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背景看倾向

时间:2022-10-05 10:22:42

一、国际能源署的“能源技术展望”系列研究工作背景

在2005年的鹰谷G8峰会上,8国集团领导人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安全、可靠、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威胁、能源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日渐增长的能源需求,所有这些因素对能源决策者提出了重大挑战。认为:这些问题只能通过技术创新、采用新的成本有效技术、更好地使用节能技术才能得到解决。因而,共同讨论的最重大问题是:技术在保证充足和承受得起的能源供应以及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到底会有多大贡献?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能源技术?为了搞清楚以上问题,G8集团要求国际能源署就安全而清洁的能源未来提供情景和战略建议。《能源技术展望》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诞生的。

从以上背景不难看出,气候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过快增长问题是G8成员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成员国)共同头痛的事情。其中,对“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过快增长”的担忧直接导致了“中国能源”在世界范围传播。即认为气候问题、能源安全问题主要源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印度等)能源需求过快增长。

二、《能源技术展望2006》主要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注和担忧的问题:G8集团领导人认为世界能源并没有朝着预期的可持续能源方向发展。处于历史最高价格水平的石油价格使人们不得不关心长期能源供需平衡问题。在过去十年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增长了20%多。确实,若将来的情况正如“2005世界能源展望参考情景”中所提出的那样,在今后25年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石油需求量仍将持续快速增长。这已考虑了2006年政策条件下能源节约和可预见的技术进步因素。预计到2030年后这些令人担忧的状况可能变的更糟。此研究的基准方案是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是2006年的2.5倍。日益激增的运输需求将不断增强石油供应压力。由于对煤炭发电的进一步依赖和用于运输的煤炭液化,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强度将增加(尤其是拥有国内丰富煤炭资源且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

解决方案:认为以上令人担忧的前景是可以改变的。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情景显示,通过采用已有技术或者发展中技术,可以将世界导向进一步持续发展的能源之路。该研究方案讨论了如何使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在2050年降回目前的水平,如何降低石油需求增长等;另外,方案亦提出了到2050年通过采取能效措施,电力需求可以比基准情景减少三分之一;液态燃料的节约量将相当于全球石油消耗的一半之多,可以抵销基准方案所预测石油需求增长的56%。

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情景所描述的重要变化基于如下几点:

交通运输、工业、建筑领域可取得显著的能效成果;

电源结构向核电、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发电以及碳捕集与碳封存转变时,电力供应中的低碳发展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生物燃料用于陆路运输的增长势头明显。

三、《能源技术展望2008》主要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注和担忧的问题:能源领域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从2006年到2050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增长四倍,而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预计增速将接近十倍。这种增长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会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高,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能源消费。如果无法消除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并且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那么自然资源和环境必将无法承受所面临的巨大压力;面临的形势正愈加严峻,自《能源技术展望2006》出版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石油需求量的稳步上升,比先前的预测高出了7%。如果排除政策变化和主要供给约束,到2050年,石油需求将增长70%, 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长130%。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估计,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达到上述比率,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6℃(最终稳定水平),甚至更高,这将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重大影响,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改变。

解决方案:认为能源的供给和利用方式需要一场全球性变革。能源的高效利用是这场变革的核心要求;必须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核能和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大力发展无碳运输。相关国家政策必需转变,创建一个产业决策者可以依赖的高水平长期稳定政策以促进未来低碳技术发展。预测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来自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排放量有望少于三分之一,主要经济体之间空前紧密合作十分关键。

四、《能源技术展望2010》主要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注和担忧的问题:在能源行业,气候变化的威胁是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其他两个问题也从这一阴影中重新浮现出来。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一些分析师认为与石油价格波动有关)使人们担忧居高的能源价格可能削弱经济增长。头条新闻报道,乌克兰天然气供应量削减,索马里海岸油轮被劫持,尼日利亚石油管道爆炸,墨西哥湾的石油钻机被飓风摧毁,这些都表明能源安全威胁在以多种形式在各个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着。

解决方案:几年来,国际能源署提出需要一场基于低碳技术广泛应用的能源革命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能源技术展望2010》强调了当前风能、太阳能、核电站建设、混合动力和全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技术革命已悄然来临。IPCC得出结论,与2000年水平相比,到2050年需要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削减50%才能把全球长期平均温度上升限制在2.0~2.4℃。《哥本哈根协定》虽然没被第15次缔约国会议正式采用,但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也都达成了很大程度的共识,包括:把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小于2.0℃;到2050年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深度减排;技术在实现上述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资金的必要性等。

五、《能源技术展望》连续三个版本传递的主要政治倾向性观点

一是告诉世人G8为首的发达国家关心和担忧的三大全球能源问题没有改变,即气候问题、能源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过快增长问题。

二是告诉世人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过快增长是造成气候问题、能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是告诉世人气候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尤其是中国、印度等主要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至关重要。

四是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需要借助大规模减少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

五是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果,2050年需要将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削减50%才能把全球长期平均温度上升限制在2.0~2.4℃。

六是成功推动了《哥本哈根协定》就“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小于2.0℃范围内”达成共识。

七是认为需要通过能源技术变革、新能源发展、核能的重新部署来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

六、《能源技术展望》连续三个版本情景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6年、2008年、2010年三个版本的《能源技术展望》都是基于以上政治倾向性观点而设计未来情景,因而许多情景更是一种意愿,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全球气侯变化的温度上升限制在工业革命之前的2℃,根据IPCC的报告,与2℃相对应的温室气体在大气浓度是450ppm。所以,国际能源署去年的《世界能源展望2009》和今年的《能源技术展望2010》都是围绕着450ppm来分析的,而这个450ppm并不现实。

二是认为中国2020年CO2排放将达到峰值,这是极其不现实的一种情景假设,因为2020年CO2达到峰值,意味着我国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量将达到峰值,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趋势,虽然能源强度随着能源清洁化和结构改善会逐步下降,但煤炭需求总量仍将呈增加态势。

三是判断205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将比现在下降36%,这一情景假设是完全脱离中国现实的。事实上,由于中国在2050年要实现现代化小康生活,但是36%的煤炭替代,相当于要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领域投入巨大资金。这是不可能的。

四是有关碳捕集与封存(CCS),现在全球真正的CCS的项目屈指可数,不到10个,并且都是在油气领域,主要用于驱油活动;到目前为止,全球实际上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CCS项目。从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到封存的一体化项目中,还没有成功先例,目前提出几百个项目,落实起来难度极大。所以,特别是提到要在水泥厂、钢铁厂、重工业领域做CCS项目,难度非常大,而且还提到要在生物质发电方面做CCS。显然,在CCS方面给的期望太高了。《能源技术展望2010》将CCS作为未来重要的减排技术,尤其在煤炭发电领域。世界上我国是唯一一个煤炭发电量巨大的国家。未来在煤炭发电领域实施CCS项目,几乎等同于主要是中国自己实施CCS项目,减排二氧化碳。就这一点来说存在很大争议,而且其基础是基于成本最小化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得到,非常矛盾,因为CCS技术带来巨大成本,如果按照优化计算,这种技术是不可能被通过优化选择的。

上一篇:日本内阁府:6月份日本经济报告 下一篇: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