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加1∶10000肾上腺素气管滴入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05 06:53:29

机械通气加1∶10000肾上腺素气管滴入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加1∶10 000肾上腺素气管滴入治疗新生儿肺出血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机械通气加1:10 000肾上腺素气管滴入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共55例,监测肺出血停止时间。结果:55例肺出血患儿中,治愈45例,占81.8%,死亡7例,占12.7%,放弃3例,占5.5%。平均治愈时间12~32 h。结论:机械通气加1:10 000肾上腺素气管滴入能明显缩短新生儿肺出血时间,临床疗效好。

[关键词] 机械通气;肾上腺素;肺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047-02

肺出血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危重征象,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原发病有多种,如早产、低体重出生儿、感染性肺炎、重度窒息、先天性心脏病、硬肿症、颅内出血、羊水吸入性肺炎、多脏器出血、败血症等,都可能引起新生儿肺出血。呼吸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肺出血的治愈率,现将我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55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予机械通气加1∶10 000肾上腺素气管滴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符合新生儿肺出血诊断标准的新生儿肺出血患儿共55例,其中男35例,占63.6%,女20例,占36.4%。足月儿37例,占67.3%,早产儿18例,占32.7%。体重≥2 500 g 43例,占78.2%,

12例,占21.8%。原发病:重度窒息29例,占52.7%,胎粪吸入性肺炎8例,占14.5%,肺透明膜病6例,占10.9%,硬肿症2例,占3.6%,低体重儿5例,占9.1%,败血症5例,占9.1%。

1.2 诊断标准

依据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1]中的临床诊断标准,55例患儿均诊断明确。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保暖、纠酸、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输血浆或全血10 ml/kg、维生素K1、立止血等药物综合治疗。机械通气用美国纽邦E-150型呼吸机,初调参数FiO2:0.6~1.0,RR:35~45/min,Flow:8~10 L/min,I∶E:1∶1~1∶2,PIP:2.45~3.25 kPa,PEEP:0.49~0.98 kPa。所有患儿在以上治疗外,均予1∶10 000肾上腺素0.1 ml/kg气管滴入,每隔4~6 h重复1次,可重复2~4次,用复苏囊加压给氧15 s,使之在气管内分布均匀,然后接呼吸机通气,同时持续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及2~6 h监测血气1次,病情稳定后可逐渐降低呼吸机参数。

2 结果

肺出血停止标准: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两肺音消失或明显减少,气管内无血性液体吸出,血气分析或TcSO2正常,呼吸机参数可下调,胸片示两肺透亮度增强,原阴影明显吸收减少[2]。结果:肺出血停止24~48 h 5例。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24~48 h,平均治愈时间12~32 h。治愈45例,占81.8%,死亡7例,占12.7%,放弃3例,占5.5%。

3 讨论

肺出血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危重征象,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生后1周内起病约占95%,其中生后12 h内发病约占半数,超过1周者极少。原发病有多种,如早产、低体重出生儿、感染性肺炎、重度窒息、先天性心脏病、硬肿症、颅内出血、羊水吸入性肺炎、多脏器出血、败血症等,都可能引起新生儿肺出血。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如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治疗原发病、纠正酸中毒及出凝血障碍、补充血容量等[3]。

呼吸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发生肺出血时,病情已相当危重,往往出现呼吸不规则或频发性呼吸暂停。肺出血时大量血性液体充盈在肺泡及细小支气管内,既影响了气体进入有效的交换区,又影响了气体的弥散过程,使PaO2降低、PaCO2升高,因而需要通过辅助通气来改善机体缺氧的状况,以防止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对肺组织的进一步损害,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达到“压迫性”止血的目的[4],目前最常用的通气模式为IPPV+PEEP。对肺出血高危儿只要有低氧血症,尤其合并低体温或酸中毒者,应行气管插管,以便能起到早期治疗或预防肺出血的作用,适当的机械通气可扩张肺泡,改善两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PaO2和降低PaCO2,有压迫性止血的作用。一般来说PIP:2.45~3.25 kPa,PEEP:0.49~0.98 kPa为宜,过低达不到治疗目的,过高则影响腔静脉回流,甚至导致肺损伤。

肾上腺素能激动α和β两类受体,产生较强的α型和β型作用,作用于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性,加速传导,加速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因为这些小血管壁的肾上腺素受体密度高,而静脉和大动脉的肾上腺素受体密度低作用较弱。以皮肤黏膜血管收缩为最强烈,能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发挥强大舒张作用,并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如组胺等,还可使支气管黏膜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利于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5]。故1∶10 000肾上腺素气管滴入可通过收缩血管直接起到止血作用,与机械通气接合起来应用,大大缩短了肺出血时间。

机械通气早期,应30~60 min检测血气1次,依据血气调整呼吸机参数。在治疗期间,如PIP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新生儿肺出血诊断与治疗方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4):248.

[2]陈克正.新生儿肺出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6):333-335.

[3]肖敏,张永菊.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4):341-342.

[4]周晓光,肖昕,农绍汉,等.新生儿肺出血[J].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2004,3(1):366-373.

[5]江明性.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J].药理学,1996,9(4):74-75.

[6]王珍.新生儿肺出血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79.

[7]李晓艳,阙学俊.新生儿肺出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22.

(收稿日期:2009-04-29)

上一篇: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 下一篇: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