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上好“听说课”

时间:2022-10-05 06:10:57

摘要:本文从作者自身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出发,对高中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主要强调了“听说”课的教学环节应包括的几个环节:1. 情景导入。 2. 词汇铺垫。3.技巧渗透。4. 活动巩固。5. 评价与反馈。

关键词:“听说课”模式;听力技巧;活动巩固;参与性;评价与反馈

学生的英语技能训练,是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缺一不可。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英语听力教学技能的目标是:培养听的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本技能的训练方式包括:1.排除口音和背景音的干扰。2. 抓住关键词。3. 听并执行指示语。4.听大意和主题。5. 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6. 预测下文内容。7. 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角度。8. 判断语段的深层含义。

把握住《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训练技能,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如下的“听说”课教学模式:情景导入——— 词汇铺垫——— 技巧渗透——— 活动巩固——— 评价与反馈。本文以以外研社英语教材必修五第二模块《A Job Worth Doing》的“听说”课内容为例进行解释和说明。

1. 情景导入,就是把握住本节课教学的中心话题,采用灵活多样并适应学生实际特点的活动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为后面的听说活动做好准备。例如,在《A Job Worth Doing》中,情境的导入可以通过看图片并对其进行描述来完成。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关于“工作”的名称,让学生把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词汇铺垫,这个环节是整节“听说”课的关键部分,是保证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所谓的“词汇铺垫”,就是围绕中心话题,教师通过多种活动和练习的方式将后面听力材料中即将出现的生词,难词进行讲解和练习,目的是扫清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的词汇障碍,提高听的效果和水平。

3. 听力技巧渗透。本环节是“听说”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中心和精髓。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听力技能的测试要点为:1),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2),理解主旨,要以;3),对所听到内容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可以采用的测试和练习方式为:1),单项选择;2),是非题;3),完成句子;4)完成图表;5);简单记录,总结;6),按指令完成任务。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测试方式的选择或者重组,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的听力技巧简单的举例如下:1),边听边记笔记,先写提纲,最终形成正确答案或故事梗概;2),根据听力材料上下文猜测文中出现的目标词汇和短语:同英语阅读一样,上下文语境和语言的提示对于文中目标语言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力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大胆猜测词义,排除干扰。3),捕捉主要信息:如:边听边选择,填空,连线,画图,补全表格信息等等。在上文提到的例子中,我便采用了这三种听力技巧,设置了如下活动:第一步,Note— taking(做记录),回答所给问题,Tips: make clear of the questions; listen carefully; take notes; put the notes you took into full sentences. 学生根据这几步,能够逐步完成所给任务,关键的问题在于,教师要检查:What are the notes that you have taken? 这样可以督促学生真正使用这一技巧,然后再引导学生将notes扩展为正确的,所需的答案。

4. 活动巩固:学生在听完材料之后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speaking活动检测对前一部分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也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说”的练习,加深对相关话题和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了整节课的升华的目的。教师可以采用下面的活动方式:讨论(pair work and group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根据所听内容进行口头或笔头转述;根据笔记写出梗概;利用所听到的信息,以同一题目为主题,从另一个角度写出新的文段。

5. 评价与反馈: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并在学习中积极,有效地加以运用,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各类教学评价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参考书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3. 贺梦一,《英语听力策略论: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张民伦,《英语听力教程—第二版—学生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课外的钻研成就课内的精彩 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学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