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时间:2022-10-05 07:13:51

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

【走近主题】

郭沫若先生在《天上的街市》的开头写道:“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些诗句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二者的共同特点是“无数”和“明亮”。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这样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营造了一个充满幻想、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可见,运用联想可以丰富写作内容,开拓意境,显示创意。如果同学们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会使文章思路开阔,内容不落窠臼。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运用联想,使写作内容丰富起来,并且让文章意蕴更深一层。

【实践活动】

根据此次活动的目的,和同学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深入探讨:

第一步:明确概念,掌握方法。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它一般有以下方式:由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如朱自清在《春》中由桃树、梨树、杏树的花想到了秋天的果实;由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的类似联想,如韩愈的《马说》,由千里马被埋没,联想到人才的被埋没;由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如《白杨礼赞》中由对白杨的赞美到对楠木的鄙视等等;由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如《天上的街市》中由天上有街市进而联想到街市上的物品以及人的活动。

第二步:运用方法,积累素材。在活动中,以“水”作为联想对象,同学们运用以上方法展开了联想:

A.运用接近联想――由《听潮》中的海水想到《满井游记》中的井水、《小石潭记》中的潭水、《观潮》中的潮水等。

B.运用类似联想――由“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想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治水要善疏”联想到“治人要善导”等。

C.运用对比联想――死水与活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危害于人类等。

D.运用因果联想――百川归大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等。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老师发现了同学们许多好的发言,现整理如下:

1.由“树根”深埋于地下,为树干的笔直、枝叶的繁茂所做出的奉献,可以联想到为祖国建设做基石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还可以联想到默默关爱你的父母、呕心沥血的师长,甚至人类的母亲――地球……

2.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联想到小草的优势不多;从“无人知道”,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从“从不寂寞,从不烦恼”,联想到小草的不汲汲于个人得失;从“牧马群嘶边草绿”,草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

第三步:激活思维,咏物抒怀。这一环节就是根据大家合作交流的成果,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事物,写出彰显个性的片断、文章来。

在实践活动中,很多学生写出了非常精彩的片断,摘录几则,供大家参考。

1.又是一个秋天,我来到院子里,看见橘树上挂着两三个橘子。我真为这两三个橘子担忧。果然,它们被秋风吹落了下来。我感到非常难过,为什么秋风要把它们吹落呢?三五年过去了,又是丰收的季节。再去瞧瞧那橘树,树上居然挂了不少橘子,我看到黄色的橘皮里渗着红色,我小心地摘下一个来,剥开,掰一瓣放在嘴里,甜甜的、涩涩的。橘子红了,它历经磨难,饱尝风雨,终于成熟了,丰收了;它执著,坚强,对生命充满了热情。看着它,我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是它激励我越过了生命中一个又一个坎坷、挫折,什么时候,我生命的“橘子”会红呢?

2.“雯雯,你得掌握好钥匙啊!”参加完家长会的父亲忽然对我说。“这不,正被我牢牢地握在手心里呢!”我晃晃手中的一大串钥匙,不无得意地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才是真正的钥匙啊!”老爸语调深沉,让人感到是那样的语重心长。一语惊醒梦中人,握着手中的钥匙,我暗自思忖,知识才是钥匙――一把万能的钥匙。碰到任何问题,运用科学知识才能迎刃而解。知识能让千年古尸说话,知识能让人类踏上月球,知识能让人破译人类基因的密码……知识才是钥匙,为了获得这把神圣的、梦寐以求的钥匙,我正努力奋斗着……

【教师指导】

怎样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纵横联想,意蕴丰富。联想要丰富,就是要把事物融入广袤的时空之中。即将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聚合于视野之中,把在不同位置上的同一类事物链接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仅如此,我们要想把抽象的情感、思想具体外化为客观事物,还要探究其“形似”,通过联想和暗示,着意追求“神似”。因此,我们不妨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侧面烘托、联想和暗示,巧妙地完成“形似”向“神似”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在独具创意的联想之中,让文章的意蕴丰富起来。

二、工笔描绘,抒发真情。状物言情,一定要做到描摹精彩,情景交融。如何达到此种境界呢?首先要调动“五觉”,通过细心体验,获得对景物的形态、色泽、声音、质地、气味等明确具体的感受,然后精雕细琢,以一幅立体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是讲究方法。状物之时,不妨按远近高低、四方中央、早晚四季、内外表里等不同的观察顺序来进行写作,还可采用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虚实结合等方法丰富内容。再者就是要把自我情感融入于事物之中,达到“物中有我”之境,让笔下之景充满灵性。

三、丰富积累,展示才情。刘勰说过:“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可见,丰富的联想来源于同学们深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同学们唯有积累丰富,才能睹物生情,浮想联翩。此外,大家可运用夸张、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进行生动地描写,以准确的语言展现“物”的情态、人的个性,以此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并且可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的语言灵动多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文章活力无限,美不胜收!

