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卫星专家眼中的中星9号

时间:2022-10-05 02:31:19

一位老卫星专家眼中的中星9号

人物简介:

章之俭,中国电视广播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创建我国黑白电视广播,彩色电视广播、卫星电视广播、有线电视网工作,以及我国数字电视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发展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30年7月17日他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市,1949年9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广播事业局工作。1953年―1956年被派往捷克斯洛伐克无线电通信研究院进修电视专业并实习,回国后主要从事电视广播的研发和技术工程工作。

56年前的1952年9月,刚刚走出校门的章之俭带着几分憧憬几分惶惑步入了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如今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他这一干就是50多年,曾任广电部副总工的要职,而今,已78岁高龄的他还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和广播电视协会技术研究委员会主任,已在岗位上“超期服役”14年,被誉为广电硕果累累的“常青树”。

本刊记者在广电总局的广播大楼里见到了章老,章老精神矍铄、鹤发童颜,步伐轻盈的把我们引领到他3楼的办公室,丝毫看不出他已78岁高龄,“您身体很好呀,您每天都要爬三楼吗?”“我现在已经不常来办公室了,这都是炼出来的,我当时参加了‘电视覆盖网的规划’工作,为了建发射台,几乎中国的山我都登过。”章老自豪地给我们讲起了他的广电历程。

60年代初,在广播局技术处规划科期间,他参加了“电视覆盖网的规划工作”。因为当时还没有微波,只能用发射机无线传播方式进行覆盖。于是,寻找高山制高点,建发射台成为了唯一的方式。章老当时几乎登遍了东北、西北等几个省的所有高山:像山东的泰安、河北的兴隆,都是1500至2000m的高山,他带着仪器爬到山顶总要用上一天的时间,还要到处去测覆盖,绘制场强图。测后他发现:泰山的覆盖半径是180km,按可视距离找三个山头,基本上就可以把山东全省给覆盖了;兴隆的信号因山高居然在北京还能收到。

“现在好了,中星9号上天了,山区、海岛、边远地区用小锅就可以收看到电视了。现在中国的电视信号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9.99%了,这一天我已经等了20多年喽!”章老谈起今年6月9号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直播星,依然感慨万千,也一语击中了我们此行的采访主题。

章老给我们介绍到,早在1985年,中国就想引进美国、法国的直播卫星,解决我国电视覆盖问题,在当时我国制造自己的直播卫星还很困难,可是因为广电总局各部门的意见不一致,用卫星来解决电视覆盖的问题就被搁置起来,直播星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没有得到发展,没想到这一等,竟然20几年都过去了。

章老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现在95%的老百姓都能看到电视,但是还有5%的人也就是还有7000多万人看不到电视,此次发射的中星9号功率强大,可以覆盖全国,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改善边远地区人民收看条件的心愿终于得以实现。

章老在职期间,为推动我国卫星广播电视应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84年,在331工程参试任务中,他组织领导广电系统中相关部门实施了广电引接工程任务。1986年,他积极推进新疆、、云南、贵州、四川、浙江、和山东各省的电视节目上星。1993年,在他的支持和指导下,研制实施了中央台和各省卫视采用副载波传输数字立体(NICAM728)标准,大大改善了中央及各省卫视广播节目的覆盖和质量。1995年,受广电部领导委托,由章之俭负责系统总体设计、设备配置和系统调试工作,建立了我国第一座Ku频段广播电视卫星上行站。1995―1996年,为推动广播电视卫星传输向数字化过渡,由章之俭组织实施了国内十省、区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大大加速了全国卫星广播电视传输数字化发展。

