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时间:2022-10-05 06:14:12

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摘要]欧盟已经施行的环保指令已经开始考验中国企业,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影响。只有培育绿色竞争力,才能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壁垒;绿色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王贻祖,湘潭电业局副局长,湖南聚源实业集团执行董事,湖南湘潭411104

[中图分类号]F2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128-03

欧盟已经施行的WEEE和ROHS两个环保指令已经开始考验中国企业。对我国企业来说,构筑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如何在绿色层面构筑和提升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推行绿色GDP试算、政府实施绿色采购都表明了国家正确及时的政策导向,然而最近绿色GDP遇到众多省份的慢待以及有关学者对绿色采购是“双刃剑”的言论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在长虹、海尔、创维等大企业对绿色壁垒积极应对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大多数中国企业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构筑和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道路依然漫长。

一、绿色壁垒削弱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WEEE和ROHS的施行已经对我国电气设备出口企业造成了影响。有资料显示,2006年广东主要机电产品出口地深圳、东莞、中山这些地区对欧盟的出口均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2006年7月以后,这些地区的出口均出现明显下滑态势。尽管此前业界公认“双指令”杀伤力强大,但两者真正实施所带来的影响还是让广东许多机电产品出口企业难以承受。上海等口岸的统计表明此类现象在几乎所有出口基地都存在。据中国机电商会预测,我国至少有300多亿美元产品将受两指令直接影响,占对欧洲出口机电产品的70%。相关数据还表明,相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国内企业遭遇的出口阻力更为明显。

在广大电气设备制造企业正忙于应付欧盟电子指令(ROHS、WEEE)、欧盟化学品指令(REACH)正准备出台的时候,欧盟能效指令(EUP)又将逼向中国企业。指令要求欧盟各成员国最迟在2007年8月11目前制定对相关产品的具体化要求并转化为本国法规,以确保EUP生态化设计指令得以有效运作。

事实上,类似于WEEE和ROHS这样的“绿色壁垒”并不只在欧盟存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有相应的法规要求,只不过欧盟的标准更为严格罢了。这样的“绿色壁垒”对于现阶段利润微薄的中国企业来说可能就是“贸易壁垒”。

一系列的环保指令对我国很多企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为我国企业尤其使中小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管理控制及情报信息等方面不够健全,很难在短期内适应欧盟指令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建设应对指令的软、硬件体系,许多企业对欧盟指令无所适从。可以说,欧盟指令对中国企业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的能力构成了严峻考验。如果不突破绿色壁垒,则中国很多企业极有可能面临出口无门的窘境,绿色壁垒会一票否决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培育绿色竞争力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低成本是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可最终我们却发现低成本给我们带来的是微薄的利润和亦步亦趋的跟随,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仅凭一纸合同就可以拿走我们的大部分利润,“专利大棒”所到之处无坚不摧。现在“绿色大棒”又耀武扬威地敲击着中国企业的神经,这要求我们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加入绿色元素,因为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了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大势所趋。

1.绿色竞争力影响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忽视对环境的关注,中国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环境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部分企业甚至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环境压力的增强,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参与世界竞争,必须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此外,中国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显得极不协调,因为从长远看来,这必将损害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因此,识别和研究环境问题是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2.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特别有助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难以被替代的;具有持久性。具备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在实现用户价值方面能够比一般的企业更胜一筹,因为随着人类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环保型产品,绿色产品能够带给用户更多的价值享受。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80%的消费者愿意为环保型的产品支付超额的费用。此外,绿色生产、绿色设计、绿色材料供给等价值活动所隐含的技术和知识也使,得绿色竞争力难以被一般的企业模仿,从而使之具有持久性,可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绿色消费已成时尚、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产品广受欢迎、绿色市场日益广阔的今天,绿色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

3.培育绿色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制造”继续赢得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面对各种来自外部环境管理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和自我生存压力,中国企业仅靠传统的竞争手段已不能适应目前这种生态化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在进口时设置的绿色标准,虽然背后隐藏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用心,但是这些标准本身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不足的现实。农业、纺织、服装和机电行业是我国出口的主干行业,但也是我国最容易遭遇绿色壁垒的行业。在机电方面,自从1995年机电产品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时,就遭遇绿色壁垒。企业的设计制造及环保检测水准,比起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仅机电产品出口一项,我国每年就要因绿色壁垒损失90亿美元。绿色竞争力的匮乏,影响了我国企业的产品向规模巨大的发达市场的出口;只有培育绿色竞争力,才能使“中国制造”继续赢得国际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三、培育和提升我国企业绿色竞争力的策略