【佳作示范一】

仙人掌

曹伟云

我见过许多种花:笑容可掬的桃花,傲雪怒放的梅花,富贵耀眼的牡丹,温文尔雅的月季,以及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然而我对仙人掌更有感情,而且是那样的执著,那样的热烈。

那是一个早上,我一醒来就闻到一股幽幽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问:“妈,茉莉花开了吗?”“不,是仙人掌开花了。”仙人掌也开花?我急忙穿好衣服,奔上阳台,一看,真的耶,仙人掌开花了!在形如手掌大小的肉叶坳口间,一枝枝娇嫩的花蕾正在微微颤动,筒裙似的花托,拢不住丰润的白玉般的花苞,裂开了一条条白缝,雪白的花瓣片片绽开,成束的黄色花蕊探了出来,中间柱状的白芯高高翘起……一夜之间,这葱葱郁郁的仙人掌上缀满了花朵,悄悄散发着清香。“真美呀!”站在我身边的妹妹赞叹道。她的话,使我深思,不禁吟诵起冰心的诗句: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听说,仙人掌的故乡在墨西哥的沙漠。在远古时代,那儿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仙人掌和其他植物一样都无忧无虑地生长着。后来,地球的气候剧变,仙人掌故乡的雨水愈来愈少,最后竟成了干旱的沙漠。许多美丽的花都悲哀而无奈地消失了;而仙人掌不但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还深深地扎根在那不毛之地,成为召唤生命的勇士。它在同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它那像水缸一样能贮藏水分的肉质的茎,尖尖的针状叶不就是它顽强品格的明证吗?然而谁又知道它曾在抗争中洒下多少牺牲的血泪,才开出这样明艳的花朵呀!

仙人掌在奋斗中不断完善自我的精神,给我以生命的启示和意志的激励。它在夜深人静时悄悄开放,没有在人前炫耀之意,更不会与其他花儿们争妍斗艳。它只是为了那为期不长的绽放,迸发出全部的力量;它送出的缕缕清香,赶走了人们一天的疲劳。

它有莲花般纯洁的心灵,有白杨般质朴的性格,有枫叶般火红的热情,也有松柏般刚毅的精神,而且它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一片茎块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我爱仙人掌,所以我赞美这四季常青的植物!

点评:

本文的亮点是插叙了仙人掌的来历,引用了冰心的诗句。这使文章内容丰满起来,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作者在纵横联想之中,拓展了文章的内容,为热情讴歌仙人掌的高贵品质作出了有力的铺垫,并且在文中对其开花的情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对仙人掌精神的描写,让人对仙人掌不禁顿生敬意!

【佳作示范二】

青苔赞

周丹

在大自然庞大的绿色家族中,我曾赞叹过山茶的娇艳,沉醉于玫瑰的馥郁;曾为兰的气质所倾倒,被竹的气节所折服;我爱古柏的苍劲,也爱野草的顽强。而我最喜爱的却是那既无婷婷秀体,亦无艳色浓香,在峭壁悬崖、山间小径、隐匿角落无所不至的青苔。

一提起它,人们马上就会想到那一片片可怜的绿色,可是人们没有真正地认识它。它是那样的热爱生命。顽强的小草尚需一点薄土,而青苔除了几滴雨水,甚至没有再奢求一丝阳光,但它却永远活得那么旺盛!

一场新雨过后,只要有一个绿色生命萌发,紧接着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成千上万个。一抹抹青苔紧挨在一起,就织成了一片绿色,自豪地宣告着它们的存在。

青苔不会开花,甚至一朵小小的花;青苔不会结果,甚至一颗小小的果。它几乎被人们忘却,但它并未轻视自己的力量。它默默地、执著地奋斗着,用自己整个绿色的生命装点着块块岩石。

沃土和阳光,可以长出奇花异草,但在一块块岩石之上,除了青苔,又有谁能留下生命的绿色,开拓出茵茵的一小块“绿洲”呢?!

啊,朋友。在你的人生之路上,请多想想那岩石之上的、蓬勃的、充满生机的青苔!

点评:

文章用对比联想,把青苔同山茶、玫瑰、兰、竹、古柏、野草作对比。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赞扬了青苔热爱生命,在艰苦环境中执著奋斗的精神,给人以启迪。本文用词典雅,善于铺排,卒章显志,表现了作者较为成熟的写作技巧。

上一篇:隐藏在钱币中的爱 下一篇:韵味无穷话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