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喜欢记者 但请不要和法律做敌人

时间:2022-10-05 08:53:56

可以不喜欢记者 但请不要和法律做敌人

就在爆出新快报记者被长沙警方跨省拘捕的当天,我正在国家行政学院培训央企的老总们如何与媒体沟通巧得很,跨省抓记者事件中涉及的“报警方”长沙,此前也是国企,就算改制,现在也依然有不少当地的国资股份。在外界眼中,算是背景深厚。

课间交流,我问其中的一位老总学员对此事中企业一方的看法,对方说首先要“依法依规”,其次要“懂得理解”,最后是“尤其慎重”。这话需要翻译,我理解的是:第一,企业的“报警”行为必须合法;第二,要知道媒体本身就有舆论监督的属性,不能认为记者就是故意找事;第三,面对新闻媒体这样的舆论平台,任何“悍然”举动都要慎重,不要让自己成为新闻当事人。

如果我的理解确实是他本意,那么这位老总学员可以不用参加培训了。

作为同行,我当然支持《新快报》,并要求实事求是,维护司法公正此时别扯什么平衡立场,记者站在记者权益这边,好比中国政府当然要维护中国利益,到哪儿都是天理。

此事在法理上的是非曲直,同行们早已说清。这里想说的是对这些年记者“涉案”趋势的个人观感。

企业和媒体交恶在过去时有耳闻。最早的时候,企业的惯常手段是把认为损害了自己名誉的媒体告上法庭

虽然相关的法律定性因模糊而饱受诟病,但这毕竟是最公平的渠道,双方都能接受。如果媒体败诉,大多是单位赔偿损失、声明道歉,与记者个人无关。

随后,开始出现企业故意设套:事先报警,约记者见面塞钱,警察出现,以敲诈名义拘捕记者;同时,各地也出现了将记者定性为“国家公职人员”,并以判处重刑前者毕竟是有“现行”,应该依法处理;后者的定性与量刑则颇具争议媒体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记者算不算“国家公职人员”,采访是不是“国家公务活动”,都有争议。

主管部门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2010年记者节前夕,当时的新闻出版总署举行记者节座谈会,主旨是记者维权,我在会上表达了上述观点,相关主管官员私下对这种认定也认为需要商榷。至少我不能理解的是,记者“受贿”十几万,为什么比贪官贪上千万的量刑还重?

而在更大的背景上,鉴于新闻媒体对某些政法部门监督多年,互有交恶,这类量刑更需慎重要命的是,这些判决,有时一个县级法院就定了,我很怀疑其背后的地方立场。但无论如何,哪怕是,也是检察院对记者进行,一般不涉及警方。以“损害商业信誉”的罪名,警察直接动手抓记者而不是企业与报社对簿公堂,实在罕见。所以新快报记者被拘事件,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记协都迅速表态在我目力所及范围,这十年中有关记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从业界到官方,这是姿态最统一的一次,绝对值得赞许。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2008年,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因为《法制日报》下属的《法人》杂志记者报道了该县的负面新闻,悍然派属下公安赴京拘传记者,引发舆论哗然。

随后在媒体的一致报道下,当地以“法制意识淡薄”为名责令这位县委书记“引咎辞职”。没想到此次媒体特别有心,两个月后专门查了下,发现张志国居然还没辞职张迅速去职。

又过了大半年,媒体发现,张志国“复出”担任某临时办公室副总指挥。显然当地政府没想到媒体如此念念不忘副总指挥也没了。又过了两年,还有媒体在关注张志国,不过报道中说的是“仍然赋闲在家”。

我想说的是:哪怕媒体再弱势,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以跌破底线的众怒,是犯不得的。

上一篇:我有保镖资格证 下一篇:浅谈如何构建“百家争鸣”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