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本文认为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公众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引导和倡导绿色消费。虽然现在我们也倡导绿色消费,但内容和深度远远不够,大众对于绿色消费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食品等行业,停留在安全、健康等低级层面上。事实上,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又有益于自然

生态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凡是推行绿色消费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以社会公众参与为主,以政府为辅。因此,要改变社会公众传统的消费观念,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绿色消费,参与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创造绿色生活之中,只有这样,绿色产品才有市场,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才有动力源泉。

2.引入生态竞争,推动企业竞争模式的转变。在绿色竞争力影响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情况下,要求企业的竞争模式应从单一的市场竞争模式向市场竞争与生态竞争“双重竞争”模式转变。在市场竞争中加入生态竞争的成分,将企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联系在一起,使企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同时取得经济价值的增值,这实际上也最大化了社会价值。在“双重竞争”模式下,拥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会因为具有独特竞争力而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先进企业就值得我们学习,它们遵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生态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和目标,进行企业的再造与转型,追求企业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者的统一和最大化,实现现代企业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如美国的IIJJNI环境公司通过从事冷却剂管理以及再循环使用业务,实现了生态与利润双赢;3M公司的绿色营销战略,使3M公司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使自己在长期竞争中处于优势。“双重竞争”模式使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要求下注重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反过来,绿色竞争力的提升也会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

3.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我国政府在推动绿色生产提高绿色竞争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推出绿色GDP试算、施行绿色采购等,但政府对于绿色竞争力的重视还远远不够。鉴于此,必须实现政府决策思路的转变:将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上升到战略层面,上升到与可持续发展同等的高度,成为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主要任务之一,因为绿色竞争力不足不仅会影响未来经济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了目前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传统的“唯速度论”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绿色竞争力就没有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这已经成为不容置辩的道理。

4.制定国家绿色产业规划,强化宏观层面的指导。国家绿色产业规划应在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和绿色化趋势对各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评估绿色化趋势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以及对于我国经济的不同影响,进而提出对不同产业的应对策略。根据不同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不同产业推行不同的政策,提出优先发展的绿色产业领域和重点扶持的行业领域;同时结合我国的产业布局状况,提出不同地区绿色竞争力培育的重点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绿色产业规划,强化宏观层面的指导,提升各地区不同产业的绿色竞争力。

5.推出相应的绿色政策,提供必要的绿色补贴。国家应当采取多种途径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提供必要的绿色补贴,用以补偿企业因保护环境而增加的费用。在世贸组织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均对成员政府的此类绿色补贴给予例外,允许其存在。通过政府在绿色政策、绿色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我国企业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开发,从而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绿色竞争力。

6.规范各行业的绿色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在大多数行业,我们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绿色标准,与发达国家的相应标准更是相去甚远。虽然,我们和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在绿色大势的压力之下,我们也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地结合我国的实际制定各个行业的绿色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使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早日达到国际绿色标准或进口国的绿色标准,消除绿色弱势。

7.提高绿色检测技术水平,对绿色认证进行统一有效管理。对于什么是绿色产品、达到何种标准才算是绿色产品,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检测技术和标准。这需要国家和相应的行业协会根据相应的绿色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加大对绿色检测技术的研究,尽快修订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检测标准,不断提高我国的绿色检测技术力量与设备水平,同时建立规范的绿色认证机构,并对绿色认证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8.建立绿色出口基地,扶持绿色竞争力的先行者。在一些出口基地,由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些地区的企业普遍具有培育绿色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基础和积累,国家可以顺势加以鼓励和扶持,把它们培育成具有绿色竞争力的绿色产品出口基地,从而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本地区其他行业以及其他地区绿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四、结束语

在绿色化已经成为国际趋势的今天,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提升我国企业乃至我国经济的绿色竞争力刻不容缓。我们绝不允许环境问题吞噬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成果,绝不允许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绝不允许在一个发展的节点上丧失追赶发达国家和超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机遇。提升我国企业的绿色竞争力,进而提升国家绿色竞争力,是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林洁.欧盟环保指令对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6,(5).

[2]徐惟.绿色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

[3]杨杰.中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9).

上一篇:关于当前企业税务筹划中的若干问题探析 下一篇:新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