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婚俗叫“悄婚”

时间:2022-10-05 03:30:53

说到结婚,想到的都是喜气洋洋,人来人往,大吉大利,车水马龙的,场面别提有多热闹了。但在河南南阳,却有一种奇特的婚俗,它不是“明媒正娶”,而是整个娶亲活动都安排在漆黑的夜间悄然进行,这便是“悄婚”。“悄婚”,顾名思义就是夜婚,也许有人会认为结婚本是件光明正大的事,应该大大方方地进行,难道是南阳人不爱张扬,喜爱低调结婚吗?其实南阳流传这种奇怪的婚俗,得从明朝时期说起。

南阳是河南省西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商周时被封为吕国、申国,春秋为楚宛邑,秦设南阳郡,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南阳属长江流域,地处中原,婚俗保持与中原地区大致相同的基础上,又沿习了南方的一些习俗。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南阳的婚俗礼仪不外乎相亲、定亲、娶亲等过程。但是从明朝初期开始,南阳的娶亲发生了变化,由白天娶亲改为夜间娶亲。

从“明婚”到“悄婚”,这得从一个人说起——明朝唐定王朱桱。

朱桱,明太祖朱元璋庶二十三子,齿序第二十二子,生母李贤妃。永乐六年(1408)五月十二日就藩南阳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

唐定王坐镇南阳后,把王府设在古城的中心。他每日不务政事,骄奢淫逸,到处拈花惹草,但凡发现民间有美女,便强抢入府,供其淫乐,稍有不从,轻则非打即骂,重则投入笼中喂虎。他整天东游西逛,撷香猎艳,使很多人家的长女遭到侮辱。令人发指的是,为了方便窥视全城,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斥巨资在豪华的王府内建造了一座数十丈高的假山。这位唐定王凭借着假山,大白天居高临下地俯瞰城中百姓人家。只要看到有谁家在迎娶嫁女,立刻命人将新娘子抢到府中。百姓迫于,敢怒不敢言,只好在夜间偷偷迎娶、嫁女,以免被那个人面兽心的昏王发现。

据《新修南阳县志》中记载:“居民逼其虐势,不敢白昼婚娶。”即使这样,有时还难逃魔掌。后来,居民相亲、定亲都改在夜间。夜娶的路上也不敢打灯笼、吹唢呐,新婚之夜闹洞房都是悄悄进行,就连“吃喜”(摆婚宴)也变成了“悄食宴”,吃饭变得鸦雀无声,猜拳行令也变成了“哑枚”(划拳时双方不出声,只按手指大小顺序定输赢)。这些都是宛城百姓为躲避朱桱而形成的夜娶婚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夜娶的方式及其他礼节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并成为习俗。虽然清、民国时期也有昼娶的,但宛城人民大多还是遵从夜娶这一习俗,“悄婚”这一形式就保留了下来。

如今还有一种族群也叫“悄婚族”,此“悄婚”非彼“悄婚”,与南阳“悄婚”不同的是,“悄婚族”崇尚简约,他们领取结婚证后,不举办复杂的婚宴,只请几个要好的亲戚朋友吃顿饭宣布两人结婚的消息,用这种“悄然结婚”的方式规避复杂的结婚典礼形式。

无论是“明婚”还是“悄婚”,关键是看新人自己对婚礼的认识,千万要“量力而行”。因为婚姻的幸福不在于结婚的形式,而在于平平淡淡中见真情。

上一篇:蔡广斌 当水墨遇到影像 下一篇:钟莲生“陶瓷绘画”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