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如何促进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主体性

时间:2022-10-05 06:50:36

试谈如何促进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主体性

摘要: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生命的过程,是学生在建构知识中"亲历"文史知识形成的过程。作为学习过程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愉悦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落实。

关键词:参与意识 情境创设 实践 探究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已逐步形成。多数教师都能自觉强化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学生情况复杂多样,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我们在课堂上司空见惯的学生参与现象是:个别参与的多,全员参与的少;浅显层面上参与的多,深层次上参与的少;流于形式的多,实质性参与的少。概括来说,就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实效性不高。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以引导为主体

课堂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其关键是要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教和学的过程在于教师能否借助教材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简单地直接灌输,应该从参与意识入手,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和合理的引导来养成和实现的。

首先,教学中要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三向结构。从而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使学生能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能力的发展。

其次,要尊重学生。教师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当中,与学生平等对话,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教师重视的、关注的,从而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起强烈的情感动力。

再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因此教师要在提出学习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方面,在设计听、说、读、写训练的方式方面,在指导学生领悟和掌握方法方面,在“精讲”方面等起主导作用,以便更有效地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其能力发展。

二、以兴趣为先导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于精心创设一个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情境。这种“情境”是作为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感悟的“教学刺激”和“学习条件”而存在的。它只是借助于某些可供利用的资源去唤起学生的内心活动,去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使他们自主地学习。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使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其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千方百计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为动力推动学生积极而不懈地参加教学的过程,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针对学生对威尼斯异国他乡独特的地理风貌十分陌生的情况,我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威尼斯的风光录像。通过录像直观地将水上城市的奇特风貌,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对威尼斯有了大致的感性认识,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出求知全文的冲动,使他们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向了主动,为下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以实践探究为动力

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学会调控课堂,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要引导他们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而且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促使他们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长期以来受被动式学习习惯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教学成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抄”的知识结论复制过程,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探究。这样的做法,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阻碍了能力的发展。我们应充分激活、融汇学生的生活经历、认识经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边做边学,在做中体验。开启学生的思维活动,启发学生的内驱力,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用已知去掌握未知,用已能去掌握未能,使学生思维在临界点上发生更大的飞跃。于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放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促进了学科间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开放了自己的手、口、脑,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增强了语文综合素养。学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不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发挥了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了落实。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要合情合理,适量适度,这样才能让师生这一对教研活动的主体和受体真正共同受益。

参考文献:

[1]黄幼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J].教育评论,2001(5).

[2]许刘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J].教育评论,2000(6).

[3]和学新.学生主体性若干基本概念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上一篇:《大爱无边 师爱无言》 下一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