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05 06:41:27

浅议如何建立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其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仍为主要场地。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要体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那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意味着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更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其意义所在,更深入的讨论优化其实施的方案,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改其苦学、厌学的态度为乐学、想学,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到提高,才更符合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简单说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有效的。

“有效”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有效果,有效教学就是指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能力知识上有进步、有发展,思想思维上有提高、有升华。如果学生没有任何提高,或者提高很小,就算教师教得再辛苦,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是无效的;反之,学生进步大,有成效,就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提高是教学有无效益的惟一指标。如何才能建立高效课堂?

1.建立明确的导学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教材上新知识的80%可由学生自学获得。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节省课堂时间,集中精力突破难点,同时,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明确的导学方案,有利于指导学生有效地自学。通过自学,让学生明确本节核心内容有哪些,应学会哪些内容,掌握基本知识 和基本技能,让学生从学案中体会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学案给予学生完整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在课前预习,可节省课内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攻克重难点。 通过基础练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存在问题。上课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高效的学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实现的,脱离具体情景的学习往往导致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也可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运用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中可以将与新知识相关的背景材料,以信息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这些材料的影响下,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加以引导,起到为学生导航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显示出许多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通过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等等。

3.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注重课后作业的自主设计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形式。任何时期的教学工作,都离不开“布置作业”这个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发挥作业的功效?这就需要教师以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设计出学生感兴趣、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较为准确、真实的教学反馈信息,增进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交流,这些无疑都会对化学教学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改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高效课堂的落实方法就是要抓住群学、对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学习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定位准确。课堂的高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前途服务的,学习不只是为了高考分数,而在于科学技能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提高,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态度的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更注重的是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激发。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议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精细分工让听课活动更加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