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生意被人偷学之后

时间:2022-10-05 07:49:37

在湖北省当阳市,乔成林被当地人称为兔子王。可是乔成林最得意的是他的一手绝活,据说他的手一掂量,就知道一只兔子是几斤几两,而且是分毫不差。他这绝活是怎么练就的呢?

在湖北省枣阳市的杨当镇,提到一个叫乔成林的人,人们都叫他兔子王,他网络着镇上1200多家兔子养殖户,每年的交易量达到60多万只。每次下乡收兔子,他基本上不用称,全凭自己的手感,就能知道这兔子几斤几两。

乔成林自己说:“我这个手就相当于踢足球的马拉多纳的脚一样,这只手是掏了几万块钱培养出来的,我的左手每年能掂量几十万只兔子,所以我能准确称出这个兔子有多重,而且一般不会差出一两。”

据村民们介绍,乔成林收兔子四五年没错过一次,他们给乔成林兔子也凭乔成林嘴上一说,都信他。难道他就真这么神?经过记者的测试,乔成林的这个绝活还真不是吹的。

而就在三四年前,杨当镇还只有乔成林一家养兔子,现在却发展到1200多家,全因为他的独门生意走漏风声,被人偷学了。

2000年6月,乔成林从浙江打工回到湖北老家,带回了花三万元买的60只獭兔,打算引种繁殖,家里人都说他这三万元钱打水漂扔掉了,因为这里曾经有人养过肉兔,得了兔瘟全都死掉了,人们就都断言,这里根本就养不了兔子。

当地人都说养不了兔子,而乔成林凭借曾在浙江獭兔集团做过技术员的经验,他发现湖北与浙江温度相似,又有丰富的玉米秸秆和花生秧做饲料,喂獭兔很适合。

仅仅四个月的时间,乔成林就成功繁育了600多只獭兔。当时正好赶上武汉一家服装厂急需兔皮,第一笔生意他就赚了三万元钱。初战告捷,他趁机向亲朋好友凑了18万元,建起了一个大的养殖场。还没等兔舍建好,就买回了10万元的獭兔种。心里开始盘算,一只獭兔如果能挣60元,一年就能还清借来的债务。乔成林当时想,养的数量少,只能赚个油盐钱,如果是开个兔场,养得多,有一定的规模了,再进行专业化生产,一定就能赚到大钱。

然而獭兔繁殖太快,有些亲戚答应借的钱也迟迟没到位。没过两个月,乔成林手中就没钱给兔子买饲料了。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湖北的獭兔皮服装厂在外省都有固定的货源,他们趁机压低价格。卖兔子赔钱,养着兔子也没钱喂,乔成林犯难了。

但乔成林决定,就是咬着牙,也一定要把兔厂办下去。如果就这样不干了的话,他打工得好多年,才能还清借款。

但獭兔卖不出去就没有启动资金,乔成林拖着獭兔当肉兔卖,又到枣阳市场上去碰碰运气。当时市场上的人一听说这个兔子能卖到60块钱到80块钱一个,都笑说这是不是金兔子啊?他们只要买吃的肉兔,一个10块钱问乔成林卖不卖,乔成林一想,10块钱得赔多少钱啊!结果当然是没卖,又全拉回来了。乔成林回忆,当时几乎每个乡镇都跑过了,结果还是没人接受这个獭兔。

在湖北没有吃兔子的习惯,也就没有獭兔的市场。此时,乔成林才发现这个独门生意,投资这么大实在是太冒险了。既然在本省找不到出路,乔成林想起在浙江打工时了解的信息,他就带着自己的200张獭兔皮去了河北的皮毛交易市场,在那里,他终于找到了买家。乔成林说:“当时我们当地市场上,也只是卖到40元,他说能给到45元,这是相当不错的,结果我把兔皮全部卖给了他。”

湖北距离河北路途遥远,运输不方便。没有办法,乔成林只得夏季晾晒兔皮,等到冬天卖。这样,一年能挣上二三十万元,乔成林慢慢还清了债务。

想到自己吃了很多苦才发现这个赚钱窍门,乔成林很害怕让人知道,怕人抢走了他的独门生意。他跟岳父母和两个饲养员约法三章,不要向外人泄漏养兔子的技术。

饲养员乔居来回忆:“当时大门每天都插着,不准人进来。有人来了,问有啥事,如果是想来学技术的,一律免进。”

乔成林当时想,他辛辛苦苦把这个兔场建起来,从浙江跑到这儿,是相当辛苦的,他不想让别人把这个东西抢走了。因此,即便是对家里人,乔成林也从不把獭兔的饲料配方告诉他们。乔成林说:“在配饲料里面的那4%的核心料的时候,就是我一个人在场,没有其他人在场的。”

乔成林的岳母赵顺荣在村里当会计,平常是个快言快语的人。自从乔成林叮嘱过自己要保密养兔子的事,她就害怕言多必失,索性就不说女婿养兔子的事情,越是这样越引起别人的注意。赵顺荣说:“你不说,别人要问,你们圈那么大一个大院子,是干什么用的?”

