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青蒿素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10-05 11:45:23

二氢青蒿素抑制兔耳瘢痕增生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二氢青蒿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16只,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待上皮化后,对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给予二氢青蒿素(180mg/kg)和生理盐水(乙醇终浓度为0.1%)各10ml灌胃,术后28 天 和56 天时观察药物对瘢痕增生指数(HI)的影响及光镜下瘢痕变化情况。结果:二氢青蒿素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HI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二氢青蒿素;增生性瘢痕;兔耳瘢痕模型

[中图分类号]R6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08)03-03

Effects of dihydroartemisinin on the hypertrophic scar in rabbits ears

FENG Deng-chao1,2,HE Guang-zhao1,JIANG Chuan1,ZHANG Wei1,HUANG Chong-ben1

(1.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Burning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 China;2. Department of Plastic and Burning 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Yan'an University, Yan'an 700016,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hydroartemisinin on the hypertrophic scar through hypertrophic scarring of rabbits ears model. Methods Sixtee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used to establish the models of hypertrophic scar in ears. The rabbits i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received each 10 ml dihydroartemisinin by perfusion in dose of 180g/kg and 0g/kg (normal saline) after epithelization.At day 28 and 56 the rabbits were killed to observe hypertrophic index(HI)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scar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dihydroartemisin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HI (P

Key words:dihydroartemisinin;hypertrophic scar;hypertrophic scar of rabbits ears model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s,HS )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愈合现象,常发生于深II度烧伤或外伤后因各种原因延期愈合的创面。目前对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方法较多,用于防治瘢痕的药物研究也非常多,但由于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机理尚不完全明了,临床疗效还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发现青蒿素有较好的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但作用机制不详。本研究旨在通过兔耳瘢痕模型的建立探讨二氢青蒿素对兔耳瘢痕形成的影响,为瘢痕防治提供实验工具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二氢青蒿素,薛斌博士提供(纯度99.99%,批号:20041103)

1.2 动物:新西兰大白兔16只,体重(2.5±0.3)kg,兔耳健全,雌雄不拘,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模型的制作:选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分笼饲养1周。动物瘢痕模型的制作方法参照Morris[1]和李荟元[2]等报道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研究资料,并加以改良: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做耳缘静脉麻醉,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下,在兔耳腹侧沿长轴避开可见血管,创面间隔1cm以上,做1cm×1cm大小创面,去掉兔耳全层皮肤及软骨膜,创缘用烙铁烧灼,每只兔耳做6个相同创面,共192个创面,术后创面暴露,待创面自行愈合。待上皮化后,将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只,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给予180mg/kg的二氢青蒿素(二氢青蒿素先用75%乙醇1ml溶解,再用生理盐水稀释浓度为180mg/kg)(乙醇终浓度为0.1%)和生理盐水各10ml灌胃。每天1次,连续6次。

1.3.2 标本收集:最后一次灌胃后1天(术后28天),用3%戊巴比妥钠(30 mg/kg)做耳缘静脉麻醉,每组随机处死4只兔子,切取标本。余继续喂养,术后56 天时,同样在麻醉条件下处死每组最后4只兔子,切取瘢痕组织标本。做HE染色的标本用4%中性甲醛固定,然后石腊包埋。测定瘢痕增生情况,光镜下观查。

1.4 瘢痕增生情况观察:伤后19~21天(上皮化时)、术后28天和56 天观察并记录瘢痕增生情况。瘢痕组织瘢痕高度大于或等于2mm,硬度与兔耳软骨相似时即为增生性瘢痕[3]。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q检验。

2结果

纳入实验大耳白兔1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

2.1 瘢痕形成情况(见表1):上皮化时即能触到硬块,此硬块不断高于皮面,淡红色,增生范围不超过原创缘,大约28~32天增生到最高峰。实验组兔耳瘢痕质地较对照组柔软平整。

2.2 瘢痕增生指数(HI)对比情况(见表2):测定瘢痕增生指数(Hypertrophic Index,HI),显微镜下用测微尺测量相对增生厚度,设定瘢痕的高度(scar height)为SH,正常的皮肤高度(dermis height)为DH,则HI=SH/DH。

2.3 组织切片观察

2.3.1 对照组:镜下显示瘢痕组织真皮层明显增厚,为周边正常真皮层厚度的4~5倍,主要是大量成行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纤维多而致密粗大,排列混乱,可见漩涡状结构和胶原结节(见图1),其间有少量炎性细胞,结构近似人的增生性瘢痕组织。

