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二传手魏秋月一攻中传球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05 03:40:28

中国女排二传手魏秋月一攻中传球效果分析

【摘 要】随着排球运动技术和比赛规则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尤其是每球得分制的实施,对二传手组织战术和分配球的意识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优秀的二传手不仅要求把球传稳,传准。更重要的是在比赛中寻找最有利的突破点打开缺口,调动每个攻手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攻击力。

【关键词】二传;半到位;不到位;一攻

1.前言:选题依据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和竞技规则的不断地完善,排球运动呈现出高速加力量,速度加多变,全面加特长,前排加后排,简练加实用,时空加纵深等发展趋势。排球运动从宏观上看是群体之间的竞争,但从微观上看又是群体中个体间在运动素质,技战术水平,心理等多方面之间的对抗和竞争,比赛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充分发挥个体自身的特点和水平的基础上构成的整体实力,或者说群体的默契配合依赖于个体的技巧和智能的充分的发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随着二传的呼声日益高涨。可以说,二传手的选拔和使用是关系到今后中国女排能否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目前二传一攻传球效果的研究还不多。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当前女排二传日益重要的作用和现状加以研究,同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中国女排二传与世界强队相比其优势和不足,从而为今后对二传手的培养与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国女排二传手魏秋月对于一攻中一传不到位和半到位时的传球组织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针对论文研究需要,广泛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二传方面的书籍和论文,阅读了《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最新排球训练与实践》、《中国排球》等专著和杂志,在互联网上排球相关网站上搜集有关女排二传方面的文献资料。

2.2.2 录像观察法

对中国女排在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与2009年国际女排精英赛(昆山站)共八场比赛录像进行统计,为论文的综合分析提供了定量数据。

2.2.3 数理统计法

对录像观察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并用Excel制成表格进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中外女排优秀主力二传手基本情况

魏秋月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与其他各国女排二传相比相差不大,拦网高度与其他各国女排二传相比有一定优势。

3.2 中国女排二传手魏秋月一攻传球的整体情况分析

3.2.1 一攻传球方式情况

中国女排二传魏秋月原地传球120次,占43%,跳传122次,占44%,其他传球36次,占13%,可以看出,魏秋月一攻传球方式还是以原地传球为主,跳传为辅。其他各国女排二传一攻传球中,原地传球241次,占47%,跳传215次,占42%,其他传球57次,占11%,可以看出,其他各国女排二传传球方式也是以原地传球为主,跳传传球方式为辅。此外,从调查结果中还可以看出,魏秋月在一攻方面,跳传的次数大于原地传球的次数,跳传的次数较多,这与中国女排快速多变的打法是相吻合的,其他各国女排二传一攻方面原地传球的次数少于跳传的次数,可以看出跳传的应用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

3.2.2 一攻传球区域情况

排球进攻的组织,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恰当的选择突破口(从哪个区域进攻),二是正确的运用战术(采用什么样的打法),三是合理的分配球(传给谁进攻),可以看出,从哪个区域进攻时组织进攻的首要要素,而二传在不同的传球区域对二传手选择突破口进攻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传球区域的是否合理也能关系到二传手对突破口的选择,也就间接的影响整个球队战术的组织,也就关系着整个球队的胜负,所以二传的传球区域对二传的组织进攻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二传传球区域有必要进行探讨,下文将从一攻的角度来分析二传的传球区域,从效果上来进一步探讨一下合理的传球区域,为了分析将二传传球的区域分为六个区域,分别为1,2,3,4,5,6个区域.

3.3 魏秋月一攻中半到位时的传球效果分析

3.3.1 接发球半到位时分配球区域的比较

接发球半到位时魏秋月与各国女排二传分配球区域的统计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魏秋月以3号位区域和4号位区域为进攻重点,占总数的46.48%和33.07%;其次是2号位和1号位,分别占总数的9.94%和7.05%。国外女排二传同样以3号位和4号位为重点,分别占总数的44.79%和35.19%,之后依次为2号位和1号位,分别占总数的8.87%和7.55%。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魏秋月在接发球半到位情况下3号位区域进攻比国外女排二传3号位区域进攻高1.69%,而国外女排二传在4号位区域进攻比魏秋月高2.12%。说明魏秋月二传与国外女排二传相比,更注意3号位区域进攻,也说明魏秋月的牵制力很强,中国女排很多战术都是围绕魏秋月跑动进行的。综上所述,魏秋月在接发球半到位的情况下,3号位的跑动进攻明显多于其他参赛队二传,但4号位和1号位和6号位区域少于其他二传手。

3.3.2 接发球半到位时拦网情况的比较

拦网能有效扼制对方进攻,现代排球比赛的焦点仍主要集中在网上扣、拦的争夺,而拦网是防守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拦网一般占得分的30%左右,有时可达到50%左右,是提高防守反击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表6的统计可以看出,接发球半到位时魏秋月与其他参赛队二传手拦网情况的比较,从表中可见魏秋月在接发球半到位的情况下对方单人拦网次数最多,占总数的47.29%,其次是双人拦网39.30%,无人拦网9.00%和三人拦网4.41%。

3.4 魏秋月一攻中不到位时的传球效果分析

接发球不到位时分配球区域的比较。接发球不到位时魏秋月与各国女排二传分配球区域的统计情况,从统计表中可见魏秋月依旧以4号位和3号位为进攻为重点,分别占总数的49.55%和20.39%,其次是2号位、1号位和6号位区域,分别为18.13%、5.89%和4.76%。国外女排二传同样也以4号位和3号位区域为进攻为重点,分别占总数的51.23%和18.19%,之后依次为2号位、1号位和6号位区域,分别为16.24%、9.12%和3.05%。由此可见,在接发球不到位的情况下,无论是魏秋月还是国外其他二传手分配球都是以4号位为主,但4号位区域过多,缺少变化,势必会暴露出主攻手的弱点,影响主攻手的发挥,这也是国内二传手在接发球不到位的情况下组织一攻的一个通病。

4.结论与建议

4.1 魏秋月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与其他各国女排二传相比相差不大,拦网高度与其他各国女排二传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年龄偏小,大赛经验相对国外二传手有所不足。

4.2 魏秋月与其他各国女排二传在一攻中传球方式总体以原地传球为主,跳传为辅;但魏秋月一攻传球中跳传传球的次数要高于原地传球,而国外女排二传手一攻中原地传球要高于跳传传球;魏秋月和其他各国女排二传一攻传球区域主要集中在2号位和3号位区域,其他区域传球次数相对较少。

4.3 魏秋月在接发球半到位情况下分配球主要以3号位区域进攻为主,形成单人拦网和无人拦网的比率要低于国外其他参赛队。

4.4 接发球不到位情况下,魏秋月和国外女排二传手都以4号位强攻为主,3号位进攻偏少;单人和无人拦网比率无明显差异,中国女排在组织三人和双人拦网人拦网比率略低于其他参赛队。

参考文献:

[1]张.排球二传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3,64:48-49,623.

[2]霍岩,田玉昕.排球二传手战术意识形成的因素及培养[J].辽宁体育科学,2004,6:56,74.

[3]曾晓彬.排球二传手进攻战术组织与谋略运用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80-81,83.

[4]杨胜来,赵凤霞,高元元.对优秀女排二传手临场传球技术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上一篇:基于Endnote的本地PDF英文文献库的建立 下一篇:基于VC的一种木马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