经不住别人有意无意地打听,岳母终于还是说漏了嘴。一听说养兔子可以挣钱,同事肖有安动了心。后来肖有安就没事都打乔成林门前过,在时间不太紧的情况下,还跑里面看一看。动辄就向乔成林的岳母打听有关养兔的信息,此时的肖有安心里已经打起了小算盘。

没过一个星期,肖有安就直接去找乔成林,告诉他自己也想养兔子。可乔成林拒绝了他希望引兔子种的请求。乔成林的路走不通,肖有安又去找他的岳母,告诉他女儿上大学一直欠着学费,学校已经催了好几次,无论如何请她帮忙让自己养兔子。看见肖有安家里这么困难,岳母心软了。

岳母拉下老脸亲自跟乔成林谈判,平时全靠岳父母帮忙,乔成林对他们很敬重。好说歹说,乔成林才勉强同意让他引30只兔种,还让肖有安必须将数量控制在1000只以内,保证兔种不外传。

自从肖有安引回兔种以后,隔三岔五就跑到兔厂学习取经,乔成林面上不说,暗里担心让他知道河北的供货渠道,怕他和自己抢生意。

2004年10月的一天,乔成林给河北的一个客户发货,对方开价凑齐3万张獭兔皮,每张给45元,每少一千张,皮子的价钱少卖5块钱。而乔成林把自家兔厂和历年存货进行大盘点,离总数还差一千多张。少了5块钱的价格,这3万张獭兔皮就少卖了15万块钱,这对于当时的乔成林来说,也是不能放弃的一大笔钱。

肖有安听说这件事后,杀了留做种的獭兔凑够1000多张兔皮,帮乔成林解决了燃眉之急。肖有安的1000张獭兔皮,让乔成林多卖出15万元。从此,乔成林为了报恩,对肖有安在技术上再也没有保留,他们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乔成林的媳妇方玲也建议他多发展像肖有安这样的养殖户。

方玲说:“你一家养得再多,但毕竟有限,你就算请再多的人,可场地什么的都受局限。要是大家都养起来了,达到一定的量了,销路反而不用愁了。”

乔成林于是决定鼓励村民养獭兔。以前乔成林关起门来偷偷摸摸养獭兔的时候,村民们都感到他挣了大钱,现在他又敞开大门鼓励养獭兔,村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怀疑他养獭兔要赔钱了,想做甩手生意。

就在獭兔没人敢养的时候,乔成林突然想到在镇上做摩托车生意的胡小坤,一直唠叨想养獭兔,都被自己拒绝了,这次当乔成林主动送上门时,却碰了一鼻子灰。胡小坤这时候却害怕自己从来没接触过这个行业,怕有风险。

见胡小坤迟迟不行动,乔成林又让他到自己的养殖场去看一看。胡小坤去了好几次,发现乔成林生意都很红火,虽然不知道乔成林到底能赚多少钱,但看见有一万多只兔子的养殖量,还不愁销路,肯定比自己卖摩托车赚钱,胡小坤就和妻子养起了兔子。

胡小坤在镇里卖摩托车多年,认识很多人,看见手艺人都改行养起了兔子,很多人也料定养兔有钱赚,便都主动找上了乔成林。

2007年3月,来乔成林兔厂参观学习的养殖户越来越多,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乔成林从单一的养獭兔增加了长毛兔、肉兔、宠物兔等10多个品种。根据养殖户不同的情况,建议他们养不同的兔种。乔成林说:“比方说,懒散点的人,我们建议他养菜兔;对那些有时间有场地的人,我们推荐他养獭兔。”

现在乔成林每次下乡去收獭兔,都要带上3个手机,3个充电器,6块电池。乔成林介绍说:“光一个手机上就存了有1200多个号,其中一个手机经常是在本地打的,还有一个手机经常是打给外地的。”这手机上的1200多个手机号,全是养殖户和皮毛供货商。靠着他们,乔成林建起了自己的兔子王国。尽管8月份是收獭兔的淡季,乔成林的生意依然红火。乔成林满怀信心地说,8月份计划能卖到6000多只兔子,也就是卖个三四十万吧!

独家生意被人偷学,一人的买卖变成了多人的竞争,这是令很多生意人都头疼的事,我们的主人公开始的时候也不例外。但之后转而鼓励村民从事他曾经的独家生意,引领村民并使自己都获得了更大的成功着实让人深思。我们该想想,有时候是不是自己也被一些独有的、不愿外传的绝活或技艺,绑住了自己的手脚?也许有时候,选择放开手脚,迎来的或许是更广阔的天空。

上一篇:游遍全国的“小面鱼” 下一篇:赵鑫州的生姜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