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课程实践环节教学评价方法

时间:2022-10-05 10:30:12

应用型大学课程实践环节教学评价方法

摘要: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由于应用型本科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客观上要求探寻与之相匹配一个新的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文章深刻分析了应用型大学课程实践环节教学的特征,并利用粗糙集理论,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归一化指标赋权得到了应用型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型。文章最后结合安徽科技学院实践环节教学进行了实例验证。

关键词:粗糙集 应用型 实践环节评价

0 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经严重滞后,高等院校接地气,分类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共识。在这一进程中,根据《国际教育分类法》,我国高等院校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实用型。近年来,借鉴德国教育模式,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应用型大学尤为受到关注,且取得了不少成绩。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起步较晚,其发展与其说是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不如说是被动受制于高等教育发展局势而不得已为之的教育改革。这场来自教育界的改革是如此仓促,以致于很多高校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存在诸多模糊。其中,本文在此讨论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评价就是其中一个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

1 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特点

在传统教学管理中,可以对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对实验课程评价,两部分评价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但在应用型本科建设中,尤其是应用型经管本科的课程设置中,出现了随理论课堂教学开展的课程实践环节。据笔者所在教研课题组调研,应用型经管本科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为了突出学生应用型能力的培养,纷纷压缩传统课堂教学课时,补充以实践环节课时,以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在这种情况下,就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课堂实践环节的教学监督管理问题。

以往的教学评价管理,无论应用型与否,主要基于人员的主观评价,或者学生的评价,或者同行的评价,或者督导员的评价。而这并不适合随堂的实践环节评价。其一,实践环节是随课堂教学由教师随机安排,在学生视角,无法区分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教学;其二,课程实践环节教学形式多样,可以讲座,可以PPT汇报,可以调研等等,即使同行或者督导无法进行横向对比,无法做出客观评价。

2 基于粗糙集的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粗糙集理论由波兰Pawlak在1982年提出,是一种处理不确定、不完备知识的理论。粗糙集研究的对象是一个二维数据表,被称为信息系统,通过定义上近似和下近似,粗糙集理论用精确的概念近似刻画了不能精确描述的概念。[1]由于课堂实践环节评价信息不完全,且缺乏先验信息,因此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应用型本科经管类课程实践环节评价最合适。同时,与现在应用比较多的模糊评价方法相比,模糊隶属度函数是在先验信息基础上构建的,粗糙集模型对问题的描述更为客观。

2.1 粗糙集基本概念界定 粗糙集理论认为评价决定于知识,而知识被界定为是关于论域的划分。[2]设论域为U,则U/R={X1,X2,…,Xn}是知识R对论域的一个划分,称为U上的一个知识。若P?哿R且P≠φ,则P中全部等价关系的交集称为P上的不可分辨关系,记为IND(P)={(x,y)x∈U,y∈U,?坌a∈P,f(x,a)=f(y,a)}。令X∈U,R是论域上的一个等价关系,当X是R的某些等价类的并时,R可定义集称为R的精确集,R不可定义集称为R粗糙集。同时,粗糙集理论定义包含在X中的最大可定义集为X的R下近似,记为■X=x∈Ux■?哿X,表示知识R下所有一定能归于X的元素之和;定义包含在X中的最小可定义集为X的R上近似,记为■(X)=x∈Ux■∩X≠φ,表示知识R下可能归于X的元素之和;X的边界域记为BndR=■X-■X,表示在知识R 下U中既不能肯定归入X,也不能肯定归入X的元素集合。[3]

2.2 基于粗糙集的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粗糙集评价模型必须首先引入信息熵概念,借以衡量各指标相对重要性。所谓信息熵的概念源自热力学,在此衡量知识所含信息量大小。

定义P?哿R,且P≠φ的信息熵H(P)=-■PX■InPX■,其中PX■=■,i=1,2,…m。由此,得到判别指标重要性的一个标准,设S是一个应用型本科经管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的信息综合系统,指标a是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A中的一份子,则指标a对于A的重要性为SAa=HA-HA-a,当SAa>0时,称a对于A是必要的,当SAa=0时,则a是沉余的。[4]

结合信息熵,我们首先对经管本科实践环节教学质量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并提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评价的第一步就是结合人员评价赋值及其信息熵进行指标筛选。筛选即计算SAai=0,i=1,2,…n,去掉SAai=0的指标,对上述指标体系进行简化。

其次是对简化后的指标进行赋权。具体做法是在此计算简化后各指标的信息熵,并对各信息熵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即为各指标权重,用数学语言描述即为

Zi=■,i=1,2,…m (1)

最后,将上述权重代入评价模型即可,设W为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的综合评价值,yi为第i个指标的评估值,则每门应用型本科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的最终得分为

W=■Z■y■,i=1,2,…m (2)

3 粗糙集理论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一为例,展示粗糙集评价的具体过程,文章选择安徽科技学院某学期营销专业普遍开设的《公关礼仪》、《商务谈判》、《推销学》、《促销策划》、《广告学》、《会展策划》等6门课程,评价模型执行第一步我们遴选长期从事教学督导或者营销专业建设老师作为专家。依据信息熵SAai是否为0筛选指标。通过遴选专家对各指标打分计算信息熵的结果,假定最终保留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形式、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指导书、实践教学管理5个指标。

专家采用五级计分制,分别用“5、4、3、2、1”代表。经过指标筛选,最终评价保留指标评估值如下表所示:

将上表各指标得分代入公式(1),利用计算机简化计算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0914,0.1238,0.2889,0.0841,

0.4118),专家打分的显示较为看重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而对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大纲并不看重,作为实证研究一部分,本文尊重这一结果。

根据权重逐一计算各课程综合评价值,比如对于《公关礼仪》,其综合评价值=0.0914×3+0.1238×1+0.0841×

2+0.4118×2=2.5454,逐一计算汇总得到要评价的六门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值分别为(2.5454,3.8068,

3.8132,3.2023,3.6976,2.7719)。

4 结束语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要么忽视了课堂实践环节的评价,要么忽略了经管类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与理工类实验设置的差异性。伴随各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针对应用型经管类本科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与形式,提出一种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应用型经管本科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其条件和背景已经成熟。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经管实践环节教学的特征,将粗糙集和信息熵概念用于应用型本科经管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粗糙集理论“让数据自己说话”,使评价能够更加真实客观。[3]

参考文献:

[1]郑学敏.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0(5):37-39.

[2]鲍步云,王勇,刘朝臣.高校教学质量模糊评价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1):73-80.

[3]方志耕,刘思峰.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200-225.

[4]肖智,刘敏.一种人力资源价值的粗糙集评价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02(11):140-142.

[5]王勇.基于应用型经管本科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3(3):235-236.

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zy056):“市场营销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安徽科技学院质量工程项目(xj201202):“市场营销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安徽科技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x2012062):“基于应用型经管本科专业演示型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安徽科技学院高教所一般教学研究项目(GJ2012YB07):“基于应用型本科我校实践环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窦佳丽(1982-),女,江苏镇江人,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助教,学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

上一篇: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下一篇:浅谈建筑CAD实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