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院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探究

时间:2022-10-05 08:12:59

职业学院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探究

摘 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升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职业院校也在不断扩大其招生规模的,但是在就业形势本就不乐观的情况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就变得更加困难。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引起了就业指导部门的重视与关注。做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目前我国教育部门的责任,本文针对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规划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就业指导;职业规划;问题;措施;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1

一、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相对较差,尤其是职业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双重的就业压力,一方面要与本科生竞争,另一方便还要与同类学校的毕业生竞争。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对毕业生的指导工作有很多不足,就业指导过于形式化,缺乏实质内容,收效甚微。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导致出现这类问题的缘由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一)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第一,职业院校没有坚持以学生为工作重心,没有把学生的就业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就业前景缺乏足够重视,只管学生的“进”,不管学生怎样“出”,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该校来年的招生关系认识不足。第二,不能够充分地认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整个学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力、物力等投入不够,缺乏指导工作的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撑,校方领导重视不够,造成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够顺利地进行,许多事关学生就业前景的活动不能够正常开展。

(二)就业指导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堂上通常是向毕业生讲解就业时的基本理论常识,诸如近年的高校就业状况、国家的政策、招聘单位的面试规则及其流程等。这些常识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就业指导忽视毕业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在帮助毕业生端正自身的就业观念方面显得不足,没有教导毕业生养成正确的择业思想观念,这是职业院校对毕业生进行指导教育内容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通常就是解读政策、就业信息介绍、面试技能等。除此之外,部分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的对象仅仅限定为应届毕业生,非其他在读学生,片面地认为就业指导只能放在毕业季进行,没有考虑到其他年级段学生的就业心理。

(三)就业指导机构不完善

现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然而由于受到诸多原因的影响,例如资金缺乏、教师队伍、基础设备等,造成就业指导中心仅仅进行一些关于毕业生就业的专题报告及相关的就业环境分析。就业指导中心的管理职能比较单一,其向学生讲解的就业信息很多是几年前的情况了,不能结合当前的就业环境进行分析,满足不了眼下毕业生就业所需。

(四)就业指导网站不健全

进入网络时代后,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建设依旧没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其网站还是简单地进行毕业生就业政策、法律法规和招聘信息等方面的传播,在招聘单位和毕业生二者间没有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学校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比较晚。所以,一定要切实改善职业院校就业信息网络环境,同时搭建一个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达到校企间资源的共享,更便捷地为学生服务,增强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学院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调整毕业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毕业生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想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要使理想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在择业时要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眼光放长远。一般来讲,毕业生刚踏入社会,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刚开始不可能找到过于理想的工作,因此必须埋头苦干, 从底层做起。在此过程中务必要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应不拘泥于一时一地,珍惜每一个就业机会,先就业,再创业,不断积累经验。切忌好高骛远,盲目追求热门职业、高薪岗位。

(二)建立与用人单位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学生培养德目标要建立在企业需求的调研基础之上。因此应有计划地请企业的人员到学校讲课或办讲座, 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在企业中广泛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场所。密切校企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这样我们才能实现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能够把企业培训和大学教育结合起来, 提升毕业生的适应性, 为其找到理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有效的就业辅导支持系统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应当是一个长期紧抓不懈的工作,其不应仅仅只针对应届毕业学生,而应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牢固树立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一般来说,大学时期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从学生进入校门开始,就应当进行就业教育。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拥有积极、 健康的择业心态,为他们今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有好的表现打下基础。

三、总结

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毕业的就业变的更加困难,完善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还需要政府、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之间的共同努力,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做好职业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工作,帮助高职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晓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2):69-71.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4.02.033.

[2]肖荣璐.高职院校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4,(2):43-45.

上一篇:图书馆藏书利用率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流行歌曲创作的“民族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