“从我国不能制造电视卫星,到可以自主研发自己的电视卫星;从看电视卫星发射失败,到今天的中星9号上天,我们国家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我作为一位老广电人,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一步步成长起来,中国的直播卫星事业以后一定会发展的更成熟。”章老对我们说,虽然中星9号功率强大,但是目前还存在其自身的弱点,比如“雨衰现象”,如果遇到大雨天,接收卫星电视信号是不清晰的,中央台对电视信号的要求是99.999%,每小时只能有0.001的信号衰弱,一年总起来不到1小时,但是边远地区的人们能接收到电视信号就已经很满足了,直播星能做到电视信号99%就可以了,直播星解决了边远地区电视信号有无的问题。

据了解,中星9号前期投资巨大,共有22个转发器,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问题只需要4个转发器就够了,还有18个转发器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浪费。中星9号的发射及测控由空间段运营公司―中国直播星公司负责,为此,直播星公司在北京东北旺地区建立了新的测控基地;地面段EPG及数据广播服务由地面运营平台――广电总局无线局负责维护及运营,这也给中国直播星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而限制个人私自安装卫星接收设备的129号令也没有任何修改。

章老认为129号令与现在只允许农村地区接收卫星电视的确存在矛盾,当时颁布129号令主要是为了限制境外恶意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侵略,并不是为了限制直播星的发展,人们对129号令不要存在误读。目前129号令还没有进行修改,直播星初级阶段的任务也只是解决农村看不到电视的问题,但是随着直播星的发展,会慢慢进入城市,但那是以后的事情。

直播星一期运营的关键词非常明确,即农村、免费、公益。二期商业运营尚无任何明确计划,其是否启动、如何启动都要看一期为“村村通”服务的效果而定。国家对直播星的一期建设要求很明确,即扩大我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针对全国已通电但广播电视不通达的20户以上自然村,解决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

有线电视长期占踞城市,如果直播星发展到进入城市,会不会分流有线电视的客户呢,会不会对有线产生冲击。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每种产品一定会有高收益的忠诚用户及低收益的游离用户,运营商的重点应该是满足忠诚用户的需求.分离出去的用户,只能说明产品特性与这些用户不符,如果强硬拉拢无疑会加大运营成本,直播星的用户分流能让有线真正筛选出自己的忠诚用户,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好、更具差异化的服务。

章老对此观点也表示赞同,章老分析说,直播星和有线都有各自的优势,直播星虽然免费,但无法解决内容的本地化问题,许多用户还是更多的关注自已身边发生的事件,所以有线把各地节目做好做专,也同样可以吸引自己的客户.直播星要发挥它的覆盖优势,地面数字电视发挥它的的本地化优势。

谈到备份星的发射,章老对记者说,“备份星发射的具体时间目前还没有确定”,我估计中星9号的备份星应该由中国来发射,由于原先的直播星主星“鑫诺2号”升空后失效,中星9号从备份星升格为主星,未来还需要发射一颗中星9号的备份星。综合考虑发射场地、火箭等因素,直播星公司计划发射鑫诺4号为中星9的备份星.与曾出现故障的鑫诺2号一样,鑫诺4号卫星也是基于中国自主研发的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进行开发,载有18个36MHz带宽及4个54MHz带宽Ku频段转发器,2008年底具备发射条件。未来升空后将与中星9号一起在东经92.2度轨道位共轨工作,用于满足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数字电影、直播电视和数字宽带多媒体系统及各种信息广播和娱乐广播的需求。

78岁的高龄,56年的广电岁月,章之俭仍在为中国的广电事业发展发光发热。如果按劳动法规定60岁退休的话,章之俭从1990年以后就该算是超期服役了。实际上,由于事业需要,1994年才从科技司司长的岗位上退居二线。算是退休了,但是更忙了,在采访的最后,章老笑着对我们说,“咱们必须结束了,我还要开一个会呢.” 我们不好过多占用章老的宝贵时间,起身告辞,看着章老匆匆赶去开会的背影,我不由的感叹,现在直播星上天了,正在紧张的测试阶段,一位为之忙碌一生的老卫星专家能坐得住吗!■

上一篇:探索VOD在网络电视中的新应用 下一篇:演绎高清远程视频会议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