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05 04:12:42

桥梁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城市化道路的不断发展, 在城市中各种跨线桥、高架桥、景观桥越来越多, 桥梁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桥梁除了满通要求, 更应成为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目前钢筋混凝土仍是桥梁工程的主要建筑用材料, 特别是在桥梁的下部构造。文中介绍了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墩身 混凝土外观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 对于混凝土工程的内在质量, 人们一直都很重视, 且有一套成熟的质量控制措施。而对于外观质量, 人们很少重视, 没有相关的质量控制理论, 实践经验也很少。但混凝土外露面的观感效果也是体现施工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 观念的更新, 人们对混凝土工程的外在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目前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型建筑工程, 已把混凝土外观质量作为优质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 施工准备阶段。 墩身施工前, 对承台顶面墩身范围进行凿毛处理, 并以高压水枪冲洗干净。模板底部整平处理。测出立模周边线的高程, 以高标号砂浆进行找平。 施工前, 应做原材料的送检和混凝土的试配工作。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

1.混凝土质量控制

(1)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首先应选择同一产地、同一品质、同一颜色的水泥、砂、碎石和外加剂, 并且同一单位工程尽可能采用同一批原材料。原材料应干净无杂质,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原材料不完全相同而造成混凝土外观颜色不一致或斑点。随时检查水泥的储存条件, 确保干燥、通风、防风雨、防潮湿。禁止施工队伍使用过期或被雨淋而结块的水泥, 因为它不仅会影响混凝土强度, 而且会使浇筑的混凝土有深色斑点, 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细集料宜选用中砂且大致均匀, 这样有利于混凝土密实光洁, 严禁使用山砂或深颜色的河砂, 同时应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 随时对进场砂进行筛分, 检测杂质含量不能超规范要求。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级配, 且压实度、含泥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2)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好坏对混凝土结构物的观感效果影响极大, 必须精心设计。合理选用水泥标号, 使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控制在13~20 之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按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 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必要时可掺外加剂等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增加混凝土密实度和光洁度, 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坍落度, 以免脱模后气泡较多。

(3) 混凝土拌和混凝土拌和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须根据砂、碎石的含水率随时调整施工水灰比, 以保持砂的良好和易性,减少水泡气孔的形成。搅拌时间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在1.5 分钟左右, 并且搅拌均匀, 在本工程实践中发现, 将坍落度始终控制在5cm~8cm, 混凝土成型脱模后气泡少且光泽度高。

二、模板质量控制

为保证墩身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和光洁度达到要求,使用优质的模板和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关键。

1 模板的选用墩身施工宜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定型钢模板,要求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拼装方便等技术要求, 同时模板拼装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模板拼缝、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2 模板的处理每次装模前应对模板进行拼装, 仔细检查其接缝是否严密、表面是否平整以及有无缺陷, 尽量将接缝拼装严密, 在接缝位置用两层双面胶加以填充, 以防漏浆、翻砂等现象出现, 对于接缝高差过大及表面不平的位置用角磨机磨平。模板拼装后就是除锈, 模板的除锈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墩台身的表面颜色, 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不均匀铁锈, 严重影响外观质量。可以采用小砂轮进行除锈, 除锈完毕用湿毛巾和洗衣粉水将表面的油污清洗干净。然后将脱模剂均匀的涂刷在模板表面, 不得漏刷, 脱模剂注意要分两次涂刷, 待第一次涂刷的脱模剂晾干后再进行第二次涂刷,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好模板表面避免锐器划伤脱模剂。但也必须要注意脱模剂的用量, 当脱模剂用量过大时, 既浪费又会引起砼表面缓凝, 还会污染已经浇筑好的砼表面。

3 立模墩柱模板由于采用定型钢模板, 用吊机吊装后, 要检查其定位垂直度, 为控制其中心位置, 可在立柱钢筋底部先对模板定位, 垂直度用吊锤检查, 充分保证模板的垂直度。同时必须保证模板的接缝严实, 模板拼缝不严也有可能导致砼表面产生麻面现象。可以采用双面胶将两块模板夹缝处粘贴牢固, 能够有效的保证模板接缝严实, 防止漏浆。

三、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

1 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充分湿润桩头凿毛处, 同时应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和易性差或坍落度不在设计范围内严禁浇筑。混凝土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 分层应水平, 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墩柱浇筑时, 砼自由下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 以防发生离析。否则应通过串筒、溜槽等设施卸浇混凝土。

2 混凝土的振捣在每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随混凝土的灌入及时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动棒振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 倍。振捣过程中, 要控制好振捣间距和浇筑层厚高, 振捣新的一层, 均应先浇筑混凝土层5~10cm, 力求上下层紧密结合。注意振捣方法, 控制振捣程序, 先周围后中间, 并注意混凝土摊铺四周高中间低, 以便把气泡尽往中间赶出, 避免聚集在模板处。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掌握好振捣时间, 做到不要欠振, 不要过振, 对每一振动部位, 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同时振动棒与模板间距保持5- 10cm, 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及预埋件。特别注意在模板接缝位置不要过振, 以免在接缝位置产生砂线。

四、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

混凝土的养护要注意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注意周围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提供养护期间充足的水分。夏天对混凝土做好保湿工作,及时补充水分,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冬天做好保温工作,在模板外加盖保温被,延长拆模时间,或采用搭建养护棚,在棚内生火炉煮沸水增温、保湿,并在养护棚内安装温度计。要监测养护温度。混凝土浇注成型,待表面收浆后即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用定做的塑料套从上到下严密包裹,对其进行洒水。用水条件与拌和用水一致,且连续保持14 d 以上。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其强度为2.5 MPa)、拆模不会损坏其表面时,开始拆除模板。

五、施工注意事项

为保证墩身混凝土质量, 施工时要坚持做到:模板制作安装(含脱模剂)的严控标准不变; 混凝土原材料规格品种质地不变; 混凝土成份比例稳定不变; 混凝土搅拌时间限制不变; 混凝土坍落度指标维持不变; 混凝土拌和物运送方法不变; 混凝土分层的虚铺厚度不变; 混凝土浇铺不到位不早振捣的法则不变;振捣顺序、次数和快插慢拔的振捣方法不变; 混凝土分层、分段接茬的间歇时间不变; 混凝土养护时间、方法不变; 混凝土拆模时间基本不变。

结束语

在实践工作当中, 通过上述控制措施, 可以提高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 在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证明了混凝土质量控制、模板质量控制及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是保证墩身外观质量的关键。其实, 只要控制好原材料, 精心设计与施工, 加强养护与管理, 实践证明, 混凝土外露面的良好的观感效果是不难产生的。

参考文献

[1] 隋晓瑜.影响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6)

[2] 金毓红.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分析及对策[J]. 山西建筑. 2007(13)

[3] 李纵.桥梁结构砼外观质量控制技术[J]. 西部交通科技. 2008(06)

[4] 宋亚林,宋亚辉,吴振.浅谈桥梁墩身外观质量的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01)

上一篇:城市新区标志景观整合性设计研究 下一篇:综述数据仓库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