2.3.2 实验组:镜下显示真皮层厚度约为正常真皮层厚度的2.0倍,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凋亡的成纤维细胞多。胶原纤维束间有较大的空隙,排列比较规则,呈水平方向(见图2)。

3讨论

严重创伤、烧伤及外科手术后常常遗留增生性瘢痕,瘢痕对人而言,轻则影响外观、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重则躯体外形改变、容貌的毁坏,也会造成患者心理的异常。由于瘢痕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至今还缺乏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满意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类固醇激素、抗代谢药、免疫抑制剂、放射疗法和硅胶膜等[4],但远没达到满意控制瘢痕生长防治复发的目的 ,均因术后易复发或严重的全身性副作用而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从祖国中医中药中筛选出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抗瘢痕纤维化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兔耳腹侧面皮肤全层缺损后产生瘢痕组织类似人皮肤增生性瘢痕[1],这为更深入研究瘢痕发生、发展及其转归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实验工具。目前李荟元[2]等已经成功地建立兔耳瘢痕动物模型,使药物对于瘢痕防治的研究手段有了新的方法。

青蒿(Artemisia annua L.)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20世纪70年代,我国学者从中药黄花蒿中分离出有效单体成分青蒿素后,又陆续合成了蒿甲醚、青蒿琥酯、二氢青蒿素等有效衍生物,掀起了各国学者对青蒿素类药物疗效和作用机制研究的热潮。通过对该类药物作用的深入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除了有很好的抗疟作用外,还有免疫调节、抗炎、抗纤维化和抗肿瘤作用。1998年徐德忻[5]等研究发现青蒿素对实验性矽肺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矽肺的发生是由于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合成增多导致肺内胶原沉积所致,提示青蒿素具有抗纤维化作用。1998年贺光照等[6]首次将青蒿素用于增殖性瘢痕的治疗,通过局部应用青蒿素霜剂对50例增殖性瘢痕进行疗效观察,发现其具有抗瘢痕作用,治疗1~3个月后瘢痕红、痒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瘢痕质地变软、变平,有效率88%。随后又进行人瘢痕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观察并分析了其对增殖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及胶原合成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蒿素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明显降低细胞外胶原量[7]。孔恒等[8]认为青蒿素可能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而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李伟等[9]用青蒿琥酯做局部瘢痕内注射,观察其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蒿琥酯组兔耳瘢痕组织中胶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陈卫强等[10]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对人肺腺癌细胞A569有明显的促进凋亡作用。青蒿琥脂、蒿甲醚和蒿乙醚在体内外可转化为二氢青蒿素,二氢青蒿素为其有效代谢物,它的毒性更低,药理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

本实验通过建立兔耳创面瘢痕动物模型,在兔耳创面上皮化后给予二氢青蒿素(180mg/kg)灌胃治疗,观察其对兔耳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二氢青蒿素组真皮层厚度,成纤维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胶原纤维致密度下降,排列较规则;而且治疗组瘢痕增生指数(H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Morris DE,WUL,Zhao LL,et a1.Acute and chronic animal models for excessive dermal scaring:quantitative studies[J].Plastic Reconstr Surg,1997,100(3):674-681.

[2]李荟元,刘建波,夏炜,等.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4):276-278.

[3]张选奋,郭树忠,张琳西,等. IFN-γ抑制兔耳皮肤伤口愈合和瘢痕增生中蛋白激酶C的活性变化[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6):442-444.

[4]Kelemen O, Kollár L.Current methods of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athologic scars[J]. Magy Seb,2007,60(2):63-70.

[5]徐德忻,张维德,代长生,等. 青蒿素对实验性矽肺的预防、病后治疗观察[J].医学研究通讯,1998,27(2):43- 44.

[6]贺光照,黄崇本,张代录,等.青蒿素局部治疗增殖性瘢痕临床观测[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8,23(3):260-262.

[7]曹冶东,石崇荣,黄祟本,等.青蒿素对体外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影响[J].重庆医学,2003,32(5):521-523.

[8]孔 恒,余清声.青蒿琥酯对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选择性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6):687-690.

[9]李 伟,石崇荣,曹治东,等.青蒿琥酯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胶原的影响[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2):158-159.

[10]陈卫强,戚好文,吴昌归.双氢青蒿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新医学,2004,3(5):9-10.

[收稿日期]2007-12-06[修回日期]2008-03-02

上一篇:颅面部CT三维模型复杂结构辅助定点法 下一篇:保湿剂短期内对乳酸刺痛者皮肤屏障的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