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05 09:02:04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本院50例ASAI-Ⅱ级的患者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方法均采用硬膜外阻滞,术后镇痛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PCEA)组和静脉镇痛(PCIA)组两组,每组各25例。PCEA组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1.5mg/ml罗哌卡因+2.5ug/ml芬太尼止痛泵4ml/h维持镇痛,锁定15min按压一次给药0.5ml/次总镇痛时间2d。PCIA组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静脉连接5ug/ml芬太尼+1mg/ml氯胺酮止痛泵2ml/h维持镇痛,锁定15min按压一次给药0.5ml/次总镇痛时间2d,记录两组术后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2h,24hPCEA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患者(P0.05);PCEA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更适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硬膜外镇痛(PCEA);静脉镇痛(PCIA);视觉模拟评分(VAS)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大大的提高了膝关节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多数患者对于术后剧烈疼痛的恐惧以及术后恢复期较长[1]的顾虑致使这项手术开展得并不是很广泛。这种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的疼痛,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非常关键[2]。就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50例ASAI-Ⅱ级的患者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自控镇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50例ASAI-Ⅱ级的患者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男19例,女31例,年龄67-78岁,体重55-85kg,手术历时90-120min。术后镇痛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PCEA)组和静脉镇痛(PCIA)组两组,每组各25例,除外智力障碍、不能正确理解视觉模拟评分的患者。

1.2方法两组患者入室监测BP、ECG、SPO2开放静脉通道,均行L2-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4cm注入1.5%利多卡因10-20ml,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手术结束前15minPCEA组硬膜外导管连接1.5mg/ml罗哌卡因+2.5ug/ml芬太尼止痛泵4ml/h维持镇痛,锁定15min按压一次给药0.5ml/次总镇痛时间2d。PCIA组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静脉连接5ug/ml芬太尼+1mg/ml氯胺酮止痛泵2ml/h维持镇痛,锁定15min按压一次给药0.5ml/次总镇痛时间2d,记录两组术后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两组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2h,24hPCEA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患者(P0.05);PCEA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TKA术后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在进行股四头肌主动和被动训练屈伸关节时疼痛尤其明显,60%患者可表现为现剧烈的疼痛,30%为中度疼痛,中重度的疼痛限制了患者患肢活动的力度和角度,如果治疗不及时将显著降低假体关节的康复治疗效果,影响早期的功能恢复[3]。近年来,TKA围术期镇痛药种类增加,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N2甲基2D2d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局麻药等,可通过口服、肌注、静脉、关节局部浸润、周围神经阻滞、蛛网膜下腔、硬膜外途径给药,其中以硬膜外给药和周围神经阻滞最确切[4]。本研究表明TKA术后12h,24hPCEA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患者(P0.05);PCEA镇痛的优点在于与PCIA相比较,减少了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因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PCEA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有统计学差异(P

综上所述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静脉镇痛,在TKA手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积极手段之一[5],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Skinner HB.Multimodal acute pain management[J].Am J Orthop,2004,33(5 Suppl):5-9.

[2]Thomas H,Adolph VL,Robert AF.Pain management for joint arthroplasty[J].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02,4:129-133.

[3]吴小峰,唐智柳,田纪伟.发达国家对关节置换技术之管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6:467-468.

[4]王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7:526-529.

[5]Katz J,McCarteny C.Current status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J].Current Opinion Anesthesiology,2002,15:435-441.

上一篇:分娩与肺通气功能 下一篇: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