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时间:2022-10-05 04:32:55

让“微课”走进信息技术课堂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作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堂,教育部规定信息技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恰巧建立在小学和高中的信息技术学科之间,显得更为重要。

一、为什么要让“微课”进入信息技术教学

早期的计算机教育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定期到微机室练习,现阶段的计算机教育进行的是讲练结合,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教学和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据调查发现,学生在网络课堂中的集中注意力时间也就10分钟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每位信息技术老师的责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解决“鱼”和“渔”的问题,通过“微课”教育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教学一般是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结构完整,是一节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消化的课堂。“微课”教学过程一般是5分钟,让学生在五分钟里完成一次学习,经历一次思考。

二、如何让“微课”进入信息技术教学

“微课”一般由声音、文字、图片三部分组成,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

1.精选教学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知识,制作“微课”视频,会使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设计应用文档”的教学中,每个知识点的连接时间间隔太大,无形中相当于分割了知识点,破坏了整个知识体系,阻断学生对整个软件的理解。“微课”就能弥补这类弊端,我们可以把每一个知识点做成一个“微课”,也可以将整章的内容缩减精讲,还可以就每个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加以制作。例如,在Photoshop章节的学习中,能够完成学生抠图任务的工具就有“选框工具”、“磁性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一般老师都是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来讲授,但是这样做课堂容量比较大,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少,教师可以把三个知识点做成三节“微课”,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直接登录“微课网”自己观看教学视频,并完成练习作业,遇到操作困难的时候,可以再次观看视频,自己解决问题。

2.通过五分钟完成碎片化教学。可以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V6.0.2汉化版,包括屏幕录制软件+PPT。例如,“如何在‘word’中查找相关命令”一节,先做好录制前期准备,录制后,直接显示主题,基本方法―――显示“菜单栏”中的一个菜单;工具法―――显示工具栏;右键操作法―――选择部分内容击右键;快捷键―――目前不建议同学使用。在出现文字的同时,配上必要的讲解。然后通过给文章中的某一段落分栏来分别介绍每种方法的使用,在视频中介绍第一种方法的时候详细的展开每一个菜单中的各种命令,加深学生的印象。

3.将微课上传到网站,供学生自由下载。录制完成后,对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最后上传到我们的“微课网”,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观看学习,同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所有的软件教学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操作中遇到不知道所需要的操作命令在哪里的时候,可以随时打开本节“微课”来复习巩固。这样不仅解决了部分学生学习上的难题,还提高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

三、“微课”进入信息技术教学的结果

通过三步走,微课魅力就得到诠释:第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关注度,让学生们想学、爱学并且有学习的成就感。第二,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程度好的同学可以去探索学习更深一步的内容,程度一般的同学可以熟练掌握我们本节课的知识点,稍差一点的同学可以做到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了解,并大体能够完成本节课的操作要求。教学目标被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每一个微课,每一个学生的碎片化教学,我们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由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通过“微课”的引领,我们的教学变得简单方便,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衰减变少,通过一个个的“5分钟”,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充满了“1+1>2”的效应,通过“微课”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各课堂要效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身心进行全面发展。让我们通过“微课”的教学真正做到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上一篇:刍议如何加强初中英语课堂听力训练 下一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