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研究

时间:2022-10-05 12:12:01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现状与技术的对比研究,发现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水平明显较低,需要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政策与技术,才与国际接轨。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研究

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组成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生活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没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但被抛弃的固态或者半固态的物品,是由家庭生活废物和来自商店、市场、办公室等具有相似特性的废物组成的,如厨房垃圾、树叶、废纸等。

城市生活垃圾的种类繁多,所以各个国家都有对于垃圾种类的不同分类方法。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将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以下14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可燃垃圾、可堆肥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瓶罐、厨余垃圾、电池、其他垃圾。城市居民生活中对垃圾一般有两种分类方式:第一种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种;第二种分类方式则更简单的将垃圾分为有机垃圾(湿垃圾)、无机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三种。

2.城市生活垃圾的利用价值

城市生活垃圾并不是百害无一利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机垃圾、可燃垃圾、可回收垃圾的产量正在大幅增长。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大部分为厨余等有机垃圾,这部分垃圾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成为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有机肥料;可燃性垃圾可以通过焚烧产生热能,用于发电等;废纸、废玻璃、废塑料、废弃金属等可回收垃圾可以作为资源进行再生利用。

由此可见,城市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既是我们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包袱,也是丰富资源的重要来源。只要通过合理有效地资源化处理,这些被废弃的城市生活垃圾也将变废为宝,成为取之不尽的循环利用资源。

3.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3.1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就开始重视垃圾分类收集问题,并在70年代就逐步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收集。

以美国为例,绝大部分居民在家中就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居民家中大多备有物料粉碎机,可将果皮、厨余等有机垃圾破碎后冲入下水道,从而避免含水量大的有机垃圾直接倒入垃圾桶内腐烂发臭。在欧洲,居民们一般都将有机物垃圾单独存放,自行堆肥处理或由垃圾运输部门运走。垃圾运输部门使用不同的垃圾运输车辆将分类好的垃圾分别运送到相应的处理地点。除了家庭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外,垃圾运输部门会根据城市的统一规划在城市街道的垃圾收集点放置有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供居民和路人分类投放垃圾,比如有专门的电池投放桶、玻璃瓶投放桶、报纸投放桶等。

由此可以看出国外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水平已经相当高了,这主要取决于国外发达的经济水平、人们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政府的重视。

3.2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垃圾生产量与日俱增,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问题也日益得到了重视。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都明确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应逐步做到分类收集。目前各城市均设有废旧物资回收公司和收购网点,从居民手中回收可再生利用的生活垃圾。

2000年,原建设部公布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成为首批试点的8个城市。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国家要求各地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计划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

4.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

4.1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经由原来简单的堆弃、填埋、任意焚烧发展到了现在通过先进的环境卫生科学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高级阶段。经过多年的试验、实践,国外形成的垃圾处理技术基本上分为填埋、堆肥、焚烧三种。三种处理技术在各个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中所占的比重也大有不同。

由于填埋技术所需的土地面积大,因此这种处理技术在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然而对于一些国土面积较小但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比如日本、丹麦、新加坡、瑞士、卢森堡等,土地资源相当珍贵,焚烧技术就在各类处理技术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实行了严格的垃圾分类,所以国外的堆肥处理大多是利用分类收集的厨余垃圾、污泥和粪便等作为堆肥原料,混合垃圾堆肥处理并不多。目前国外还开发研究了在堆肥机理上通过控制温度等工艺提高了堆肥肥效,减少了二次污染。

4.2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现状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技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影响,卫生填埋技术还是我国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其他方式仍处于试点和起步状态。

4.2.1 焚烧处理技术

1985年深圳市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引进两台日处理能力为150t的垃圾焚烧炉,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垃圾焚烧厂。目前,北京、上海、哈尔滨、大连、深圳、天津、宁波、等城市都已经拥有垃圾焚烧处。我国年产量1.5×108t的城市生活垃圾,其中垃圾焚烧的发电率还不到10%,从目前状况看,大多数城市垃圾焚烧处的效果并不理想。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城市生活垃圾在焚烧之前并未进行较好的分类,垃圾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焚烧效果;二是只注重垃圾的焚烧,而没有考虑应该充分利用焚烧所产生的热能;三是焚烧废气处理技术较差,没能及时处理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二噁英,导致了二次污染的局面。

4.2.2 填埋处理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处理方式。但近几年,填埋场的建设日益完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相继建成一批以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为核心的层状结构作为防渗层的卫生填埋场。虽然之后一些大中城市先后建设了一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有些城市也花巨资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然而总体而言,填埋垃圾处理技术在中国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除了技术水平较低的制约因素外,城市生活垃圾中的有害物质造成的二次污染、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易燃易爆性气体、生活垃圾生产量远大于填埋场的填埋能力以及填埋土地的减少,都制约着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发展。

4.2.3 堆肥处理技术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最早使用的是堆肥垃圾处理技术。原本的垃圾堆肥化处理技术是将垃圾露天堆积,表面盖上土壤,然后使其在厌氧或者自然通风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的产品在进行过简单的筛选后可以用作为农业用的肥料。目前我国已经逐渐建成了一批机械化连续垃圾堆肥设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还没有普及,导致所需堆肥处理的垃圾中杂质含量较高,处理工作比较困难;二是随着一些化学肥料的诞生,使得堆肥处理得到的农用肥料的销售量下降,企业难以继续维持运转;三是没有经过分类的垃圾中含有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被土壤吸收后,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总之,人们常常认为城市生活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由此可见,垃圾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只要将城市生活垃圾正确的分类,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其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也可以变成人们所需的资源。国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所取得的成效,使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在一部分大城市推行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的理念。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的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水平较低。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就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国外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现状的研究,得到一些经验教训,推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桓宗.倡导垃圾分类解困垃圾围城[N].中国环境报,2011,

14(12):004.

[2]卢英方,孙向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J].环境卫生工程,2002(3):15-17.

[3]宋晓岚.城市垃圾处理与可持续发展[J].长沙大学学报,2001(12):37-40.

作者简介:沈晶晶(1991—),女,江苏昆山人,现就读于宿迁学院五系,研究方向:城市环境学。

上一篇:嵩明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突破极限华为Mate的大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