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口老龄化对农牧区养老保障的挑战

时间:2022-10-05 08:30:21

内蒙古人口老龄化对农牧区养老保障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尤其是农村的养老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传统家庭养老的问题日益凸显。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东中部发达省份相比,其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积大的基本区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因此,在应对老龄化社会过程中所要承担的压力以及所要面对的挑战都要更加沉重与艰巨。

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根据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总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348.26万人,占总人口的14.10%;15-64岁的人口为1935.56万人,占78.3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6.81万人,占7.56%。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1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4.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20个百分点。图1对比了内蒙古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年龄结构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

从下图可知,一方面,65对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上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了186.81万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多59.68万人,占了当年总人口的7.56%,已超过国际惯例的7%,这表明内蒙古人口确实出现了老龄化的趋势;另一方面,0-14岁人口的比例在下降,等这部分人长大后,相比于现在将出现更少的人供养更多老年人的情况,未来的养老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从人口城乡结构看,根据2005-2009年5年内蒙古人口城乡结构的统计数据显示,内蒙古城镇化不断载推进,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从2005年的47.20%上升到2009年的53.40%,享受城镇养老保障的人有所增多;虽然农村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滑,但不可忽视的是全区农村牧区养老保障问题的突显仍是需要不断解决和完善的重要任务。

二、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发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呼声日紧,无论任何形式的人口老龄化,都不仅是个人口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的问题,它对各国社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人口老龄化会对社会各个部门和各代人产生影响。二是处于传统地位与角色之中的老年人能否适应社会环境变迁的问题。其中,解决老年人的照料和慰藉等保障问题,成为老龄化的首要挑战。目前,全区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对农村养老保障形成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人口老龄化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从全区人口老龄化本身的特点来看,不断发展的老龄化以及规模庞大的老年人群的照料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它所表现出来的少子老龄化与长寿老龄化的趋势又使得家庭对老年人实施照料的功能十分有限,只能依靠社会和政府机制来对此进行干预。从保障制度的角度来看,全区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正式养老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往往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在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前,就已经建立了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时候,它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而是改革或对旧的制度进行调整,例如替代率、退休年龄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问题等等。而全区原有的正式养老保障制度是不够完善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覆盖面低,养老金收入来源单一,而且风险分散单位太小等。所以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内蒙古养老保障面临着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同的一个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其次,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本身的重要挑战则来自于它所造成的养老的社会、经济压力。第一,人口老龄化进程必然会大幅度提高老年人口的赡养率。目前,全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已不可逆转,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口的赡养率将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而现行养老保障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在长期稳定的人口结构下,生产性劳动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将由下一代生产劳动者承担。显然,未来老年人口抚养率较大幅度的上升,必然导致在老龄化的高峰期其生产性劳动人口不能也不可能负担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的退休养老费用,从而威胁养老保障机制的运行;第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大幅度地增加了养老保障费用的支出,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将面临较大幅度的增加。一般趋势表明,经合组织国家养老保障费用的比重,将从1984年的10.3%上升到2040年的20.2%,即翻一番,仅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就将耗费国民收入的20%以上,若加上其他社会保险项目,显然会有更多的国民收入将为老龄化所带来的强劲需求而吸收。未来即使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过程的推进,国民收入的提高等因素,承担全区农牧区抚养人口足够的生活和必需的服务费用,是任何人都不敢轻易做出承诺的。

无论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口抚养率产生影响,还是迅速增加社会保险费用支出,归根到底就是养老保障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何种方式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老年经济保障的压力,应该说是全区养老保障制度亟待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尤其是在目前经济还不发达且又处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过程,同时正式的保障制度又相对稀缺的社会背景下,更使老年经济保障成为一个两难命题,老年经济保障从根本上讲是要依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而做出的制度安排,但老龄化本身又可能从不同的方面妨碍和影响经济增长。如何在未来的时间内,适应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构建有助而不是有碍于经济增长的养老保障模式,真正建立起经济高速增长与养老保障基金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创立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养老保障制度安排,才是我们面对风涌而至的“银色浪潮”所能作的唯一选择。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上一篇:天津与京冀制造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规范管理征信及资信评级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