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时间:2022-10-05 06:04:56

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摘要】 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等。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材料占建安造价的60~70%,因此要保证工程质量首先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把加强建筑工程材料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材料;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2)04—014—02

建筑材料的管理是建筑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供应与管理

1.1 制定采购计划。项目部依据项目合同、设计文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有关采购管理制度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采购工作范围、内容及管理要求;采购消息,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检验方式和标准;供应方资质审查要求;采购控制目标及措施。

1.2 加强市场调研,合理选择供应商。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首先,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其次,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最后,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以及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

1.3 材料的进场检验。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国家规定的有关质量合格及生产许可证明。项目采用的设备、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并符合设计及相应现行标准要求。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1.4 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4.1 材料的存放管理。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①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②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1.4.2 材料的发放管理。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公司、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1.4.3 施工中的组织管理。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①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及材料的供应方式。②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③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并且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④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⑤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⑥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组织多余料具退库,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2 材料的成本管理

2.1 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2.2 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2.3 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①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②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③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上一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探索 下一篇:代驾出事故 损失谁来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