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22-10-05 11:31:35

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伴随着中国高校国际化合作项目的开展,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是指因中外签订交换留学协议而被派遣到他国高校学习的本国高校学生。但中外交流合作项目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给予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利于客体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中外校际国际交流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更不利于客体承担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使命。本文尝试探讨了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以及对策等,但这种探讨只是初步的,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关键字:国际交换生;思想政治;文化冲击

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的含义

“交换生”是指根据校际签订的交换协议而互派到双方学校学习的学生,学习期限一般为1-4个学期,自主选择相关专业课程。交换培养期间,其学籍不变。交换期满后应按时归校,交换生各自缴纳本校学费,互免对方学校学费,生活费等其他费用自理。通过分析定义我们可以得知,交换生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派遣到合作学校学习的本校学生,在这里我们称为“输出交换生”;另一方面是指到本校来学习的合作学校学生,我们称为“输入交换生”。为了便于区分,我们把中外学校之间的交换生称为“国际交换生”;把国内学校间(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交换生称为“国内交换生”。其中“国际交换生”项目又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一部分是中外中学间的交换项目,称为国际中学交换生;另一部分是中外高校间的交换项目,称为国际高校交换生。

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出国后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出国后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要素展开:“文化冲击”状况、承担文化交流使者,维护国家形象状况、个人安全意识强度状况。

(一)遭受“文化冲击(cultureshock)状况

任何人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而又失去和母文化的联系时都会发生文化冲击,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本问卷就”您在国外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的调查结果如下:语言问题占50;国外教学方式的适应问题占10.9;国外教学内容的适应问题占26.1;饮食、住宿问题占10.7;远离亲人朋友,感到孤单寂寞问题占26.1;与外国教师、学生交流问题占32.6;融入当地文化问题占33.2。

由此可见,输出交换生遭受文化冲击主要源于语言沟通困难、融入当地文化的困难、在新的人际关系的构建方面的困难以及对国外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不适应。若输出交换生出国前做好准备,出国后积极应对,”文化冲击“力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轻。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要对客体做好出国前的”跨文化训练“,使客体做好应对跨文化冲击的准备,提高应对能力;又要加强对深陷”文化冲击“中客体的关心、引导、教育和帮助,以便客体更快克服”文化冲击“,尽早融入异国交换留学生活。

(二)承担文化交流使命,维护国家形象状况

问卷对此话题的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指标展开:遵守留学国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情况、表达爱国的方式状况和主动宣扬祖国文化状况。

(1)遵守留学国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情况

能否遵守留学国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不仅关系到输出交换生个人安全,而且上升到维护中国人形象的高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7.4%输出交换生有逃公共交通票等违法行为,同时54.3%被调查者有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我国形象。

(2)表达爱国的方式状况

问卷通过设置情景题“如果在课堂上外籍老师散布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言论,你怎么办?”来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80.4%的被调查者会有礼有节的主动反驳,4.4%选择马上离开课堂,15.2%的被调查者保持沉默。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输出交换生能选择理性的方式来表达爱国之情,但仍有将近1/5的输出交换生没有采取积极的、合理的方式表达爱国之情,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祖国形象。

(3)宣扬祖国文化积极性调查

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积极宣传我国文化是输出交换生交换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60.9%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宣扬我国文化,39.1%仅偶尔介绍中国文化,没有很好的承担起文化交流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鼓励客体以多种类、多层次和多渠道的方式积极宣传我国文化,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个人安全意识状况

个人安全是输出交换生交换留学的“第一生命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被调查的输出交换生无个人安全意识;26%被调查的输出交换生个人安全意识弱;49%被调查的输出交换生有较强的个人安全意识;仅有17%的输出交换生拥有很强的个人安全意识。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输出交换生的个人安全意识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主体需向客体提供个人安全方面的指导和教育,使其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确保客体拥有很强的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并拥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出国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

输出交换生出国后,由于空间和时间差的关系,国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工作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仍要坚持以“客体为本”的精神,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对客体进行及时定期的指导。同时,驻外的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提高工作的力度和强度,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与客体的沟通,并针对性的做相关指导,确保输出交换生积极健康发展,提高交换留学质量,更好的承担文化交流的使命,并积极提升国家形象。

(1)“文化冲击”适应教育

如前所述,虽然有些输出交换生在出国前受过跨文化教育训练,从各方面做好了应对跨文化冲击的准备,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文化冲击的程度和缩短适应文化冲击的时间,但是不能彻底消除文化冲击。为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定要加强对输出交换生的关心、指导,让客体正确认识文化冲击并克服文化冲击。

