的学历,他们一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都要求比较高,他们不愿下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而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恰恰需要大量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在这些地方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事实上我国不但存在着就业难现象,我国还存在着招工难的现象。招工难主要体现在技工和一线普工短缺。但是有着高学历的大中院校的学生,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从事这些技工和一线普工的职业,还有一部分学生,就算他们愿意从事,但是他们在专业技能方面和动手能力方面的缺陷,也使得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他们。

大学生要想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他们就要认识到这些问题。他们要知道,有学历,更要有能力,才更具吸引力和就业竞争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党组书记尹蔚民发表讲话说,“要解决好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包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军队退役人员的就业问题;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在大学中开展职业技能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教育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它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延迟就业、缓减就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大中城市中,高级技工供不应求,他们的薪酬比硕士研究生的还高;许多在职人员还纷纷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有关人士说,职业培养已经日益走入人们的生活,在广大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外就业情况

从目前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情况来看,电子、机械操作工、模具工、印刷工、缝纫工、厨师、财会、计算机、文秘等专业和工种颇受欢迎,护士人员近来在国际也越来越热门。但是各个国家的需求也不甚相同。比如在澳大利亚,医学类的工人特别好找工作;在法国则集中于餐饮、皮革、制衣、杂货、食品、珠宝等行业。 从薪酬待遇方面总体来看,境外就业的收入要好于国内。因此从1992年以来,我国境外就业人员总数已达10万人,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及部分太平洋岛国,从事的工种主要为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水产品养殖加工、餐饮、护理、医疗卫生等,到境外工作人数的总量还在逐年递增……

国外就业的成功案例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地处东方第一城佳木斯市。2000年,省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中等职业示范学校,是全国仅有的两家涉外护理人员培养基地之一;全国医护英语考试基地。目前,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已经遍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新加坡、沙特等英语国家,学校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四年突破85%;涉外护理专业学生“雅思”考试成绩突出,出国通过率达到97.8%;德国教学项目三个专业的毕业生被预订到了2012年;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趋之若鹜,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一些学生已经获得了该国家的国籍,拥有了自己汽车和住房。6月14、15号,新加坡医院集团领导来到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招聘学生11名,这些毕业生在新加坡将拿到折合人民币8000元以上的月薪,在取得新加坡注册护士资格后,便可获得新加坡国籍,成为新加坡的公民,享受新加坡优厚的社会福利保障。实现了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送出一名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出国,致富一个贫困落后家庭”的办学目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学生提高就业力,首先就应该增强自身的能力,不仅要有高学历,还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和动力能手,更重要的还要懂外语。高校毕业生在学校虽然也学习外语,但是公共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在外资企业,走出国门就业的需求。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们只盯住国内的就业市场,相互竞争,就不如走出国门,去挣外块。我们应该有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那校的魄力,也实现 “送一名学生出国,致富一个贫困落后家庭”。人民富了,国家则更强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应致力成为具有国际水准、懂专业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从事职业技能培训教学的人员,在注重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外语技能的培养。

上一篇:浅谈大众文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下一篇:试论文化自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