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甸学堂,书与服饰

时间:2022-10-05 09:18:32

厂甸学堂,书与服饰

老北京南城的厂甸原是元、明烧制琉璃瓦官窑前的一片空地,明嘉靖年间窑废熄火后建街取名东、西琉璃厂。1917年又建海王公园――名为“公园”,实为经营书画古玩的院落;1952年整合为海王中国书店,专营古旧书刊。厂甸泛指琉璃厂一带,早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元宵节,年货摊贩云集,游人如过江之鲫,热闹非凡,老北京人俗称“逛厂甸”。

然而热闹过后,回归平和的厂甸却蕴藉着更为深厚的人文景观。

学堂与文化产业

少年求学没离开过老北京厂甸。小学入读东琉璃厂沙土园胡同内的汇文五小(后改名为沙土园小学);沙土园,应为烧制琉璃瓦存储沙土原料的场所吧。中学就读北京师大附中,即成立于清光绪廿七年的“五城学堂”,1923年改为现名,新中国成立后主席重题校名。我们的校友学长有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中国现代声学开创者马大猷等二十多位中科院院士,还有经济学家于光远,哲学家张岱年,剧作家、翻译家李健吾,音乐家、指挥家李德伦……校友同学中有元帅的孙儿、刘少奇主席的小女。还有现仍活跃在央视荧屏的军事评论家尹卓将军、活跃于戏剧舞台的娄乃鸣导演。

那时的课业负担没有现在重,同学们反而学得很活,轻轻松松成绩也不差,我想得益于丰富的课外活动与阅读吧。课外活动有航模飞机、矿石收音机小组;操场更是一派活跃景象,篮球、排球、垒球、乒乓、田径,同学们各得其所。放学回家的路上还要流连于厂甸,常逛的是街口的海王中国书店,室内堆山塞海,弥漫着纸张发霉的气味;翻看书页泛黄的旧书,有时也买上几本,《千家诗》才2角钱一册,品相好的线装书《古文观止》也只售4元。渴了饿了就到街边的“豆汁张”喝上一碗酸香的豆汁,吃上两只酥脆的焦圈。“豆汁张”的后身儿是前店后场、墨香常飘的“一得阁墨汁”店,我们临帖练毛笔字用的就是这家的墨汁。

西琉璃厂有三百年老店荣宝斋,我见过的“荣宝斋”大字匾额先后换过三次:最早是清同治状元陆润庠所题,书法温柔敦厚;后换作郭沫若所题,字迹飘逸潇洒;一度悬挂过“康生左手”题字,无知少识的我一度纳闷,左手挥毫,他不是左撇子吧?荣宝斋经营古今字画、碑帖,销售宣纸、湖笔、徽墨和端砚。店内可见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大师的真迹。到这条街上淘善本书籍、字画的人很多,老北京学人多着中山装,袋口插着支自来水笔;或是对襟短褂布鞋,夏景天手摇纸扇。

东琉璃厂则以经营古董文玩、金石篆刻的小店为多,销售兼营收购。百年老店有邃雅斋、博古斋,与博古斋毗邻的是信远斋,早年给清宫运送酸梅汤。有时见到前朝遗老没落旗人,他们冬日棉袍,夏日油黑香云纱对襟短褂,捧着卷轴字画,或是宣德炉、斗彩瓷瓶,那是到这里来换钱花的。

总之,北京的厂甸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的窗口,又是京华文化产业的集聚腹地。

比较文化一瞥

厂甸还是中外文化艺术交融、碰撞的平台。除上面所说的着汉服、中山装的国人之外,也常见西装革履金发碧眼的欧洲人、缠着厚重头巾蓄络腮胡子的印度人,还有不穿和服也认得出来的精明的日本人。

徜徉于琉璃厂街头,眼观中外游客学人,浏览古旧书籍,时间长了,见得多了,不免生发些胡思乱想;比如棉布大褂与笔挺的西服、线装书与精装的硬皮书,两者之间在视觉艺术上的区别比较,琢磨起来还真有点意思。

书籍装潢与服饰,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相关性。下以男装为例,探析二者的相关性。

男士的服装当下有三种选项:正装(西服、中山服都可归在正装之列)、汉装(也有称“唐装”的),最多是各式夹克衫。

百多年前,西风东渐,舶来了西人西装,还有作为文化载体之书籍。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西服正装与西方的硬皮书共同点都是棱线分明、整体挺括,端庄而华丽。与之对照的中国传统服饰汉装,则与汉字线装书一样:面料松软、朴素而随和,连扣襻都是用绸布条缕手工编结的(过往家中的三姑六婆都会的,现今已没几人会此手艺,代之以流水线工业生产的硬塑胶纽扣);而线装书的书脊以粗棉线连缀,又多么像对襟布衣上的扣襻。

精装烫金硬皮书外观硬朗厚重、金碧辉煌,但拿在手里很累,那是要正襟危坐的;线装书则外形随和柔软,近代如明清版的经史子集,虽卷轶浩繁,然分订为若干小册,仍是薄薄的,学人或坐或卧,侧身手握均可,阅后装匣上架很是方便,老祖宗想得周到。“夹克衫”介于正装与汉装之间,像是市面上畅销的大众平装本。

中山装吸取了西装突出曲线造型的优点,糅入了方便工作的设计,是本土化的正装。西服、中山等“正装”,出席正式场合绝对必需,庄重而具仪式感,但穿着却并不舒适。“夹克衫”没那么多规矩,穿着舒适又适应各种场合;隆重场合不失礼,日常出行会客也不至于鹤立鸡群。

值得一提的是“汉装”,原本是最接地气的,上世纪中叶一度消失,世纪末再次出现时已不似前朝,摇身一变闪亮登场后的“汉装”,镂金绣银、福寿字满身,实际上出演了时尚的角色。小老板、大艺术家,茶楼会客、电视采访,凸显出个性,要的是一个“范”儿。而北京胡同里的老街坊邻居们虽然也穿,但那多限于婚庆佳节,露那么一小手儿。

着装如人,这人的气质不是靠外在装饰出来的,是自幼环境熏陶、个人历练的自然体现。升斗小民衣食无忧,然毕竟区别于政经大鳄、影视明星,故大可不必追风赶时髦。在下主张:衣饰以简洁、大方、舒适为上,又适合个人所处的社会位置;整体感觉是衣与人融合为一,透出朴素、亲和与教养。过于随意,有失礼节;刻意饬,又耗时伤神,都不可取。

捎带说一下女装和鞋子,欧式女裙裁剪与裙撑凸显出女性形体的起伏与曲线,但行走不便;中国的绸裙、蓝印花布裙舒适利落,劳作与行走自如。西方的皮鞋造型优雅高贵,中国圆口布鞋松软舒适。两相对比,再次印证了欧、中在服饰与书籍装帧风格上,存在着相关性,并体现出东西方在文化与审美方面的差异。

厂甸啊厂甸,所见所闻给我留下的记忆碎片与思考甚多。

上一篇:爱情,一个偏方 下一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