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5 09:22:04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方法 将9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口服拜阿司匹林片300mg/d及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以及基础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尿激酶20万U+NS 100ml静滴,2次/d,连用5d;对照组45例,血栓通300mg+NS 250ml静滴,1次/d,共14d。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关键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尿激酶

国内用尿激酶来进行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已得到肯定的效疗[1]。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2013年7月随机收住的90例符合诊断的患者分成两组,各组均为45例,治疗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45.6~77.8岁,平均(61.3±3.8)岁;对照组45例,男32岁,女13例,年龄47.7~76.6岁,平均(63.1±2.3)岁。两组间发病时间、年龄、伴发疾病、既往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治疗组 采用尿激酶20万U+NS 100ml静滴,2次/d,连5d。

1.2.2对照组 血栓通300mg+NS 250ml静滴,1次/d,共14d。

1.3病例入选标准 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②头颅CT或MRI排除有脑出血;③发病6~48h;病情呈进行性加重;④发病年龄

1.4排除标准 ①昏迷患者或大范围脑梗死者;②近期有消化道出血或其他系统出血倾向者;③血小板180mmHg,舒张压>110mmHg。

治疗期间两组根据基础疾病,患者均口服拜阿司匹林片300mg/d及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以及基础治疗。酌情给予降压、调控血糖、脱水、神经营养药以及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单元监护等措施。实验室检查血、尿、粪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及凝血功能测定等以监护指导治疗[2]。

2 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3]。治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可以自理,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主要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21分以上,病残程度1~3级;好转: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功能缺损评减少8~20分;无效:指用药前后无明显好转,功能评分减少不足8分或增加者;死亡。

2.2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72.23%、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好转)92.2%;对照组显效率38.46%,总有效率70.65%,治疗组治疗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3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心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变化。尿激酶组可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治疗前(3.69±0.73)g/L,治疗后7d(2.98±0.64)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典型起病方式之一,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h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即开始时只表现闭塞血管内部的部分症状,其后趋于完全,其特点是可以双向发展。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内有侧支循环存在,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液恢复,损伤仍为可逆。进展性脑卒中发病初闭塞不完全,只表现部分症状,随着闭塞进一步发展,破坏了缺血半暗带的侧支循环,使闭塞脑动脉范围扩大,存活于半暗带内的神经元坏死,则症状即呈阶梯式加重。尿激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分解纤维蛋白,溶解血栓,是阻止脑梗死进展的有效方法。研究表明: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其近期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既提高疗效又不增加危险性,适用于病程稍长及症状较轻病例。可能部分或全部溶解血栓,阻止血栓进展及降低再梗死发生率,疗效显著,且应用范围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振东,李壮丰,林婵兰,等.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8):494-495.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79.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编辑/哈涛

上一篇: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4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2007~民乐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