1)促使客体认识到自己正在经受文化冲击的考验。伴随文化冲击而来的反应都是经历新文化过程中的自然、正常的现象,并不是源于个性和能力的缺陷。输出交换生要正确面对挫折,要有决心和毅力迎接新的挑战和苦难。

2)鼓励客体积极主动去进行跨文化交流。通过参加国际交流中心组织的各类活动,认识新朋友,并主动与别人交流,加深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同时踊跃宣扬我国文化。经验告诉我们,差异往往引起他人注意和好奇。如果我们能够把差异转化为一种沟通的动力,利用好奇来加强沟通,那么就可以不断丰富自我文化结构和框架。

3) 要求客体加强语言学习。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国外,无论是专业知识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语言,输出交换生要充分利用置身于纯他国语言环境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最好随身携带电子字典,遇到陌生的单词和词汇及时查询,另外多听留学国语言播报的广播,尤为重要的是多与周围人主动交流,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2)树立文明形象,做好民间交流使者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根据海外留学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向包括输出交换生在内的所有海外中国留学生提出“树立文明形象,做好交流使者”的要求并给予相应的教育指导。

1) 格遵守法律和学校规定。涉及留学生的法律有民法、刑法、交通法、邻里法、婚姻法、消费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公共秩序法、打工法等,此外还有不少针对学生管理的学校规定(如学籍、考勤、考试、图书借阅、资料复印、交费管理、住宿管理等)。由于各种原因,海外留学生不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导致重大犯罪,有的在所在国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输出交换生一定要掌握法律常识,树立法律意识,了解与自己留学生活相关的法律和有关规定。

2) 要摒弃一切不文明、不礼貌的习惯和行为。输出交换生要讲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要体现出中国年轻一代、特别是中国大学生较高的素质和形象。中国是文明古国,在异国他乡,包括包括中国高校输出的国际交换生在内的所有海外留学生应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华文化魅力。

3)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宣扬我国文化。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宣传中国文化,输出交换生应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活动。发动“美食攻势”,中国美食享誉世界,色香味俱佳的中国美食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抓住海外同学的味蕾,已成为留学生在海外推广中国文化、增进与国际同学间友谊的一剂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

(二)中国高校输出国际交换生出国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方式

(1)使馆教育处

驻外使馆教育处是海外中国留学生之家,以教育、指导和服务中国广大留学生为己任。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让更多学生感受到爱和关怀,驻外使馆积极探讨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1) 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强教育。互联网具有方便、快捷和全面的特点,驻外使馆一方面可以将相关教育内容发到驻外使馆教育处的页面上,使更多的客体接受教育;另一方面,考虑到海外中国留学生都已通过网络在驻外使馆教育处登记相关信息,因此,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群发对海外中国留学生实施教育。

2)开展各种活动。应适时组织报告、座谈、联欢、咨询、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留学生进行安全、爱国主义、集体主体、恋爱观等各种教育。如针对近来连续发生的几起留学人员在境外遭遇重大车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件,为及时引起广大留学人员对在外留学期间自身安全问题的重视,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高度重视,他们迅速采取措施。

(2)海外留学生组织

海外中国留学生组织设立的宗旨是教育、指导、鼓励和服务留学生;加强与驻外使馆教育处的沟通,积极反映留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倡导文明、团结、上进的健康行为,积极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树立良好的留学生整体形象;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丰富留学生的业余生活。海外中国留学生组织是一个有力量的输出交换生主体,海外中国留学生组织应在驻外使馆教育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手段。

(3)国内辅导员或导师

虽然输出交换生已出国,但是并不意味着辅导员或导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束。虽然时差和空间的阻隔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些阻碍,但是辅导员或导师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克服困难,利用QQ、MSN、EMAIL、微信、等快捷、便宜的网络聊天工具,对客体进行定时、定量的思想政治教服人和以情感人的想结合,给学生足够的热心、关心和耐心。

(4)家长

家长一定程度上说是输出交换生最亲密的朋友。是输出交换生最愿意倾诉的对象,因此相对来说,家长最了解客体出国后的各方面的情况。家长可以利用MSN、QQ、KC网络电话等网络工具与客体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其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并给予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教育客体更好地面对“跨文化冲击”和其他问题,确保客体安全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宁.解读容闳-“中国留学生之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0

[2]梁赞勋.包容:多元文化的融合剂--谈中国留学生一份珍贵的遗产[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任中红.浅谈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05

[4]王卓,张义东,阎升光.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探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02

吴明龙,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上一篇: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及对策 下一篇:谈谈计划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