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就去给你拿月亮

时间:2022-10-05 05:11:49

我这就去给你拿月亮

多数情况下,我们很可能会双手一摊:这可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啊!一些实际的家长可能还会抓住这个机会,试着为孩子上一堂关于月亮和星星的天文课。但你会不会爽快地说“好啊,我这就去把月亮拿下来”?

在艾瑞克·卡尔的《爸爸,我要月亮》(初版于1986年)的故事中,我们见识到了作者的勇敢:正是那种敢毫不犹豫地说“我这就去拿”的大师。

卡尔的故事里只有四个角色:女儿、爸爸、猫和月亮。本来还可以简单到连那只黑猫都不要,但画家自己太爱猫了,生活在哪里都要与猫相伴,所以对他而言,在这样一个追求圆满的故事里,是不能没有猫的。

好,闲话休提。且看那位爸爸,听了女儿的要求,二话没说,扛着一架长长的梯子出发了。你也看不出那梯子到底有多长,即使把两个对折的对开页翻开也看不到头尾。这样的梯子,正好可以搭在高山上(这高山尚且能看到山顶呢),另一头搭到月亮上。爸爸爬上月亮,那家伙实在太大了,你必须把中间的折页彻底翻开才能看到全貌!

爸爸很客气,跟月亮商量,邀它去和女儿玩;月亮也很客气,说不妨等自己渐渐变小后再请爸爸带下去。爸爸依言等待,终于等到月亮变得大小合适了,才拿着月亮,从天梯上慢慢爬下来,然后对女儿说:“拿着,我帮你把月亮弄下来了。”

这一刻,真是值得所有孩子和大人欢庆的时刻!只要愿望足够强烈,只要爱足够深沉,似乎终有如愿以偿的办法。这与其说是一番道理,倒不如说是一种信仰。

当然,《爸爸,我要月亮》只是童话。不过同样是童话,有的人喜欢多掺入一些知识、道理与寓意,有的人则更渴望保持其单纯,甚至是看来毫无意义的荒诞。艾瑞克·卡尔显然是后者。他自写自画的图画书,通常有这样几个特点:图画的风格非常明显,几乎一眼可辨;故事线条简单,很少复杂的跌宕起伏,但总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惊喜;故事的寓意基本可说似有实无;多少有一点知识性,但趣味多于严谨;图书的设计往往带有很强的游戏意味,书的整体感觉更像玩具。

可能正是基于这样一些特点,卡尔的图画书并不受学院派研究者的重视,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多少值得研究和评说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大小读者们的深深喜爱。一位出版界的前辈对我说,她之所以选择做图画书,就是因为忘不了第一次读到《爸爸,我要月亮》时深深的震撼;另一位朋友的4岁男孩,第一遍听完这本书,就立刻激动地跑到阳台上到处翻,问他要找什么,他说:要帮爸爸找梯子!

我深信,奇妙的书会产生奇妙的力量。可是这力量从哪里来呢?我也不知道确切答案,但这恰恰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上一篇:艾灸治淋巴结肿 下一篇:小U在线 第12期