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学习

时间:2022-10-05 03:30:10

【前言】发挥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学习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高尚的学习动机才能引发持久的学习行动。一个人只有愿望而没有动机,就不可能产生行动,因而也不就可能将愿望变成现实。因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一切行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种驱使力量,是将愿望转变为行动...

发挥主导作用,教会学生学习

[摘要] 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学习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于课程功能的转变有如下阐述:“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使他们在学习中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高尚的学习动机才能引发持久的学习行动。一个人只有愿望而没有动机,就不可能产生行动,因而也不就可能将愿望变成现实。因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一切行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一种驱使力量,是将愿望转变为行动的动力。一个人的动机越强烈,行动必然越坚决,维护行动也越长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目的,使其产生内在动机,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学习好坏的关系,认识到祖国富强要靠每一位公民去奋斗、去拼搏,增强责任感,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兴趣对于其认识水平的发展起着一种支撑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上的选择及其倾向,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也就是说,学习兴趣总是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兴趣存在于动机之中,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它可以推动学生去积极行动,对于开发智力、丰富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启动有关器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能发动和强化学生内在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强不息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直接相关,一般说来,学生的求知欲愈强烈,学习兴趣就愈浓厚。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是这样。因此,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用各种方法向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形成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的兴趣随之产生。

第二,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兴趣也缘于信心,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往往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总以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甚至把自己归入愚笨者的类型,信心不足,自卑心理很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矫正认识,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习好各门课程。有了信心,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

第三,培养学生的亲近感。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学生不是对所有课程都不感兴趣,只是对某门课程不感兴趣,对某门课程也不是从来就不感兴趣,可能是由于某位任课教师曾经无意刺伤过他的自尊心或其他什么原因,从而使他疏远这位教师,也疏远了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以亲近感,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尤其要关注那些孤独、有隔离感、远离教师和同学的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

从教学的角度说,学校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切实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动地学习。

创新是一种潜能,人人生而有之,只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因环境好坏而多寡。就学生来说,其创新潜能能否被充分开发,更多地与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师德修养、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有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学生的质疑、提问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要学生敢问,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扶持他们的热情,对于学生提的每个问题,要努力做到认真善意地对待,绝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没有意义不好回答的问题而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质疑和回答问题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和答问,以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及时引导求异思维,从而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学习习惯是学生行为中经常性、稳定性的活动方式。习惯是人们心理内部的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与提高,有助于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并对日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受益终身。因此,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学习活动中的不良习惯,这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思维品质的前提。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要经过严格训练。如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善思善想的习惯,培养思维能力,不是消极地等待教师“灌知识”,而是主动接受,更重要的是探求知识,达到理解深刻、牢固掌握的目的。要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及刻苦学习的习惯。要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地安排时间,有计划地支配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提高学习效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学习的节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高效率地利用时间。总之,教师必须重视培养训练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的本质是为了学,学生的学是教的基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检查者和总结评定者。陶行知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王力先生也说:“我们(指教师)能够做的就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书。”这些都道出了一个共同的教书目标――让学生学会学习。可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学生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

上一篇:我工作,我快乐 下一篇:构建辅导员工作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