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05 01:44:03

修辞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不论是写景状物的了散文,还是一般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都离不开对景物的描写。大自然中的景物千姿百态,各有各得特点,怎样才能把大自然中的景物描写的具体生动、更有魅力呢?我们学习过的课文中就有许多范例,课文中作者就是巧借修辞来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的,很值得我们欣赏、品味、学习。

一、拟人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景,就是把景物当成人来写,让其有感情,有思想,会歌舞,会说笑。如,《林海》一课:“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作者在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兴安岭当做一位温柔而美丽的姑娘来写,形象的写出了兴安岭山顶青松林立,山腰白桦密集,山脚开满五颜六色的野花的美丽景色,再如《索溪浴的“野”》一课:索溪像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撅着小屁股,堵着气自个闹去了。他尤其爱跟山各个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反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变化成一条虚线,一条一条的从水中过去了。山路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它在河床点一排大卵石,从水底上一个猛子扎过去。“在这里坐着巧妙的借用拟人的手法,具体的描写了溪水与山路相互嬉戏玩耍,在表现了索溪曲折起伏的同时,写出了索溪浴水的美。

二、比喻法

比喻就是我们说的打比方。在文章中恰当的运用比喻的手法,会使笔下那些美妙的景物更生动形象。如:《趵突泉》一课:“池边还有些小泉: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了,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水泡,大、扁一点,慢慢地,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起挤上来,像一朵攒得很整齐的珠花;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趣。”这段话作者巧妙的借用比喻,不仅写出了小泉的特点,而且小泉的美。

再如:《五彩池》一课中:“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想铺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宝石。”这里作者把藏龙山比做地毯,把闪耀的各色光芒的水池比作晶莹耀眼的宝石,形象地描绘了五彩池神奇的景色。

三、夸张法

夸张就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把话说的夸大些或缩小些,运用夸张可以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如:“《观潮》一课:“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潮来时的奇特景象。再如《爬天都峰》一课:“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怕的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的铁链,似乎是从天边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用写出了山峰陡而高的美丽景色。

四、排比法

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可爱的草塘》一颗:“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作者巧妙的借用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水的清澈、绿草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的美丽景色。再如《桂林山水》一课:“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修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作者运用排笔的手法,描绘了桂林山峰的特点,使桂林山峰美丽景色展现在我们面前。

总之,在描写景物时,我们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修辞,能够是大自然中的景物描写的更加具体生动,更具有魅力。

上一篇:课堂演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矿山机械设备故障的特点及维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