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实施的建议

时间:2022-10-05 04:58:01

关于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实施的建议

【摘要】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为艺术教师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和新的挑战。艺术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它的功能在于发掘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情感的体验,健全学生人格,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成为智慧的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特质和人文精神,发挥艺术教育的辅德益智功能。为了更好的开展艺术教学,教师必须不断拓展专业基础,博学多才、多才多艺,使自己能熟练驾驭课堂。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修养;人文素质;艺术教师责任与素养

艺术教育是指以艺术为媒介的教育活动,它不同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强调落实为艺术教育的效应,它是艺术学与教育学渗透融合的结果,它的审美效应应当落实在个人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上,使个体素质走向全面协调而自由的发展。

艺术教育是通过什么形式贯穿于教育当中的呢?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将艺术教育融于音乐、美术等单科课程中。而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应当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因此,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是一种新的形式――艺术综合课,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方面结合在一起,通过对不同门类艺术的区别与联系给学生创造一种发展的、多维的审美情感环境,以培养学生的自身审美素质。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越了传递知识的界限,升华为培养人。

高校艺术课程具有以下特征:兼容性、多元性、趣味性等。因此,要以完善的形式体现艺术教育的作用,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 强调发挥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同时也要强调发挥艺术教育的辅砸嬷枪δ

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是不要发挥艺术教育的辅砸嬷枪δ堋G∏∠喾,而是客观的、科学的肯定了它的辅砸嬷枪δ堋R帐踅逃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发挥的这一方面的作用,也就是说,艺术教育的辅砸嬷枪δ苁巧竺拦δ艿谋厝徊物,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也同样是在强调其辅砸嬷枪δ堋

二、 强调优化教学过程的同时考虑教学结果

艺术教学如果过分或片面的强调教学结果,势必会使教学过程过于拘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想象力等都将受到影响。事实上,也只有经历了赏心悦目的活动过程才会有令人愉快的结果。比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利用多媒体给出纤夫拉纤的画面,同时播放《伏尔加船夫曲》,骄阳似火、暑气蒸人,一群穿着破衣烂裳的纤夫沿着伏尔加河滚烫的沙滩,拖着疲惫而吃力的脚步在沉重的拉纤。画面中有坚忍的领头人,有悲愤不平的青年,有任凭命运折磨的老人……当一曲《伏尔加船夫曲》结束时,同学们通过画面与音乐的结合,理解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表达的意境。所以学生对艺术的体验就是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获得的审美体验就是艺术教学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结果。

三、 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手同时抓

课外艺术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要具有弹性,尽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像课堂教学一样,课外艺术活动也不能成为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场所,而是应该在保护并不断提高学生艺术兴趣的前提下来进行适当的艺术知识技能的训练。总之,课外艺术活动与课堂教学要形成一股合力。

比如艺术教师在课外艺术活动中可组织学生排练音乐剧。音乐剧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对其它艺术门类的“高度综合性”,为大学生广泛了解各个艺术门类提供学习动机和热情。“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为音乐剧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世界上大多数艺术品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服装设计、摄影等,其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深为学生喜爱。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他们健全人格的目的。

四、艺术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自身素养

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是一门新兴课程,对现有的艺术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创造性的广阔空间,一个更有意义的领域。为了更好的开展艺术教学,教师必须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艺术教师是艺术课程、艺术教材的验证者。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当从本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调整、加工、整合,使之变成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可以亲身感受的人文知识。高校艺术课程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大艺术门类,那么它就对教师提出了“全才”的要求。因此,本来担任音乐教学或美术教学的老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求掌握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知识技能,也要求对其它相关学科如文学、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了解,更要求学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在备课教学中不局限于自己的学科,而应考虑多种艺术学科的连结和融合,给学生丰富的艺术感知。在课案设计和研究备课过程中可使用个体备课、个体研究与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相结合,也可使用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沟通。

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面对全新的发展机遇,艺术教师还应具有反思意识和能力,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学会进行课堂教学记录,积极撰写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有效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现状,客观的评价学生。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探讨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可以说,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使现有的艺术教师处于“逆水行舟”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有的艺术教师应尽早从单科教学中转变过来,超越自我,与艺术课程一路同行,共同成长。总之,针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内容,艺术教师应了解和把握艺术教育的理念,熟悉艺术教育的内容,充实和挑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并适当对教材进行选编、收集、整理和制作。

的确,在艺术教育不受重视的今天,强调确立艺术教育的应有地位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因为,没有地位一切都无从谈起。但是为艺术教育争地位光靠口头呼吁、文字宣传、理论探讨还远远不够,应同时从两方面着手工作:一方面,客观科学的宣传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要人为地夸大艺术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扎扎实实的提高艺术教育的自身水平,真正为素质教育做点实事,让事实说话,也许对确立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更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的实施,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土壤,艺术教育的目的也通过艺术课程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并更趋完善。让我们一起步入艺术创造的奇妙世界,感受艺术的神奇魅力吧!

上一篇:原型批判评价达尔.本德伦――一位南方受难的耶... 下一篇:电视媒体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